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静  田伟 《当代经济》2016,(11):68-69
本研究首先测算了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种植业的净碳汇量,然后采用等权重赋值法综合评估各地农业发展水平,最后构建种植业产业类型发展矩阵,分析各地种植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山东、北京、河南居于全国综合发展水平前3位,贵州、江西、重庆则依次排在后3位.山东、北京等5地分布在“双高型”地区;河南、新疆等6地为“生态主导型”地区;陕西、海南等7地为“经济主导型”地区;贵州、江西等13地为“双低型”地区.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290.76 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相似文献   

3.
我国省际贸易快速发展,由此带来隐含碳转移,如何推进省际经济均衡发展,探讨隐含碳省际补偿机制势在必行,而省份间隐含碳权定价成为关键。基于此,首先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各省份的二氧化碳净转移量。其次运用成本重置法构建碳权定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估算地区调整系数,测得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权价格,结合各省份净转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价格提出区域内的补偿标准方法。最后,以泛长三角区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是隐含碳的净输出省份,山东、湖北是隐含碳的净输入省份,江西、安徽由隐含碳输入省份变为输出省份。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当前,温室效应问题引发人类关注,低碳发展在国际上逐渐得到普及。净碳排放是在考虑森林碳汇那部分后实际排入环境中的碳排放量。分析深圳市某地净碳排放量,了解到实际碳排放与森林碳汇情况,根据变量变化情况评估是否能到达该地区"十二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6.
城乡生态补偿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城乡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碳平衡角度探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态关系,建立碳平衡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市为例,计算了2005~2012年城市和乡村的碳排放、碳吸收,说明了乡村地区碳吸收的生态贡献,提出了城乡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思路。研究指出:北京城市地区为碳源,碳赤字巨大;乡村地区为碳汇,平均每年净碳吸收量达133.6×10~4t;按照单位碳价格100CNY/t计算,乡村地区每年应获得补偿1.336亿元。研究提出应尽快完善生态补偿顶层设计,构建基于村级单元的城乡碳平衡数据库,完善生态补偿财政政策,设立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加快建立城乡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城乡生态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广西荔枝生产和出口现状广西作为我国荔枝主产省区之一,种植荔枝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妃子笑、三月红、禾荔、大造、桂味、黑叶、糖罂、白腊、挂绿、香荔等。广西荔枝的产期集中在4月底至7月底,比广东荔枝晚熟1~2周、比福建荔枝早熟10~20天。目前广西每年的荔枝产量为50~60万吨,占世界荔枝产量的1/5强,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广西的荔枝生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1986年广西把水果业确定为继甘蔗之后的第二支柱产业后,荔枝等水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过近30年  相似文献   

8.
基于表观消费量法和碳足迹与碳承载力计算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能源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计算并针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净碳足迹分别为8 987 302.28 kt、1 797 728.81kt、7 189 573.47 kt,人均碳足迹、人均碳承载力以及人均净碳足迹分别为6.70 t、1.36 t、5.34 t。对各省份分析发现,2012年,碳足迹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占9.43%,碳承载力最大的省份是云南,占10.53%。此外,人均碳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6个,人均碳承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个,人均净碳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2个。同时还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碳足迹和净碳足迹高于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的碳承载力高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9.
采用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系数,通过构建产业转移模型,通过数理测算,得出13个污染产业的区域间产业转移、碳转移及中部地区行业碳转移量,以此发现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是否造成碳污染转移。结果显示:①中部地区正成为产业转移与碳转移的活跃地区,体现出产业转移与碳转移大量"转出与转入"并存局面,即消费型产业向东北、京津、北部沿海、南部沿海、西北、西南地区转出,同时,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出口型产业,"承东启西"区位中转站特征明显;②产业转移并不是碳污染转移的唯一原因,产业转移碳减排效应也是有差异的,如北部沿海、南部沿海表现出产业转入的碳转出特征(碳减排效应),西南地区则相反(碳泄漏效应),这与转移的行业有密切关系;③从中部地区行业分析来看,采选业、化学工业、电热煤水生产供应业、金属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五个高碳行业既是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尤其是消费型产业转入),更是碳转移的主体,其他8个制造业虽然产业转移量(尤其是消费型产业转出)较大,但占据的碳转移量微乎其微;④减排仅依赖单个区域是不可能实现的,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及全国层面的重点行业监管与研发机制等亟需建立。  相似文献   

