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集权过程中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结合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本文描述了中国最近10多年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了财政集权过程中转移支付增加对地方财政供养人口的影响。利用中国1994—2003年县级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从实证角度确立了转移支付增加与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的因果关系,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面临着无论增加哪种转移支付都可能带来问题的两难处境。要在控制政府冗员增长的同时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财政上更加分权和行政管理上更有基层参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分税制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支出分权明显高于收入分权,存在财力和事权的不对等。收入分权与土地财政没有显著关系,支出分权与土地财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税制引致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上述关系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关系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释省内财政分权:一项基于中国实证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内财政分权的决定因素是当前财政分权研究的新的分支。尽管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但省内财政支出分权差异极大。文章对如何解释省内财政分权,省内财政分权的差异有什么样的政策启示进行了研究。基于1995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文章应用固定效应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方法来研究省内分权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中央资助最多的省份,省内支出分权的程度最低。研究表明,中间层级政府(主要指省级政府)也有截留转移支付的可能。基于新的委托代理理论,文章认为,中国需要考虑建立更加透明、有效率的转移支付体系。而省内支出分权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财政分权对减贫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省情,运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云南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云南省与中央财政支出分权度越高则人均GDP增长越快;省以下财政自给率、收入分权度与贫困发生率之间也呈现负相关;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笔者从提升地方财政分权水平、财政自给率,以及加快配套体制改革等角度对云南省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殷瑞锋 《经济与管理》2009,23(10):19-26
利用GE指数和基尼系数测度出我国7个省份所有县级政府2000—2005年的地区财政差距,这种整体差距可以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省内差距和省间差距。其差距因素分析表明,省内县级政府的财政差距不容忽视,税收返还扩大了县级政府财政差距,一般性转移支付、原体制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缩小了县级政府的财政差距。  相似文献   

6.
财政分权体现了各级政府之间的经济关系。现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需要通过确立合理的原则和目标,深化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的财政分权模式。构建和谐财政分权体制,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规范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乏财政激励,本文运用计量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与科教文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文教卫类公共服务供给有促进作用,但地方自有财政收入与其却呈反向关系,这表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对教科卫类公共服务供给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与省际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重点检验了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对省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发现省级财政分权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省际人均GDP增长率影响为正,省以下收入分权和财政自给率对人均GDP增长率具有负向影响。根据不同区域地理状况,本文同时将总体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样本研究也支持了省级财政分权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的观点,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正相关,与中部和西部地区负相关,省以下财政自给率对中部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9.
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分析西方国家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分为集权、分权、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三个类型。集权国家的代表有法国和英国,分权的代表有美国和加拿大,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国家代表是日本。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其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模式和特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取具有代表性的法、美、日、加四国,就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简要分析。美国是联邦制国家,采取的转移支付制度是自上而下的专项拨款模式。其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和州政府对下级…  相似文献   

10.
蔡玲花 《时代经贸》2011,(2):212-213
在我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县一级财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县级政府要行使好它的财政职能,必须拥有相应充足的财税收入。本文从我国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实际出发,从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转移支付制度、税源结构与规模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对县级政府特别是后发展的县区政府行使财政职能的几方面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何维护地方税收体系的有效性,始终是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核心。本文以我国县级财政实践为基础,系统考察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税收激励作用及其在维护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在税收激励方面并不成功,未能在促进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维护县级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专项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特别是营业税和增值税共享收入的增加,税收返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均不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的实施,改变了县级政权的财源结构.一方面,上级转移支付地位提升,在整个财政收入中,上级转移支付所占份额很大,取代税收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县财政本级收入地位下降,财政自给率降低,县级财政开始高度依赖于中央政府财政,县级财政开始国家化;另一方面,县预算外收入也因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统筹自筹的取消而大幅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预算内对预算外的替代,县级财政进一步国家化.  相似文献   

13.
县级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保障。县级财政分权的经济影响与分权指标和体制设定密切相关。文章对财政分权指标进行了深度评述并构建了七项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实证估计了财政分权和"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支持了制度内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规范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行为和赋予县级政府制度内财力自主权,将"省直管县"纳入新一轮财税改革总体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张晏  龚六堂 《经济学》2005,5(1):75-108
本文在Zhang和Zou(1998)与Lin和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n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1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 Zhang 和 Zou(1998)与 Lin 和 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规模受到政府间政治关系和财政关系的显著影响。地方相对于中央的政治影响力由关联中央委员的政治影响力加总而来,它对"官民比"指示的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地方相对于中央的财政分权,测度指标包括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财政依赖,亦均对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因此,控制和优化地方政府公务员规模,可行的策略包括优化各种权责利配置、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完善地方自主制度建设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财政均等化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财政自给系数、财政能力系数和人均财政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得出我国财政区域差距较大、地区不均等问题突出,且呈扩大趋势;地区间人均财政收支差距大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本文在分析造成我国财政不均等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占比,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减缓贫困是国内外理论界近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首先基于中国财政分权实践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了预算内外收支分权影响贫困的作用机制,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作为门限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10年间我国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一是预算内收入与支出分权能够显著减少农村贫困,且预算内支出分权的减贫效果更加明显。二是预算外财政收支分权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预算外支出分权有利于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而预算外收入分权程度的增加会恶化农村贫困,但并不显著。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对农村贫困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当政府转移支付比例低于门限值0.6965时,中央政府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有利于缓解农村贫困;反之,则不利于减少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9.
测量中国的财政分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大量的经验研究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和公共部门发展的影响。既有的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及其影响的经验研究成果,大多数采取地方财政收支占全国或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来测量财政分权。文章对这类测量指标进行了评论,并论证了两类正确而且可行的财政分权指标:各地财政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和地区内各级政府财政收支份额。  相似文献   

20.
张俊 《当代财经》2012,(2):33-42
县际竞争、转移支付与县级财政举债决策存在相应的联动机制,进而影响县级财政发展质量。研究表明,中国式县际竞争做对了县域经济增长的激励,县级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与GDP增长相关。而分税制以来中国式县际竞争日益凸显其财政的负外部性,县级政府举债是县际竞争与目前财政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必然结果。转移支付并不总能对县级财政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反而加剧了县际竞争的激烈程度,过度举债是县级政府对转移支付激励的策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