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玉堂  王晓丹 《经济学家》2023,(10):109-118
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企业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的变革,致使企业员工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深入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对就业规模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就业规模;对就业结构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型、服务型、高技能、中等技能员工存在就业创造效应,而对生产型、低技能员工则存在就业替代效应。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生产率及扩大经营范围作用路径影响企业劳动力就业。第三,不同所有制、生命周期、科技属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更为明显。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非线性影响,且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加深,劳动力就业的优化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是企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分析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长短期投资偏好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期投资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企业长期投资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重短期轻长期”现象具有“纠偏”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提升高管决策效率两条路径来抑制企业短视化投资偏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投资偏好的既定关系在国有企业、高技术企业以及位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另外,数字化转型引发的企业长期投资规模提升,能够赋能企业价值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层面的环境规制强度,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探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减碳强度的提升,相比非万家企业,该政策通过“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效应”使得万家企业就业显著下降,表明该政策会降低污染企业就业。但城市层面分析发现该政策对城市工业企业总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呈现出城市层面的就业创造。进一步探究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以解释企业和城市层面就业效应的差异发现,企业层面存在万家企业至非万家企业的劳动转移,行业层面就业存在从更为污染的行业向清洁行业的再配置,表明规制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此外,政策实施后,减碳强度提升并未使得企业员工薪酬下降,表明该环境规制没有导致企业将减排治污成本转嫁造成员工福利损失。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从就业角度为中国环境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在企业、行业和城市层面存在异质性;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企业监管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行业数字化转型、相似企业行动决策和成功企业行动决策对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具有溢出效应。本文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政府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寻求突破的一项重要变革。以新冠疫情为自然实验,基于2019—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季度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韧性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所遭受的负面影响要比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的企业更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现金流压力、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三个方面有效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和疫情严重地区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稳增长”目标下如何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数字新动能培育是当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议题。本文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为例,使用三重差分方法(DDD)考察了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营改增”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营改增”在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服务外包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并加快设备更新迭代,由此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营改增”更多推动了东部区域企业、民营企业、成熟期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转型方向看,“营改增”有助于企业向底层技术方向实现深度转型。拓展性分析发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促进分工深化产生“涟漪效应”,带动下游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从税制改革角度,为化解当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多措并举稳就业的基调背景下,探寻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紧要迫切。本文以中国各省五年规划政策文件提及的四位码重点产业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升受支持企业的就业水平。渠道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通过“规模效应”“利润效应”和“效率效应”推动受支持企业增加劳动力雇佣数量。除了对受支持企业的就业扩张有正向影响,重点产业政策还通过信贷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非重点企业的就业水平提升。重点企业在金融危机后期也担起了“稳就业”职责,逆势投资以扩增劳动力需求。在宏观行业层面上,重点产业政策还通过行业间关联效应对其他行业的就业产生间接影响。本文研究为进一步理解产业政策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管理者能力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转型新机遇的关键要素。在构建数字化创新体系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都影响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当企业的经营业绩低于历史和行业期望时,能力强的管理者更趋向于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这种管理能力高低和数字化转型的耦合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较高治理水平的企业更为明显;同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时间持续性和后续“韧性”。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不同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战略决策的理论解释,为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的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数字化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由于供应链网络中包含了上下游多家企业,供应链数字化依赖于供应链网络中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然而鲜有学者关注到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产生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纵向同群效应,且相对于同竞争对手网络的横向同群效应,纵向同群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网络中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效应和动态竞争效应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纵向同群效应的形成。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吸收能力强的企业,或者当同群企业类型为供应商、同群企业重要性更高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纵向同群效应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纵向同群效应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稳定性。本文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联动以及地方政府稳链固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但较少研究关注管理数字化与生产数字化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基于1035份工业企业调研问卷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管理数字化与生产数字化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管理数字化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全局性作用),而生产数字化只与创新产出正相关,与研发投入和创新投入产出比无显著相关性(局部性作用)。第二,两类数字化转型路径对不同规模、类型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企业规模与创新能力存在非线性关系,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而在大型企业样本中,两者的关系不显著;与高新技术企业相比,数字化转型对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强;管理数字化显著提升不同产业链位置企业的创新能力,而生产数字化的上述作用则具有偏向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要加强对两类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支持力度,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化和差别化政策,以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从微观层面提高其运营效率,而且能够在宏观层面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俨然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兼具“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双重属性的ESG表现为锚定对象,重点分析其在促进企业有序数字化转型并进而实现创新型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基于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促进其创新绩效提升,且ESG表现有助于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该效应在融资约束较小、治理效率较高以及资源冗余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更利于促进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本研究有助于企业借力数字化转型、强化ESG表现以提升其创新绩效,进而为促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引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内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本研究助推了全要素生产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的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厘清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是新发展格局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利用“宽带中国”战略构建工具变量回归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技能结构效应、劳动生产效率效应、分配优化效应的渠道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和非省会城市更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伴随数字化转型,城市收入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得到有效的改善。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方向争议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同时为数字时代兼顾增长效率与公平分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对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发生相应改变。选取2012-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讨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尝试从金融资产期限结构、门槛效应、异质性等方面进行拓展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数字化转型整体呈现“倒U型”关联,即适度金融投资能够发挥金融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短期金融资产主要发挥“蓄水池”功能,长期金融资产则倾向“投资替代”动机。其中,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具有较低的最优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需要更为重视金融投资的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存在融资约束、金融收益门槛促使金融资产配置与数字化转型关联产生区间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引导企业树立正确金融投资动机,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规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引发收入分配问题。文章采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最终落脚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灯塔工厂”所发挥的行业引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工资水平,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垄断性较低行业、劳动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明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影响存在时变现象,数字化转型成熟期带来的生产率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对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劳动替代效应带来的抑制作用,并构成了企业工资增长的主要成因;数字化转型在扩大企业内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同时,还会通过提升行业垄断程度扩大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间收入差距;“灯塔工厂”虽然造成了同一行业内其他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和资本要素部分转移,但是有助于提升行业内最低生产效率,缩小企业间的生产率差距,促进行业内企业工资水平的全面提升。文章的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防止收入差距拉大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以企业年报中数字化转型特征词汇的词频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显著上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存在异质性,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处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中更为突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推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对就业过程的信息嵌入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的信息资本,而且为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OLS模型分析了微观层面的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化嵌入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主客观就业质量;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客观就业质量的影响呈现“线性上升型”发展趋势,对农民工主观就业质量的影响却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即数字化嵌入对女性、新生代和受雇农民工客观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明显,对男性、新生代和受雇农民工主观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明显。本文丰富了数字化发展影响就业质量方面的微观研究,并为激发农民工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数字赋能效应提供了事实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洪流之下,传统企业纷纷按下"转型"加速键,差异化的商业模式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本文利用江苏省制造业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同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有促进作用,且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