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8.11汇改与人民币宣布加入SDR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可波动空间与不确定性增加,其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采用2010年1月-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国际石油价格与货币供给量的协整方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论表明,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较低,短期而言,其具有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自我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周期变动、冲击因素及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VEC模型,对1982年~2008年间中国资本流入与国内经济增长存在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同周期变动;国内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国内股票收益率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入的规模和速度会产生较强冲击;国际资本流入的周期变动能引发人民币出现新一轮内外价值偏离,能延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能放大外汇储备贬值风险,甚至增强宏观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李辉  林权 《经济与管理》2011,25(7):69-73
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一直是开放经济体对外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调节出口贸易最重要的两种政策手段。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六个发展阶段,其中1978—1993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1994—2010年出口退税成为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人民币渐进升值,出口退税成为影响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问题做了阐述,认为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关系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后危机时代,当所有的经济学家和政界都在思考经济转型、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同时,却忽视了生产关系领域的调整,本文认为,调整好之前的经济发展非均衡、房改、教改、医疗改革、及未来的土地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是当前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汤玉刚 《财经科学》2007,(12):106-112
本文从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虚实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应以增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竞争力为目标.基于我国当前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特征,有管理的渐进汇率升值是平稳推进我国中短期开放政策调整与中长期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汇率是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人民币升值会引导更多资源流向非贸易品部门,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改善我国目前相对失衡的经济结构,缓解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现象。本文从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出发,探讨汇率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和渠道,然后基于我国1997—2010年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方法,对实际有效汇率和第二、三产业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加剧了我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因此,需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人民币汇率在调整产业结构、纠正内外失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稳定人民币汇率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汇率是货币资产的价格,讨论人民币稳定或升值问题逻辑上应分析决定人民币汇率供求的变化,而不是讨论人民币升值后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一国汇率由实质经济、金融经济和外汇市场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共同决定。在中国现有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决定于实质经济层面且在该层面的“估值”明显偏低,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但是,人民币汇率在金融经济层面的决定却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达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源源不断的贸易顺差,高度活跃的投机资金,国内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等,使得人民币有着重估的内外需要.人民币汇率的上调压力意味着数量巨大的人民币升值红利,如何利用这笔国家红利让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金融创新问题.我们建议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分发人民币,通过提高内需来大幅改善国内经济运行,建立和谐社会.在减少国内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同时,缩减贫富差距,为央行管理国内金融提供一种新的政策工具.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可控制条件下的释放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困境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主要讨论宏观政策遭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胀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文章在阐明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估值压力和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两难的原因,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国内经济条件成熟时应走向有限浮动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汇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及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回归持续升值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长期处于升值通道,且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一直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博弈的焦点。人民币的升值对经济的各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能简单说"利多"还是"利空"。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中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从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入手,重点对人民币升值对金融行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剑林 《经济地理》2007,27(6):896-89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观→非均衡发展观→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推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逻辑规律,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必然.文章提出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称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黄如金 《经济管理》2004,(14):90-96
市场非均衡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普遍特点,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自觉地调整市场非均衡状态,保证经济的相对均衡运转,以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矫正市场非均衡状态,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尝试了各种措施。本文在比较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技术标准是矫正经济非均衡的有效措施。正确地运用技术标准,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外竞争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使国内厂商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需求。所以,不失时机地调整技术标准,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市场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薛暮桥的物价思想可分为两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薛暮桥的物价思想主要体现在制订价格、稳定价格及调整价格等方面,旨在为新中国建立一套健全的物价管理制度。改革开放时期,薛暮桥从旧的物价管理体系的坚决拥护者变成质疑者和否定者,价格改革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成为该时期薛暮桥物价思想的主旋律。他的物价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今日中国的物价管理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进行综述,并分析此现象对中国经济包括对物价上涨、出口商品生产部门和资产价格及商业银行等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美、日、亚洲经贸的影响。同时证明在美国转嫁经济危机强迫人民币升值和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将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大于国内。而中国要想在世界经济大的变革中抓住机遇应采取相应策略和措施如:做好国内经济战略布局、加快建设资本市场、采用新型税收政策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过程存在时滞。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远高于消费者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  相似文献   

17.
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价格转换职能.当前经济条件下,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出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国内经济影口自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这个背景,分析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应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地方市场分割是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1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国内保护主义和地区间贸易壁垒,从而导致地方市场分割,在俄罗斯等地域辽阔的国家,这一问题尤为严重(伯德等,2001)。跟俄罗斯一样,中国也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国,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市场的整合程度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逐步放开了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的主导地位已经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快速复苏的同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导致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冲突问题也日趋严重,并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独特现象。根据丁伯根原则和导致内外失衡的深层原因,中国应从建立对冲机制、调整信贷结构等方面着手来化解现阶段的“米德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转变为净国外资产持有者,目前是全球最大债权主体之一。但由于人民币尚未国际化,中国处于不成熟债权国地位;从债权结构看,由官方储备和债务性资产所构成的“风险资产”是中国净国外债权的主体部分;这一债权状况增加了中国的财富流失风险。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净国外债权变动中存在相当大的负估值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尤为显著,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引起负估值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调整对外投资策略、稳定人民币汇率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增强中国外部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