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意义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实现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和关注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会兰 《时代经贸》2013,(16):64-65
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方面的基本情况。大学生高度认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8性,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度最高,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大学生的专业、政治面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功利的时代这六个因素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杜京  宋有 《经济师》2012,(4):111-112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大学生,以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引领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与命运。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现代中国主流的价值趋向,并明确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因此,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最终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与关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前,高校以各种形式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义不容辞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理论讲授为主,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认同教育,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影响感染为辅,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外化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与国家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当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绝对主力军。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主观意识差强人意,但客观现状却令人堪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主渠道"、"主阵地"都出现"失语"状态。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内容、重视教育方法。总之,促进90后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信是一项意义极为深远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各环节进行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并且作出反馈,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方面。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正确的导向,作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俞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29-23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务必要使大学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认同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涵、认同教育内容与模式、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当前各级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对全体社会成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引领示范意义。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心理演变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要素,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科学认知与解读是认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进一步拓展认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优化教育者结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刘继平 《经济研究导刊》2012,(8):204-205,2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生活,既可对大学生群体成长发展提供共性指导,又能满足不同群体、个体不同层次和成长阶段的个性需求。大学生生活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张帆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50-251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学成 《时代经贸》2008,6(5):73-7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也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也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在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牢牢把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点,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际践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表明,只有适度的动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理论认同到行为自觉和实际践行。推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正确的组织领导、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激励原则和态势营造,其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建构了推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依据,并从内容、方法、载体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向功能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正确引导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9)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①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构建的逻辑。文章正是从理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特点入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构建的逻辑进行分析,以期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哲学范畴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内外因关系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方面来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从而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20.
刘淑梅 《经济研究导刊》2015,(8):130-131,150
大学生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高校一力所能为.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通力合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供依托的社会环境保障.它主要包括清明的政治环境、发展的经济环境、进步的文化环境、融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生态环境和良性的媒体环境等.社会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