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斯达 《经济师》2013,(5):201-202
文章在IPCC2006的碳排放量计算框架下,将广东省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分别计算了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水泥生产碳排放量和森林碳汇,并最终得到广东省总体及四个主要区域的净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全省的区域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王铮等人提出的中国碳排放预估模型,测算在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中部六省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了6省未来水泥工业的碳排放,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省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出各省的净碳排放量,为各省制定碳排放战略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各省的能源碳排放量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能源碳排放高峰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河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6个省份水泥工业的碳排放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水泥工业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最小的是山西;累计森林碳汇量最大的是江西省,其次是湖南省,河南省最小;各省应在减少能源碳排放的同时,控制水泥工业产生的碳排放,积极增加森林碳汇,从多方入手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学预测其碳排放量对“双碳”背景下探索省级控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各类碳源和碳汇进行核算,得到了广东省1995—2019年的净碳排放量;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碳排放量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经鸡群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CSO-FLN预测模型,对广东省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FLN、ELM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CSO-FLN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间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规模、富裕度、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SO-FL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FLN、ELM模型,可作为后续碳排放量预测的有效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290.76 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及机理,文章首先分析了2002—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及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是否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再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地类,最后通过扩展的Kaya模型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净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方向及边际贡献。结果表明:(1)农用地、建设用地总量与净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而耕地等8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是影响净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建设用地总量对净碳排放量的边际贡献为3.99,表明建设用地总量每增加1%会引起净碳排放量增加3.99%。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RS和GIS技术,通过构造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矩阵分析了1990-2010年的碳排放效应,得出结论是:第一,耕地的转出量最大,主要转向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导致的碳排放变化量也最大。第二,草地的转出量居第二位,主要转向林地和耕地,收支相抵最终使碳汇增加。第三,林地虽转出绝对量较大,但3/4以上没有发生转移,保持了北京市碳汇量的稳定。第四,水域转出的绝对面积最小,主要流向耕地和建设用地,也增加了碳源。第五,建设用地转出的面积较小,主要转向耕地、草地和林地,相应引起碳排放减少;但其转入面积最大,使其成为碳源增加的决定性地类。第六、未利用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和林地,导致碳源增加,其净碳排放功能却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森林碳汇市场状况及自愿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应成立自愿碳汇基金,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碳补偿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以促进我国自愿碳汇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帮助社区发展,实现森林生态保护的多重效益.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文章就云南省自愿碳汇基金的设计,从基金机构的组成、来源、运行和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构想.这为拓宽我国森林生态保护资金来源,以及我国今后的生态保护资金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3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319份,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认知水平,但不够深入和成熟。公众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但缺乏有效引导。主观因素、外界条件与购买渠道三方面都使公众在支付行动上面临障碍。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和"年龄"等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公民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和支付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达到既能够保证经济的大力发展,又能够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改进碳排放、碳吸收计算公式,分别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净排放,从而构建出主要碳源区、重要碳汇区和碳中和区等三个碳综合功能区,并提出四种相应的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碳中和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积极作为和共同追求。论文以四川省幸福里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景区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分析碳排放结构,提出实施路径,量化减碳量,实现景区内“零碳排”的目标。结果表明:(1)2018—2021年幸福里的净排放总量为92.53 tCO2e、116.61 tCO2e、587.85 tCO2e、625.80 tCO2e,民宿、餐饮等行业是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2018—2019年,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以车辆消耗的汽油为主,占58.49%、57.21%。