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分权、预算约束和财政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行了以财政分权为理念的财政体制改革,从而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利益,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分权的简要历程和分权状况下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以及它们和财政竞争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财政竞争可能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立足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理论,考察了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加剧了污染物排放、加重了环境负担;第二,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而引发的FDI竞争行为,加深了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第三,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财政竞争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钟晓敏 《财经研究》2004,30(1):31-32
地方财政竞争是指一国国内地方政府间为增强本辖区的经济实力、提高辖区内的社会经济福利,以财政为手段进行的各种争夺经济资源的活动.地方财政竞争包括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其理论基础是财政分权理论.在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财政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方财政竞争经历了以税收竞争为主,到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并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财政分权化程度的提高,财政支出竞争的作用将愈加突出.本文试图以地方财政竞争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分权化的市场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取文献述评的形式梳理了分权、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的一般理论,并结合当代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称谓和特征进行了解析。对于能否用中国式财政分权来解释从财政包干制时期的财力分散走向分税制时期的财力集中的现实,本文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予以了阐述,指出虽然当代中国践行的是分权化的财政体制改革,但是政治集权体制下的财政分权却塑造了地方财政自治权和中央财政控制权同向增加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规范财政分权治理、减税降费提质增效与保持地方财政压力适度性是"十四五"期间财税体制完善的重要环节.基于财政分权治理、减税降费与地方财政压力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以财政分权治理理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地方财政压力机理为导向,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揭示财政分权治理与减税降费之间的三重关联性,以及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路径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收入汲取能力、系统性减税和规范清理收费是财政分权治理有效性的基本要件,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其方向取决于传导机制.为此,应进一步规范财政分权治理的保障机制,适时调整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以确保地方财政高质量运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Barro、Davoodi和Zou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80-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分阶段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优势高于中西部地区.作者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与公共支出构成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改革是否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国分权改革面临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财政分权从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应修正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假设.因此,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深化财政分权改革的同时,控制地方政府规模,优化地方政府支出结构,降低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经济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分权在促进经济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面临分权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成为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形成的制度性因素。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研究脉络和改革变迁,阐释了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基本原理。其次,基于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两个维度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选取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探讨其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先进经验。最后,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实,在辩证吸收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出发,对财政分权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进而介绍了财政分权程度的衡量指标,随后对众多学者关于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影响的论著进行总结。从而得到以下结论:财政分权对人均GDP、FDI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不是唯一,政策制定应根据我国国情,保持合理的税收优惠水平,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动态面板实证分析表明:其一,财政分权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和模式,降低了环境治理的投入,并最终影响环境污染水平;其二,财政分权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强度和方向也形成较大的制约;其三,财政分权明显改变了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带动了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此外,本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基本支持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间的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1.
黄万华  白永亮 《经济论坛》2012,(11):149-152
中国财政分权式改革为地方政府竞争提供了经济激励,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研究区域环境质量是一个前沿问题。文献归纳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中国的区域环境问题及治理,需要结合财政分权,深入分析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及其背后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君洁 《经济前沿》2010,(2):114-125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财政分权实践的不断推进,财政分权理论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对财政分权后果的研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财政分权的利弊之争持续不断。因此,有必要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进而获取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塑以及对地方政府竞争激励的影响已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学界讨论主要集中于财政分权的积极效果,例如财政分权可以给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激励(沈立人、戴园晨,1990;Montinola  相似文献   

15.
樊海潮 《技术经济》2007,26(7):90-95
对H.Davoodi,D.Xie,and H.Zou的两篇文章中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占国家决算支出的比重看作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并利用1986-2004年间的数据对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两组回归分析。发现在1986-1990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的比重过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在1991-2004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与我国的最大化经济增长相符。最后,对得出的统计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财政分权能否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有关文献看法不一。为此,笔者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此做实证研究。采用DEA方法衡量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并以财政收入的自主性衡量财政分权程度。通过对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效率进行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效率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U型。其他解释变量方面,各省市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地方政府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时间趋势变量与地方政府效率的关系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过去十多年来,为了解释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增长并更好地理解转型国家的增长差异,由CharlesTiebout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分权理论被经济学家发扬光大了。新一代的财政分权或财政联邦主义的理论集结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元素,不再局限于公共财政的话题,而是将视野转向了地方官员在维护市场、促进竞争与推动经济增长中的激励和行为。本文以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的体制演进,尤其是1978年之后的财政分权的重要经验为依托,回顾和讨论了这个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脉络与经验研究的成果,从一个角度讲述了转型与增长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间关系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理论层面构建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之间倒“U”形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构建财政分权组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种组合指标预测方法和Shannon-Spearman方法对中国式财政分权水平重新进行测度;并将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以医疗卫生部门为例,采取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全面测度我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三种效率指数;最后选择以财政分权作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研究发现:(1)当财政分权位于第一和第二区域内,即分权水平小于0.5263时,财政分权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但当财政分权从第一区制进入第二区域内,即分权水平位于0.3643与0.5263之间时,财政分权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的激励效应出现下降.(2)当财政分权进入第三区域内,即分权水平大于0.5263时,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之间负相关,即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反而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3)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倒“U”形关系主要是通过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技术进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孙志君 《经济论坛》2012,(8):147-14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特别在经过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已基本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财政分权体制,近年来我国财政分权制度日益完善,但也出现了许多体制结构的问题,其中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其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促进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得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从财政分权角度入手,分析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影响机制及我国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以期对财政分权下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内理论界普遍认同地方债务内生于财政分权体制,主流观点是收支不平衡引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反对派支持“利维坦假说”,认为分权可以限制地方政府支出的过度扩大.但分权究竟如何具体作用于地方债务,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关联的理论框架,从支出、收入和纵向财政不平衡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权效应不能一概而论,提高收入分权,降低支出分权,缓解纵向财政不均衡,将有助于减少地方债务.构建现代政府间关系,“五五分成”后亟需增加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严格政府支出管理;同时适度放松收入管理,赋予地方政府有限的税收立法权,构建地方税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