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既要保持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也要保持注册会计师个人的独立性,既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也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性。而现实情况如何呢?2002年,我国国家审计署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检查中发现,在抽查的32份审计报告中有23份严重失实,占抽查数的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近一年来,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检察专员办事处对百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陈述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概况,分析会计失真的原因,以及建立以审计为主的经济监督系统,健全财经法律法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诚信义务具有社会属性。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然而,近年来财政部在抽查国有企业会计报表和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以及国家审计署对一些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都发现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见,当前会计诚信丧失严重,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过程 从审计模式发展过程来说,20世纪40年代以前主要是账项基础审计,通过直接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查,以获取审计证据,达到查错纠弊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企业普遍建立了内部控制,审计目的由查错纠弊发展成为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出现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以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为基础,确定对会计资料的审查重点和抽查规模,以获取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5.
会计电算化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1.审计技术、方法日趋复杂。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技术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  相似文献   

6.
莫海丹 《新经济》2005,(7):89-91
最近,国家审计署组织特派员、办事处对全国17个省市共35个地、市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审计调查,重点抽查了700多家企业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以及税收流失等情况。结果表明,这700多家企业2002年至2003年少缴税款近252.85亿元。  相似文献   

7.
杨桂荣 《时代经贸》2007,5(9Z):161-161,163
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如: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账外设账,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阻止合谋的策略,即同时派出两个审计师审计,让他们陷入"囚徒困境",以保证其提交的审计报告真实,却发现这一策略由于成本过高而无法实行。所以笔者分析能否以一定概率派出第二个审计师—这一低成本方式,来阻止审计合谋。研究表明:以ξ∈(0,1)的概率派出第二个审计师、强化刚性法律的"硬约束"和完善审计师的激励机制,可以阻止审计合谋。同时还得出,审计师的道德约束、风险厌恶有助于防止审计合谋,国有企业监管者在阻止审计合谋中,可以发挥同企业真实所有者一样的作用。这为国资局对国有企业实行审计公开招标和抽查复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05,(8):61-64
2005年,我省质监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继续针对涉及人体健康、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产品,对以往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一些行业性质量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产品继续跟踪抽查,并加大了抽查力度,以进一步促进我省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在1999年至2000年陆续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按行司对口的模式专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运作的特殊性质,存在诸多政策性、制度性缺陷和内控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产处置效果。2004年国家审计署共组织18个特派办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了抽样审计,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被查出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资金715.49亿元,占抽查金额的13%,发现案件线索38件、涉案资金67亿元。审计部门的介入为人们重新通盘思考资产管理公司的体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些国企,许多项目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缜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上,而是企业领导人特别是"一把手"心血来潮,带着长官意志,拍脑袋决策,仓促上马,结果出了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让国有资产打了水漂。6月24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第七部分"国有企业审计情况"指出,审计抽查11户中央企业的791项重大决策事项中,有230项  相似文献   

12.
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当前,我国国家审计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少,审计经费难以保障,审计任务难以有效完成,出现审计程序执行不规范的现象。因此,确立简易审计程序是当今审计机关所面临的审计环境的客观要求。文章在分析简易审计程序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之后.提出确立我国简易审计程序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审计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王喆 《时代经贸》2013,(18):8-9
审计证据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项目过程中获取的重要资料,是内部审计人员据以证实审计事项、分析审计发现、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本文从内部审计证据及其质量控制入手,结合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提出提升质量控制的解决措施,在实践中夯实审计质量基础,提升审计成果,扩大审计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发表意见,而审计人员发表的审计意见要令人信服就必须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基础。审计证据如果收集不充分,证据的可靠性较低或者与审计目标相关性不够,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就没有说服力,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所以,审计证据质量是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方面,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审计证据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项目过程中获取的重要资料,是内部审计人员据以证实审计事项、分析审计发现、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本文从内部审计证据及其质量控制入手,结合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提出提升质量控制的解决措施,在实践中夯实审计质量基础,提升审计成果,扩大审计成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信息系统在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目光从对信息系统输出结果的审计,转向对系统本身的审计。根据审计对象的划分,分为对一般性控制的信息技术审计,以及对应用控制的系统审计。系统审计又可以划分为对开发中的系统审计和对应用中的系统的审计。由于系统开发审计介入时间早,为实现系统的开发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丽霞 《时代经贸》2013,(13):110-111
近年来,由于我国审计市场的所发生审计质量问题频发,成为我国独立审计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是,要真正提高我国审计质量,遏制不良审计行为,肃清我国审计市场,明确独立审计市场机制主要问题,寻找导致我国审计市场现状的根源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组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查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错弊与违规不再是普遍现象,于是传统的合法性审计的工作开始减少,审计向新领域发展,如向效益审计延伸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效益审计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审计,有它产生的社会原因,历史要求和时代意义。已引起越来越多审计工作者的思考。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审计,是搞好、搞活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有现实意义,也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审计风险     
沈翠玲 《时代经贸》2010,(8):213-214
审计风险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直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审计风险。本文从审计风险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