10.
黔中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大气碳的减排增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通过2000~2006年黔中清镇市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柳杉、桃树、李树、杏树、喜树、楸树7种林木的碳净贮量进行初步估算。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碳贮量和碳密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幼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通过对森林各树种蓄积量的预测,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其次为柳杉,经果林的碳汇功能最弱,到2006年,其碳汇可达1.05×104kg,并根据模型估算,未来10年红枫湖流域的森林碳贮总量约为2.21×104kg,按每吨305元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固碳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作为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黑碳对环境安全和民众健康均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湖北省为案例,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大气传输模型定量分析省区贸易和大气传输作用对区域黑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清单编制法,本文首先编制了中国30个省区黑碳排放清单,发现湖北省黑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4.64%。区域贸易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属于隐含黑碳排放净进口地区。在大气传输的作用下,湖北黑碳表面浓度受河南、陕西和山东的影响最大。同时,湖北对湖南、重庆和河南的黑碳表面浓度影响较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当每个省区最终消费增加10亿元时,会引起湖北的黑碳表面浓度上升9.11×10-4μg/m3。其中,来自其他29个省区的贡献占比超过2/3。最后,本文从消费和生产视角、供应链协同、跨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了黑碳减排政策建议:应重点关注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主要隐含排放进口行业,优化产业发展模式;针对河南、山东、安徽、广东等关联影响较大的区域,可建立消费与生产视角共担的减排责任分摊机制,通过开展技术合作、投入研发基金等形式共同应对黑碳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服务业地区性集聚程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风华  刘俊 《经济管理》2006,(23):10-13
本文利用Ellision&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以及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我国11个服务行业1998年、2000午、2002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在1998~2002年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但集聚程度出现增长的趋势。服务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广东、河南、江苏、山东四省集中度最高,西部落后地区服务业相对落后。总体上看.服务业有向制造业集聚的地区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各地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俐  王莹 《海洋经济》2020,10(5):48-56
海洋渔业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加速海洋渔业低碳发展是实现蓝色经济的重要通道。通过测算我国三大沿海地区2009-2017年海水养殖碳汇潜力,并构建海水养殖净碳汇与其产业经济发展的脱钩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 2017年中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量最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48.4%,海水贝藻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分别是蛤和海带。(2)我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直接碳汇量比重排序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3)海水贝类养殖所形成的直接碳汇量是海藻养殖碳汇量的1.5倍。牡蛎是海水贝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海带是海水藻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4) 2009-2017年我国沿海地区整体上以"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为主,三大沿海地区的脱钩状态整体差异性较大。最后,从区域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减排增汇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区域海洋环境合作治理及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达到既能够保证经济的大力发展,又能够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改进碳排放、碳吸收计算公式,分别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净排放,从而构建出主要碳源区、重要碳汇区和碳中和区等三个碳综合功能区,并提出四种相应的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相似文献   

16.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3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319份,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认知水平,但不够深入和成熟。公众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但缺乏有效引导。主观因素、外界条件与购买渠道三方面都使公众在支付行动上面临障碍。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和"年龄"等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公民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和支付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1992年是江苏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从内部构成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完成分别为394亿元、1119亿元和459亿元,同上年比较,第二产业增速最快为31.7%,第一、三产业则分别为10.6%和29.9%。尽管江苏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但与同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山东相比,情况如何?本文将从反映地区宏观经济综合实力出发,探析近年来江苏国内生产总值落后于广东和山东的主要原因,并对今后江苏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江苏与广东、山东国内生产总值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到1988年被广东省超过,退居第二位,1990年又少于山东,退居第三位。1992年,广东、山东和江苏的位次未变,江苏、广东、山东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内部构成情况如右表。 右表中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新经济》2014,(20):3-4
文章整理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自2004年至2012年的废水排放量及经济、人口等宏观数据,发现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及其人均量持续上升,但单位GDP的排污强度则显著减少。比较而言,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是废水排放总量最高的地区,而上海、广东、江苏及浙江则为人均排污量最高的省份,单位GDP废水排放量最高的地区依次为广西、宁夏、重庆、海南、湖北及广东等省份。综合废水的排放总量、人均量及排污强度来看,广东是水污染最为严重的省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王铮等人提出的中国碳排放预估模型,测算在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中部六省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了6省未来水泥工业的碳排放,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省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出各省的净碳排放量,为各省制定碳排放战略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各省的能源碳排放量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能源碳排放高峰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河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6个省份水泥工业的碳排放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水泥工业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最小的是山西;累计森林碳汇量最大的是江西省,其次是湖南省,河南省最小;各省应在减少能源碳排放的同时,控制水泥工业产生的碳排放,积极增加森林碳汇,从多方入手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碳排放(CO2)数据库为依托,对省级CO2排放的趋势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区域协调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产业结构是决定碳排放的核心因素,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会对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省际异质性研究发现,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型省份,其EKC曲线呈现标准两阶段倒"U"型特征,以河南和湖南为代表的轻工业主导型省份,其EKC曲线呈现第一阶段上升、后两阶段下降的三阶段不规则倒"U"型特征;以河北和内蒙古为代表的重工业主导型省份,碳排放在经历了两阶段的增加之后,才迎来下降期,该类省份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中国"双碳"目标的具体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异质性和区域碳减排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