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道明 《当代经济》2007,(8X):110-111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宜昌市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心声,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根据世界水电城市发展规律,这种创建过程必然要引起产业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建设模式等的急剧变革。旅游业作为宜昌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自然会在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格局。文章分析创建过程影响宜昌市旅游产业新格局形成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宜昌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最终建立起与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相适应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宜昌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建设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重要途径。宜昌市旅游资源丰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存在海外客源市场过于集中、市场主体少、业务量小、创汇能力低下等问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本文认为应该从多方面增强竞争力,以国际旅游线路为纽带,通过跨区域联合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创建中的湖北宜昌为例,对近年来宜昌的旅游与文化融合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宜昌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对其它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陵源遗产地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和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较为薄弱.选择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作为案例地,通过对历年旅游企业的动态变化、旅游发展的回顾分析,深入研究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指出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的特征.最后总结了集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可能,认为制订基于集群的政策是武陵源旅游目的地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电力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云南国民经济发展中两个快速增长的行业,由电力与旅游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新兴的、综合的电力旅游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领域。云南发展电力旅游。兼具云南五大支柱产业中的两大板块优势,容易形成云南旅游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并有独特的行业整合基础。利用水电资源优势,以水电工业旅游为特色,把云南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结合起来,着力发展电力旅游,是云南旅游新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就云南发展电力旅游的资源条件,电力旅游发展前景通路。电力旅游开发模式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相应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6.
三峡大学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5):F0002
三峡大学位于世界水电名城湖北省宜昌市。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还有清江水布垭、隔河岩及众多国际国内知名水利水电工程以及长江三峡、百里清江、神农架原始森林等旅游名胜。这里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交融地,  相似文献   

7.
"风情柳州"旅游品牌的打造是柳州市创建"旅游名城"重要举措,由此结合柳州市重点课题"风情柳州旅游品牌的构建与策略研究",对柳州旅游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构成"风情柳州"品牌的主要因子,确定品牌的内涵和基本框架,拟定打造该品牌相应的技术策略和方法,以项目促进品牌建设,强调品牌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最终将"风情柳州"打造成地方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宁波天宫庄园的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相融合,以工促农,以农兴旅,以旅强村,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及社会的协同发展,使天宫庄园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文章探讨了宁波天宫庄园"以产业集群为组织模式,以农业为产业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产品特色,以庄园为空间载体和依托"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并对其他类似区域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张家界市为主例,对我国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期凸现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旅游业是一种产业组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费环节,并具有公益性和生态性;旅游业只能直接带动那些产品和服务直接进入旅游消费市场的产业,其带动作用是有限的;旅游经济淡旺季形成的旅游经济的“心律不齐”会给旅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者建议,国家和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应该在严格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精华名胜地由中央统一管理并实行限量接待;构建“景区游,城区住”的格局,这样既能保护好景区,又能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旅游业还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旅游活动向深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业开始从零散景点、景区的传统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品质化等特征.县域旅游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想要将县域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体系,统筹布局县域“大旅游”格局,构建全时空、全系统、全综合的县域全域旅游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湖南崀山是新兴旅游景区,有着全国最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极具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崀山的开发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全省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崀山旅游开发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快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形成各级党政主干线上手抓旅游的发展格局,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灵活机动的融资方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泰安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条件.泰安市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旅游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汪宇明 《经济地理》2003,23(3):401-404
中国旅游就业结构正在转型。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无论是入境旅游、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中国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发展旅游经济,拓展就业空间,创造了许多经验和模式;同时,不同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约束环境条件下,旅游就业的容量和模式也不相同。为此,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旅游经济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旅游就业容量、模式和规律,借鉴世界旅游组织(WTO)推荐的卫星帐户(TSA)统计原理,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测算模型,为国家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就业增长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与就业理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大发展,鹤壁市一直以来都不断加快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步伐.结合鹤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际,通过实地考察与咨询、参阅资料等形式,总结出鹤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经营管理及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适应鹤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和以规划引领建设与发展的定位及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强化营销等可持续并常态化运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旅游产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旅游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分析2000—2018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旅游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化机理。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洞庭湖区旅游产业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偏低;城镇化指数呈现明显快速上升态势,整体水平较高;生态环境指数大致呈"W"型变化趋势,且整体水平偏低;旅游城镇化指数不高,均值为0.3737,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基本上与城镇化指数变化一致。②城镇化指数旅游产业指数生态环境指数,说明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同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子系统具有高度协同性,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具有反向性,反映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强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城镇化指数的整体提升。③近20年来洞庭湖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旅游产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湖区中部县域较低,外围县域相对较高,基本上形成以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县域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域分布格局表现为湖区中部县域明显高于外围县域,基本上形成以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旅游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指数、旅游产业指数的格局基本相似,与生态环境指数的格局基本相反。④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历史和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战略及政府政策等是驱使旅游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洋  颜立湘 《经济地理》2012,32(10):165-169
产业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支持产业发展的现代金融手段,为响应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把大湘西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号召,设立湘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为湘西建立最重要的融资平台并借此尝试引入产业基金模式,将有力促进与提升湘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湘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弥补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调整湘西产业格局。同时,如何解决产业投资基金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发起人的选择,基金的组织形式,投融资的方式以及退出模式等问题将对湘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对城市和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分析了甘肃城市旅游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和典型模式,认为关键问题是产品特色不鲜明、服务质量不高,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制约、产业链条短小等.基于此,未来发展的对策在于加强形象塑造、形成区域特色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合作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市域基本旅游单元要素有企业、政府、游客和要素流转网络。文章以具有客源行主体和旅游产业核心区双重特征的旅游经济单元城市为对象,以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从旅游者消费指标分配、乘数效应、产业关联度以及政府决策等不同视角,分析旅游产业部门构成。在此基础上,以开封市为例,通过旅游产业部门选择以及特尔斐序列权重咨询,提出开封市旅游产业序列权重结构,为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及旅游经济增长阶段性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旅游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综合体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融合的产物,对旅游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归纳出旅游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我们进行旅游综合体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归纳旅游的发展过程,分析旅游的发展趋势引出旅游综合体的产生动因和发展过程,介绍中国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现状,能够提升社会公众对旅游综合体的经营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到2015年,承德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34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旅游总收入33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现在,承德市正凭借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东风,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国际化旅游名城,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承德,了解承德,到承德旅游参观、学习和观光,市委和市政府已经将国际化旅游名城列入《承德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目前,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和市政府号召,从我做起,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名城的步伐,使承德尽早融入一流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