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企业、政府、社会利益博弈分析指出,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监管,企业与地方政府必然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做出有损于社会的行为.如果中央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策略进行选择,其最佳策略是加大对地方政府,而不是对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及政策文本将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的权力细分为“条”的央地分权和“块”的职能分工。理论界质疑现行制度的系统化、有序性,认为会导致处置权力主体的权责失衡。但本文发现,实践中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核心是央地政府在金融监管权、金融稳定权和金融资源配置权上的权力叠合运行。央地权力的叠合运行有利于提高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效率及实现保护公众利益的效果。地方政府“深度介入”和中央监管机构“默认放权”的行动者逻辑共同形成了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权力叠合的成因。这一发现有利于从实然视角认识本土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并对我国未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特别立法《金融稳定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1.产权“分级所有”原则。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监管职能。因此,在国有资产“分级所有”的原则下,可以在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的委员会或部、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企业、基  相似文献   

4.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并根据Freeman的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综述性地介绍影响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最后,揭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政府和监管机构有效的奖惩措施、地方政府的协同作用;社会责任投资者;利益相关者不同环境下的环境信息需求特点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绿色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行为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菊云  袁华 《经济师》2007,(9):219-219,22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监管不力,监督滞后,无法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文章从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如何强化自己的监管行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食品企业自身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构建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研究了食品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监管的完善程度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因,其中处罚力度和正向激励对食品企业的行为选择影响较大,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政府处罚的差距小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累积效应收益时,企业才期望实现社会责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改善食品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企业安全生产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本文以煤矿企业为背景,研究了政府对煤企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监管博弈.本文结论给出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具体可操作的监管措施,对政府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决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投资是政府主导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1982年开始的分权改革使法国中央政府逐步向地方下放权力,2003年新一轮改革提速初步实现了法国政府纵向和横向层面权力关系的重构。在扩大地方权限后,中央加强了权力转移后对地方的制约监督。公共投资领域集中体现了分权改革以来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借鉴法国经验,我国政府投资监管应当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同时,明确各监督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推进监管法制化和职责、程序法定化。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财政三职能划分中,经济增长历来被认为是中央政府的职能.然而,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省、市政府却积极出台各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在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借助地方实施制度创新;而在分权改革强化的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始终存在.特有的城市经营模式使地方政府密切关注楼市,而分割的市场格局则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调节效应.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很可能形成新一轮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并由此加剧财政风险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政界、学术界、工商界乃至社会大众的关注.企业慈善行为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慈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目前,我国企业的慈善意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和激励措施.急需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进来改善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1.
宜昌市国资委自2004年11月组建以来,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要求,牢牢把握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构建国资监管体系,认真抓好国有资产监管。2005年不但使16家出资监管企业销售营业收入和实现利税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别以40%以上速度增长,而且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得到不少有益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从经济理论视角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入手,研究了经济理论视角下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经济理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并提出了经济视角下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措施。这不管对进入改革深水区的我国转型阶段的顺利转型,还是对企业、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从而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都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县委书记眼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县委书记强烈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权力部门的条条化,使块块管理的调控能力大为削弱;在权力上收的同时,责任却层层下放,使权力与责任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过多的职权部门垂直管理的情况下,发挥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积极性,难度较大.建议尽快改革现行的条块分割体制,减少行政层级,增强县乡基层政权的财政能力,形成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郑棣  雷蕾  张琳悦 《财经科学》2021,(1):91-104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深化履行社会责任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年度样本为实证基础,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母子公司地理位置的分散化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地理分散化程度与股东、员工和其它利益相关者权益责任呈倒U形曲线趋势.研究表明,企业适度的地理分散化有助于企业提升社会责任表现,而过度分散则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和企业地理分散化形成的异质性市场化环境,会对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履行形成影响.本文以上市公司六年的信息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地理分散化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表现和内在机理,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还为政府和市场各方洞悉企业在地理分散化条件下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而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又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也一直受到了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是造成乡村社会出现了管理上的“权力真空”。因此,中国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功能,精简乡镇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地方行政体制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茜 《经济经纬》2015,(2):122-126
笔者运用合作博弈的谈判模型研究地方政府政策对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合约的影响。模型推导出在宽松、适度、严格三种政策下,地方政府收益最大时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合约的取值要求,研究认为政策的选择取决于地方政府谈判成本大小和声誉损失系数以及跨国公司在当地的社会责任履行成本系数,并就三种政策下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存在政府管理及市场运行中的风险,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企业年金作为政府公共养老金体系的补充,其重要性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中国在企业年金监管中存在着立法不足、没有建立起权力集中且相对独立的主体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外部监管机制等问题。因此,应从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法律法规、准确定位政府的监管角色、加强政府外监管、引入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功能性的企业年金监管的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中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分权化改革对信用秩序的影响:一个转轨经济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尝试采用演进主义的视角,从转轨经济改革过程中分权化的角度分析信用秩序.分权化改革,使政府作用结构发生了变异,地方利益的独立化及其与中央的博弈对金融资源的分配结构发生了深刻影响,信用格局分化为三元结构.与此同时,信用秩序的演进分别呈现"权力分配秩序--权力博弈秩序--市场竞争秩序"的特征,市场竞争下的信用秩序形成依赖于政府行为准则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这也对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生产经营视角,检验了国有企业放权改革中政府干预行为减少的经济后果,明确了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应当“有所不为”。本文则从企业信息生产视角,研究了政府控制链监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的监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政府控制链监管效应假说;政府透过股权控制链对企业的信息生产动机、信息生产行为和信息披露质量实施监管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国家审计监督和政府控制链监管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实施内部监管存在有效范围,这种监管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控制链层级不超过三级的国有企业中。上述监管效应具有异质性,在分析师预测偏差较大、管理者股权激励水平较低的样本中,上述监管效应更明显。与以往有关政府干预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引致的负面效应不同,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信息生产监管对国有企业更多发挥着正面效应。这一发现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实证层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企业信用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进行的.市场经济多年的实践表明,市场竞争不能自发地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信用规则与制度,政府对企业信用建设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企业信用建设中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职能转变和对企业信用建设的引导、监管两方面探讨了政府与企业信用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