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共享利益与产权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颇为引人注目的理论问题,即企业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关系问题,是“劳动占有资本”,还是“资本雇佣劳动”。我们认为,既不是“劳动占有资本”,也不是“资本雇佣劳动”,而是“劳动与资本共享”。  相似文献   

2.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两个不平等的产权主体斗争中合作而形成的非均衡制度;是特定社会下资本强产权与劳动力弱产权的等级契约安排;这一制度的边界不在于其是否存在剥削而取决于能否容许生产力发展,财富的创造而非价值创造是社会评价这一制度合理性的首要标准。认识这些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唐丽娜 《经济论坛》2006,(11):73-74
一、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指企业所有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所有权的意义就在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谁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角度看,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有如下三种不同的理论。1.资本雇佣劳动。有些学者认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最有效率的,由此形成“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治理模式。按照这种理论,企业是股东的,其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2.劳动雇佣资本。随着专业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增大,有学者认为,由劳动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有效率的,由此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奎 《当代经济研究》2001,(6):35-38,72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组织结构多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相反,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是无关紧要的,当代经济学家在论证为什么是资本佣劳动时,基本上是一种规范性分析,试图论证资本是合理的,而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提出“资源相对价格”假说,结合劳动者先天“弱势”以及“理性的无知”,论证了为什么事帝上就是资本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5.
评商品社会下的利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经济生活中利息和利润性质根本不同的现实出发,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学说和劳动价值学说,重新认识了利息的质和量,揭示利息“是来源于广大存款者和银行职员二者自身以向借款者提供对过去劳动成果的节约劳动形式,共同参与再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因此,利息实质是一种类似劳务的费用或收入,不是m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具有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资格的企业,在其外部,只有其所有者和国家二者有资格和权利参与其m分配(割),其他任何当事人与企业之间都是等值劳动交换者。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具有劳动与剥削双重人性,其占有的m作为货币积累生息,其中含占有再占有雇佣劳动者的节约劳动成果份额。把利息观念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上,有助加深对中共十五大报告作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决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双进 《经济论坛》2002,(11):21-21,41
企业所有权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之一:“企业所有权应当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目前国内经济学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是不合理的,企业所有权应当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这是因为: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非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有碗饭吃”,而是人力资本保证了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二是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资本市场的充分发育,使得最有退出企业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段鸿济  卢文华 《经济师》2014,(11):32-34
企业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其重要问题。文章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资本优势的来源在于资本比劳动更具联合的成本优势,从而导致了资本雇佣劳动,并使资本所有者获得收入分配方案的选择权等一系列由此衍生的权力,而所谓现代企业就此具有了一种封建性而非民主性。国有企业是一种制度创新,但超前性使之陷于困境。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现阶段实现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和劳动的三方共赢,是一种卡尔多改进。  相似文献   

8.
苏树厚 《生产力研究》1995,(6):15-17,14
雇佣劳动制是社会生产的人力因素,通过劳动力商品交换实现与生产的物质要素相结合的劳动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商品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劳动组织形式仍然是雇佣劳动制。在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杜会生产主体不充分占有生产要素,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广义条件。雇佣劳动制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交换不是劳动力买卖,而是劳动力租赁。雇佣劳动制本身并非天然具有剥削性。剩余劳动的剥削性占有根源于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而不是雇佣劳动形式本身。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先进的科技、管理方法和有价值的信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作用。原来那种密集生产、规模效应已无法拉动经济上更高的层次。在这种经济状态下,人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经济时期的作用都重要,可以说新经济就是人的经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经营思想在新经济时代大有用武之地。本文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分析了知识资本具有私有性、能动性、伸缩性、竞争性、不可逆性的特征,指出竞争是判断知识资本所有者质量高低的最好办法。以能力本位制代替关系本位制,符合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要求,是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课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认为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应该既是固定收益的索取者,即平时从企业获取固定报酬,又是剩余收益的索取者,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因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资本拥有排他性的占有特性,企业合法的占有了知识资本的超额效用即利润。通过适当的固定报酬和剩余索取权的搭配,使知识资本所有者获得了充分的激励。具体方法可以采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等。  相似文献   

10.
不当“老板”当“公仆”黎昶最近,石家庄市部分公有制企业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不要将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叫做"老板"。他们说,我们是公仆,不是"老板"!我们知道,旧社会的雇佣劳动者称商店、工厂的所有者为"老板"。"老板"占有雇工的劳动剩余价值。因...  相似文献   

