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在此,专门对七大产业的发展机遇进行如下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为战略产业,当前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具备战略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分析演绎出创新驱动、低碳环保、带动效应和经济效益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对全国院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属23类子产业的战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处在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初露端倪,但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性较高外,其余产业只有某些战略性指标表现较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发挥整体战略性以及未来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改进Wurgler方法,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考察了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水平,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与产业的技术效率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选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11个季度的数据进行面板PCSE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整体不高;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特点考虑,应当从提升产业技术效率、缓解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约束和长期内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契约环境等方面来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格局演变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4、2009和2014年3个时间截面所有沪深上市公司中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发展效益也在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变缓。从产业层面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模最大,且发展效益最好,而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还较小,新一代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的主战场是华北地区,同时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效益最好;而西北地区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短板,且发展效益欠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全局Moran’s I指数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总额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具有地理上的聚集特征。局部LISA指数显示,整体上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同时处于高—高聚集区的省(市、区)在逐步减少,处于低—低聚集区的省(市、区)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5.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认为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条件因素和机会窗口理论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窗口,抢占发展优先权;加强区域条件要素培育和发展,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在此,专门对七大产业的发展机遇进行如下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胡勇 《江南论坛》2014,(9):39-40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生物医药产业属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必须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如何推进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提出对策。一、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两  相似文献   

8.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认为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条件因素和机会窗口理论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窗口,抢占发展优先权;加强区域条件要素培育和发展,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及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体制性障碍、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经验启示,积极整合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等各大要素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夏丹 《时代经贸》2012,(22):71-72
2010年,国家选取七大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在简要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的提出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价值,即产业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成长性较好,并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策略,即投资者应重视投资风险管理并具备良好的投资心理,当行业估值水平调整到趋于合理时,投资于行业龙头企业或行业中的高成长性企业。  相似文献   

11.
孙皓 《时代经贸》2013,(22):205-205
本文基于发展规划视角对我国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发展重点方面,国家层面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各地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各地区在主导产业与先导产业选择、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与技术领域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各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要注重地方与地方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等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转型是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基于业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产业特征和发展效率评价两方面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个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框架。从产业发展、产业过程和产业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包括全过程金融支持、探索多元融资途径、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职能和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具体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以及缺乏高端适用人才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应当利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合作,尤其是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德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提出,并将七种产业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内。中国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环境与技术原因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私合作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在中国,公私合作制模式经历了三次改革。目前,公私合作制模式被运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公私合作制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光伏产业中的公私合作制模式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公私合作模式时,政府积极推出激励政策以及保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有助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构建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利用江苏省镇江市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评价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符合镇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形象地展示出近年来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整体图景.宏观而言,基于“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问题,已有研究聚焦“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与发展”等热点.微观而言,主要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现状与问题、培育与发展的对策.在此基础上,还应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产业形成和发展机理的理论研究,针对具体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实践性研究,并提升研究对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其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的提高,主要通过微观上提高投入要素的效率、宏观上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关联两种途径来实现。通过对国内关于这两大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的研究覆盖面较广,涉及资本要素效率、企业网络和产业集群等诸多问题,且针对性强,但不足是过于分散,缺乏对该领域的系统性实证研究,行业差异、区域差异、阶段差异往往会受到忽视,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规模上、产业技术上、产业集聚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研究发现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标准升级等方面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要加速要素集聚以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引导消费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并针对出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完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调整安徽省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阐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安徽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明确发展目标,锁定发展重点等五个方面对培育和发展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春江 《经贸实践》2010,(2):49-49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被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温有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对上述产业作了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