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梁桂全 《新经济》2011,(11):69-70
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在世界的经济体里面排第8位,这10年一个个超越,去年经济总量上升到第2位。这个世纪的20年代(2020-2025年左右,最晚不会超过2030年)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体。任何一个在世界上曾经成为世界大国的国家都是海洋国家。  相似文献   

2.
梁桂全 《新经济》2014,(10):14-15
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在世界的经济体里面排第8位,这10年一个个超越,去年经济总量上升到第2位.这个世纪的20年代(2020-2025年左右,最晚不会超过2030年)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体.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GDP)、速度和结构变化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决定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第三产业的速度是否就会加快、比重就会提高?为寻找答案,我们选取了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澳门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金砖国家及亚洲主要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宁夏要谋求更快的发展,必须对发展环境趋势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就全球而言,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的 60%以上,由其是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1/4左右。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日本经  相似文献   

5.
陈军 《广东经济》2009,(8):39-42
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最困难时候已过去,经济见底回升;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仍是需求不足;平稳回升还面临着外需不足、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抬头等障碍,下半年增长仍面临多重挑战,年内全面复苏可能性不大;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经济规模坐三望二,超越日本可能就在今年。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于是,一些问题浮出水面:“中国必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如何超越?”“中美是否会因为经济地位的起落发生冲突?”对这些问题的评论开始在全球各大媒体迅速升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2010年末,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尤为关键。去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文章从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两个层面对中国的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再分类,探析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背后的机理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石油强国梦     
作为南美第一大经济体,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在石油消耗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世界前列. 2013年1月,来自国际能源协会的报告指出,巴西已经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第六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 在强大的石油需求背后,是野心勃勃的石油强国计划.巴西领导人已经声称,到2020年,这个国家的石油生产能力要达到每天500万桶,以跻身于全球前五大石油产地之列.然而,在这个石油强国梦背后,仍隐藏着很多问题,这个新兴经济体真能得偿所愿吗?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从世界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生态破坏一点,环境污染一点,是必然的,等到人均达到8000-10000美元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发达国家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嘛,比如美国、英国、日本。有这种认识的人为数不少。这种说法好像有些道理,其实似是而非。不少政府官员还用这个理论或者是这个观点作为自己不重视环境保护、不重视生态保护的托词。我认为这种看法、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什么是小康社会,一些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在一些人眼中,就只剩下一个GDP了。现在搞西部开发,西部一些人想的是什么呢?是向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看齐,想尽快发展到东部那样,认为这就是实现现代化了,或者就是步入小康社会了。而东部江苏、浙江、广东的想法又是什么呢?应该像美国、日本那样,每家每户都有小汽车、小别墅,到世界各地旅游。自觉不自觉地把我们国家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包括经济社会的各项指标,都同发达国家相类比。殊不知,如果进入这一误区,我们的发展战略就将陷入一个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0.
孙早  王文 《经济学家》2012,(4):95-104
"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摩擦加剧、资产价格飙升",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今日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现中日两国相似的经济表象背后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突变,国内宏观政策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泡沫形成、甚至破裂,这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大国经济体是否具备了实现持久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要件。与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变化相比,实现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应是一件更为紧迫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即使不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也是极具误导性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消耗着世界1/5的石油。中国曾是"自行车王国",但正努力把两个轮子变成四个。随着轮子越来越多,中国的能源总量消费已经和美国平起平坐,虽然在经济总量上,中国还只是美国的一半。最新的数据表明,2011年,美国的能源自给  相似文献   

12.
潘超 《经济论坛》1998,(23):9-10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当中国还在为实现工业化而拼命追赶的时候,美国却开始从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于是我们不得不奋起直追。知识创新工程全面启动1998年6月13日,经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的“知识创新工程”在中科院正式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建筑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投资额上万亿美元,对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很多外国承包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外国建筑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跟众多的当地分包商打交道.本文旨在通过对ALA合同条件的分析,并结合在美国从事分包管理的实践,探讨一些在美国进行分包管理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以助于中国更多的建筑承包商能够进入美国的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1830年,瑞典最早在统计中采用了“总产值”的指标。1850年,美国开始了总产值的统计;接着,英、德、俄、加拿大等国也陆续采用了这项指标。但是,由于这个指标本身的弱点,有些国家后来又改而采用“净产值”或类似“净产值”的指标。1932年,美国采用了“附加产值”(是指新加在劳动对象上的价值,即净产值加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指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采用了这个指标。现在,联合国《工业统计年鉴》中101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总产值”的有87个,计算“附加产值”的有81个,这两个指标同时计算的有80个。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当今和未来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制造业在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在提供新产品和增加国家经济总量,提高生产力,扩大就业和出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保持美国制造业有强劲的竞争力。美国制造业对全球制造业这个大环境中的结构在进行战略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王信川 《经济》2005,(6):74-78
韩国、日本、美国的影视作品正大规模地涌入中国,占据了相当数量的国内电视频道,中国影视制作机构是束手就擒还是绝地反击?近来,中国几部时尚偶像剧在日韩等国家热播,其背后是一家叫北大星光集团的影视公司,其成功的运作模式对中国影视产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斌 《经济》2012,(4):36-37
据中国金融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个.如果说之前众多城市的“金融中心战略”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构想,那么,随着“京沪交锋”、 “成渝暗战”,以及“东北争霸”格局的凸显,中国“金融版图”已经不可遏止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美国那么大的金融市场,我们知道的也只不过是华尔街、芝加哥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现象,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个事情?我在《十问中国金融未来》这本书里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晓波 《商周刊》2012,(20):54-55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商战",中国企业在价格、规模、技术和行销传播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攻击,并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国商品在家电、服装、饮料、百货等领域都夺取了领导性的份额。及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而日本也不再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我们的GDP已经超越了日本仅次于美国。政府手中的钱多了起来,同时政府为了保持7%以上的增长,在政府投资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很多的钱投入到了基建上,也许这能够立马看到效果,从长期看,这个有着不能持久的特点。将通过贝叶斯统计方法来分析一下GDP与国民教育之间的关系。看看是不是加大教育的投入对国民经济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每当谈起中国,我总不禁提起那次和一个做股票经纪的美国朋友吃饭的故事。他说他在华尔街获利颇丰,且忙得不亦乐乎,因此不需要跟中国打交道,谢谢你的美意。我随后跟他讲述了中国对能源和金属价格,海运,美国债券市场的冲击,以及这些冲击对美国乃至全球利率,甚至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更无需强调,“中国价格”正在导致某些人群失业和部分企业倒闭,这些和其他更多的因素无疑会对华尔街产生影响。他无言以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