11.
高玉林 《经济经纬》2005,1(1):96-99
资本的视角是指将资本视为企业核心要素,以资本为中心来建构企业理论,维护资本所有者利益的研究角度。劳动的视角是指将劳动视为企业主导要素,以劳动为中心来建构企业理论,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研究角度。企业理论研究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其选择应该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潮流;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其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是劳动视角的。劳动视角与资本视角之间存在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和空间,应该在坚持劳动视角的前提下兼顾资本视角。  相似文献   

12.
资本范畴与我国现阶段资本的基本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资本既不是商品经济的共有范畴 ,也不是不代表某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中性范畴 ,更不是广泛适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一般范畴。资本的根本属性是私有性、排他性 ,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凭借对生产资料排他性的私人所有权来占有他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所体现的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资本有两大基本形态 ,即私人资本与经由私人产权社会联合而形成的社会资本。因此 ,资本与公有制是截然对立的 ,资本与社会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所谓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地位及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 ,资本必然在我国长期存在 ,资本范畴必然具有普遍适用性 ,这一观点是不科学的。然而 ,“公有资本”与“社会主义资本”的范畴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由资本的根本属性和我国实际国情所决定 ,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必然并且只能有两大基本形态 ,一是以私营企业形式存在的私人资本 ,二是以公众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制以及各种合资企业等形式存在的新型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3.
试论扩展资本保全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古典的“资本雇佣劳动”制度经“经理革命”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探寻了资本保全理论的扩展思维,提出了人力资本保全、虚拟资本保全和无形资本保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的资本雇佣劳动的理论无疑是科学的。由此推出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正确的。在今天谈论资本及其收入时,需要结合发展了的实践作出科学的回答。现实中资本有多种类型,各类资本的功能不同,因此并不是任何资本收入都是剥削收入。资本收入是否是剥削收入,这需要在对各类资本的作用及其收入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判断。马克思所定义的剥削收入与雇佣劳动相关,在这种关系中依靠资本所有权无偿占有剩余劳动,就是剥削。资本雇佣劳动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定义为剥削收入;资本被其他要素所雇佣而取得的收入,就不能一概认定为剥削收入。这种分析,决无贬低和否认资本作用之意,而是旨在鼓励更多的资本进入经济过程。  相似文献   

15.
平台企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市场力量,虽然能够推动数据要素流动助力国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但容易导致资本无序扩张引发“数字剥削”和“数字统治”现象。本文以美团外卖平台为案例,基于一手数据资料深入考察了平台企业数据资本化过程及运动规律,研究发现,平台企业中的数据资本在进入生产环节前必须依次经历数据资源化—数据要素化—数据要素商品化三个特定阶段;数据要素的生产过程仍然是数据资本雇佣劳动并无偿隐蔽占有剩余价值的过程,但该过程有别于传统产业资本,具有了以“网络暴力”完成原始积累和借助数据控制完成一般积累的双重特殊性。数据资本从本质上看属于新型数智化不变资本的范畴,其增值的来源仍然是数字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数据资本作为一种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资本,内部却天然地包含着无序扩张性和边界性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实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在平台经济中的外在表现。对平台企业数据资本本质及运动规律的分析有助于各级政府积极规范平台企业行为,从而积极引导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利润分享是劳动者在获得工资后还能分享到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依据是劳动力价值。高技能劳动者由于知识含量和技能水平较高造成劳动力商品的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是其获得利润分享的根本原因。高技能劳动者积累的大量专用性资产、高技能劳动者的积极性唯有"激励"而非"压榨"的特性是其参与利润分享的重要因素。高技能劳动者参与利润分享的比例与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在企业内部,当高技能劳动者是强势一方时,通过获得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进而表现出"劳动雇佣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和劳动力也是商品决定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资本;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并不必然体现剥削关系,但有“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之分;“资本中性论”不是要也没有退回到“资本实物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而不是否定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经营雇佣资本 “雇佣”这个词在很多论述中被用来阐述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状态,如“资本雇用劳动”,表示企业的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由于企业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那么它们之间的雇佣关系就可以分为物质资本雇佣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雇佣物质资本以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互不雇佣这么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市场中的企业体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缔结的契约。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剩余索取权的份额。在传统经济时代,物质资产的稀缺性确保其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有理性的"经济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得不让渡部分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资本雇佣劳动"推演为"劳动分享资本"。  相似文献   

20.
杨春梅 《经济师》2004,(8):32-33
通过对张维迎关于“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和“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的辨析 ,解释了对“资本雇佣劳动”真正含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