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数字创意产业是新时代我国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和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产业实践的角度来说,数字创意产业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格局,确立了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的发展模式,成为新时代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探索。近年来,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以及新业态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可以简单从3个时态来分析:从历时态来看,20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变迁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从共时态来看,科技创新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在融合中阔步向前;从将来时态来看,科技创新将导向文化产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构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且呈现高度协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乡村振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化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文化资本是间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机制,但现阶段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存在遮掩效应,且人力资本不存在中介作用。从全国区域上看,文化产业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来说,文化产业数字化在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呈现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西部地区显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政府角色与政策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典型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东湖高新区应从宏观层面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中观层面明确产业发展特色,微观层面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在高新区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态势良好,但在创意提升、科技融合、龙头企业发展、园区建设、人才培育、政策创新等方面也暴露出诸多严峻的问题,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思维、提升文化创意来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升级,是福建省文化产业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政府角色与政策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典型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东湖高新区应从宏观层面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中观层面明确产业发展特色,微观层面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在高新区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开拓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的重要举措。当前辽宁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在政策、深度、人才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从制度建设、新业态培育、产业集聚、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解决,以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广东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信息化等基础优势,加快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新业态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新业态发展成为广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文化产业新业态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高知识含量、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等特性,正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近年来,广东注重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不同的模式和内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与机制、培育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健全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和引进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等路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张璟 《经济师》2011,(12):57-58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推进传播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在文化体制改革大潮下,数字化发展将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数字化电子产业领域将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高度融合。广东作为全国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形成先发优势。“十四五”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地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出了一条多元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进入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的新发展阶段,快速增长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与融资困难的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构建多元化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现实情况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文化金融支持体系,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产业理论、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文化与科技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柳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对柳州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环境与基础进行考察分析,从柳州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内在机理等角度出发,探讨柳州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的布局重点和破局关键,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以德清县为例,从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融合、产村融合、产城融合三方面阐述其机理与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从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机制、科技技术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力、加快农村电商迭代升级、加强人才培训和农技推...  相似文献   

14.
浅析文化产业内生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更是迎来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政策支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在推动力,而市场机制作用下依靠创新驱动的产业内生式发展才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构成和特点,提出了通过市场机制创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文化消费创新等增强文化产业内生式发展动力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制作方式和传播平台,展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文化、知识等创新要素,赋予了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创意产业中的动漫,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等内容形式、创作手段、传播媒介及产业经营思路发生根本的变化和迅猛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快速发展,广州已进入全面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数字传媒时代中,广东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以人才资本为主的创意产业,从而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对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旖琪  贾海薇 《新经济》2023,(11):127-143
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水稻智慧直播”为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体系使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通过赋能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全链条专业化融合;通过赋能农业产业体系使其更具商业化和品牌化,创新产业发展形态,进而激发农业科技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案例分析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本文解析了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促进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全领域制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数字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是促生新兴文化业态的主要动力,科技促生新兴文化业态的机制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原料、丰富文化产业资源、降低文化生产成本、创新文化产品工艺、搭建文化创作平台、方便文化产品保管、改变文化传播方式、扩大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文化行业融合、改造传统文化活动、改变文化发展时空和提高人文科技素养,科技不断促生着新兴文化业态的形成,带动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运用2017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将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进行界定及分类,测度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效应及融合互动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综合融合水平稳步上升,各部门之间融合度有明显差异,直接融合度高于间接融合度;数字经济产业各部门与文化产业各部门融合互动度波动上升,但部门之间融合互动影响力和感应力存在非对称性,从影响力系数来看,数字产品制造业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拉动效应最强,从感应力系数来看,数字要素驱动业对文化产业的供给驱动效应最强。基于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综合融合效应总体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融合互动效应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理论框架,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产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生活方式以及数字化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解构数字经济,辨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数字技术促进实体经济效率提升及经济增长的机制。其次,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与宏观社会经济运行层面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主要途径。最后,从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导入、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联通、数字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数字平台企业的扶持与规制、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与调控、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创设、数字壁垒与数字鸿沟的破除、数字经济低碳化的推进等方面引出未来的政策着力点。通过数字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化科技创新融合表现在三个层面:科技进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源泉通过开源和合作平台开发技术,加速科技创新的进程、促进科技服务产业转型;文化与科技的双向互动带动新业态出现。在此背景下,上海应结合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研发整合、推广关键技术应用、创新服务与商业模式等方式,全方位对上海文化科技产业进行布局,实现文化科技创新融合重点领域突破,协助上海的各产业领域保持创新、持续因应环境变迁而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