2020—2021年,能源活动的碳排放结构发生转变,电力消费占主导地位,占68.73%、66.70%。(3)加大可再生能源建设,推广低碳交通、建筑节能、农业低碳、资源循环、林业碳汇等措施,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743.64 tCO2e/a。研究结果为景区碳排放核算、减碳实施路径及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构建,文章运用碳排放计量模型对贵州省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风险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4年贵州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吸收总量均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3 320万吨和462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8 240万吨和542万吨,净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碳吸收储存能力远远低于碳排放能力。(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其碳排放量占93.9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吸收贮存量占94.82%以上。但林地增加的碳汇远小于建设用地增加的碳源,表明建设用地增加是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3)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指数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说明研究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碳排放风险程度仍然较高。(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土地资源低碳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源—碳汇模型,测算并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2007—2017年土地利用的碳收支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LMDI分解模型与Tapio脱钩模型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7—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79%;(2)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的正效应因素,碳排放强度与土地利用效率是抑制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的负效应因素;(3)10年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除2009—2010年、2015—2016年呈现扩展连接外,其余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最后,从碳减排与碳增汇视角提出土地低碳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种植业净碳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性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测算了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种植业2011年的净碳汇量并排序,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效益变量,一方面采用等权重赋值法综合评估各地区种植业产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种植业产业类型发展矩阵探讨各地区种植业净碳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协调性。结果表明:①种植业产业净碳汇量区域差异明显,排名前10位的地区占净碳汇总量的66.60%,而排名后10位的地区仅占全国4.13%。其中处于第一位的河南2011年种植业产业净碳汇量高达5 882.82万t,而倒数第一的上海仅为68.30万t。②种植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显示,广西、北京、山东、广东、辽宁居于全国前5位,而贵州、江西、青海、宁夏、甘肃则依次排在后5位。③基于净碳效益、经济效益二元视角对种植业实施聚类后可知:广西、山东等7地属于"双高型"地区;吉林、河南等4地属于"生态主导型"地区;广东、海南、浙江等10地属于"经济主导型"地区;重庆、云南、山西等10地属于"双低型"地区。  相似文献   

15.
陈丽荣  朱振锋 《经济师》2014,(12):189-190
文章选取了黑龙江森工总局4个林管局下属40个林业局2003年—2012年的微观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黑龙江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定量分析了林业政策、林区经济、自然因素三个潜变量及其观察变量对森林碳汇量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和自然状况这三类外因潜变量对森林碳汇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状况对森林碳汇影响最大,其次是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对森林碳汇影响成效较小。最后结合各观察变量对其潜变量的影响数据,提出三个提高森林碳汇量的建议:合理扩大区域内有林地面积,并提高森林蓄积量;进一步实施积极的林业保护、建设政策;逐年摆脱林区对林业的依赖,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波  张俊飚 《经济地理》2012,32(7):135-140
农地利用变化既是重要的碳源,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碳汇。碳效应测算分析表明,1993—2008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强度年均分别增长4.08%、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分别递增3.45%、4.65%、7.20%、4.77%、1.22%、0.38%。2000—2008年林地碳汇量增长3.19%,而草地碳汇则呈现微弱的递减态势。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来看,2001—2008年我国因生态退耕产生碳汇年均递减45.16%,由于建设占用所引发碳排量年均递增2.23%。农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区域差异,生态退耕碳汇效应最大是河北,最小的是黑龙江;因建设占用耕地导致碳排放效应最为显著的是江苏,最小为西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内外森林碳汇市场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森林碳汇市场供需关系、市场发育程度、认证标准建设和认证登记程度四个方面,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加快与国际交流,进入国际碳汇市场交易体系,增加碳汇市场话语权;扩大我国森林碳汇需求,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森林碳汇市场;规范森林碳汇市场供给,完成森林碳汇标准生产和认证一体化进程;建立交易平台,完善森林碳汇登记注册制度。从而实现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有序、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 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 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 沈阳三环区域城市碳汇(植被、土壤、水系、建筑物)不同组 成部分的碳汇能力,估算出城市碳汇固碳量为430.93万t, 能够抵消沈阳市年能源消耗产生CO2的7.34%。在明晰城市 碳汇固碳机理、固碳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增 加固碳面积与提升碳密度两方面的城市碳汇功能提升策略,旨 在为中国低碳规划与碳中和实现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减排方式,掀起了全球发展森林碳汇经济的热潮.本文基于福建省森林资源现状,通过构建简洁合理的计算方式,估算福建省森林碳汇量及潜在经济效益,并从规范制度政策、增加科研投入、加大政府引导、加强多方合作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福建省森林碳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