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使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又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都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于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为此,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对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龙 《经济问题》2024,(4):92-98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但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中国只能走以小农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有其深刻的现实、历史、制度、文化、时代逻辑。从战略方向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统筹小农有序退出、有效成长、有机衔接的多元化道路。从制度属性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推进方式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功能拓展、三产融合、数字赋能的时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他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加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强调农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推进农业经济现代化;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业机械化。这些观点对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晓鹏 《经济师》2011,(12):217-217,243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立足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拟就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内涵、我国特色农业存在之问题、实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采取的对策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农业现代化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亿万人民的美好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专门就发展现代农业做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围绕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及其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形成了科学的论断,那就是: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并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为了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并形成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在这一过程中,加快发展县域生产服务业将起到关键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就如何加快我国县域生产服务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行对策研究,希望能够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综合开发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为重要举措,首当其冲,至关重要。为此,拟就如何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精细化管理,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共同提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这一课题展开调研思考,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永平县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突出山区特色,发展生态农业;要明确发展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机制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兼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12)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海峡西岸农业高职业教育面临发展规模较小且基础薄弱、高职教育存在体制障碍、自身优势未予充分发挥的难题。为了加快农业高职教育改革并为海峡西岸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应有效整合力量形成大教育格局,突出海西农业高职的办学特色,稳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增强社会认同感,提升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同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与先行省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甘肃省的农业现代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受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制约,甘肃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压力更大、任务更加艰巨。依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甘肃省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应以特色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逐步完善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保险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业。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坚持渐进式的推进,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于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前谋划,化解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于甘肃省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总过程,生动诠释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为核心议题.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仍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框架内得到解释.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之路,通过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近年来,山西省通过大量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有了较好的基础,但存在特色农业影响力弱、特色农产品种产量下降、农业生态恶劣、“三品”发展滞后、产业链短窄等问题,下一步应把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三品一标”作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并通过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研发、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推进山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引擎,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  相似文献   

15.
新型工业化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营制度创新及产业本质提升,给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必须抓住机遇,探索与工业化相适应并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合作化和生态化.同时,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平台和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又要完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后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通过不断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实现共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创造了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开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国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同步推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江泽民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列宁根据苏俄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重温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汲取列宁艰难探索俄国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方法,对我国走中国特色农村建设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保证粮食安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激发农民主体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化,有别于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背景、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制度适变性演化、技术创新扩散和渐进式市场化转型,一直发挥着主动力作用,但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作用形式。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面临多重目标兼容难度上升、激励边际效应减弱、城乡要素资源结构性错配、外部冲击影响加深等挑战,需守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统”与“分”、开放发展与产业安全等重大关系,推进制度成熟化定型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三次产业融合化、农业发展数字化,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