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方法很多,典型调查是其中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建国以来,围绕典型调查的科学性,它的作用及其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地位等问题,一直争论着。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统计内容的确定,关系到更充分地发挥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本文仅就典型调查的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看法,就教于统计学界。一  相似文献   

2.
统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是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现象的。任何事物都是质与晕的辩证统一体,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统计工作就是从数量入手,分析研究各行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当前,加强统计工作,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统计改革所必须的,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加强统计工作来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世上万事万物,无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人们不断地探索研究,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统计作为一种社会认识的工具,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都是人们在长期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对所总结出来的认识方式。这些方式在人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普遍情况、基本情况及其典型情况方面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并被实践证明这些方式都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价值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效率也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确地解决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统计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一九五四年苏联统计学问题科学会议,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结论认为:“统计学是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的量的方面,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在具体地点及时间条件下量的表现。统计学在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当中去研究社会生产的量的方面,研究社会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现象的量的方面。”它的某些提法是不符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我国统计界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研究社会经济规律的科学;一种认为它是方法论的科学(《经济研究》1979年第4期第46页)。虽然经过多年讨论也未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统计理论中的根本问题之一,是直接关系着统计学的内容和统计学的体系的根本问题。从理论上阐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统计理论的建设和我国统计工作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统计学界,对于统计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看法,是有很大分歧的:有的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方式和方法;有的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具体过程;而更多的人则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上述三种关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见  相似文献   

6.
武艳荣 《经济师》2005,(1):290-290
社会经济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外乎事物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统计是着重从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统计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它经常需要运用一定时期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来反映事物一段时期内的状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为了保证统计结果所反映的事物具有客观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统计理论界关于统计规律的讨论,众说纷纭,观点各异,总括起来人致有以下几种看法。一种观点,把统计学研究对象所呈现的规律性作为统计规律来加以研究。如:“统计规律是关于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性。”统计规律是“统计调查(或统计实验)所取得的资料,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表现的数量联系或现象内在联系的数量表现。”统计规律包括“自然现象统计规律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规律。”另一种观点是把统计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其统计规律。如:统计规律定义为“统计系统运行进程中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其内容包括“统计运行  相似文献   

8.
统计,作为社会认识的有力武器之一,无论从认识结果或认识过程来看,都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认识并探索这些规律性,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统计工作水平,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统计规律所谓统计规律,是指统计调查(或统计实验)所取得的资料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表现出现象的数量联系或现象内在联系的数量表现。统计规律有自然现象的统计规律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 人口是社会的主体。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认识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目前我国入口学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些同志从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物质资料和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出发,认为“两种生产”共同决定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也起决定作用。有些同志还提出“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比例”,“两种生产”之间的比  相似文献   

10.
统计规律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统计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有助于更好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基于此,我们仅就社会经济现象中统计规律的若干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什么是社会经济统计规律?社会经济现象中存在着许多统计规律。所谓社会经济统计规律(以下简称统计规律)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中内在的、基本的和稳定的数量联系。统计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善于发现和运用它。辩证唯物主义告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是着重从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统计工作需要运用一定时期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来反映事物一段时期内的状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客观实效性,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来实现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即统计档案。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计划经济,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还必须藉助于商业,通过交换,作为联结再生产各因素之间的桥梁,因而商业也就处于中介地位。这种传统的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它阐明了各种不同社会形态商业的共性。但是,任一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在不同的社会规律支配下,商业同是处于中介地位,然而它所起的作用却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商业,对生产和交换所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统计学界对统计学研究对象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家的数量方面;另一种意见认为统计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规律;第三种意见则认为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对社会现象作调查的规  相似文献   

14.
统计是从数理方面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它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标志与数量的关系。企业的统计工作是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准确地认识企业各种数量关系的基本手段,统计部门为企业领导提供数据、信息及常规性分析,为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经营管理、控制与监督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统计工作在企业经济决策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企业领导重视统计工作,更进一步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在讨论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和税制改革的理论依据的过程中,对税收同财政和经济的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在考虑税制改革时应首先把税收看成重要的经济杠杆。一是认为税收历来首先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也不例外。要讨论清楚这个问题,须把税收放在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上去考察,研究税收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关系中广泛地应用着各种指数,这不仅是因为指数方法简便易行,更主要的是因为指数说明问题全面、深刻。在指数方法论中应主要研究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编制和计算问题。故本文打算从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基本计算原理、编制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五九年以来,我国统计学界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学术争鸣。一些人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对象的方法论科学;另一些人则维护一九五四年苏联统计科学会议的“决议”,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这就是关于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方法论学派和规律学派的争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体,没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可以对同一个现象从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制定工业生产经济效果指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数量表现,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测量工具。要使这个工具“准确”、“灵敏”,在设计统计指标时,首先必须把所反映的现象的性质及其形成的要素弄清楚。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只有先理解利润率依以形成的各种关系,然后有可能根据统计,对不同时期不同各国的工资率进行现实分析。”经济效果的统计指标也是这样。我国直到目前为止,各地计划统计部门和企业在考察经济效果时,作法很不一致,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考察方法,以致在地区间、企业间不好比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涵义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经济效果指标的理论根据有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实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指的是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即一方面国家把属于全民所有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和资金拨给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赋予企业相对的独立性,自计盈亏,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对国家所拨给的生产资料和资金负物质责任,遵守国家的集中领导,完成各项计划任务(有的同志则认为还应包括国营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和等价交换的关系,以及国营企业按职工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就是指各项经济活动效果的核算,通过经济核算来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社会产品,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产业政策的独立性、逻辑起点及理论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开竹 《经济师》2002,(5):41-42
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国家的干预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式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种 ,一种是宏观调控 ,另一种是微观规制。而对于产业政策 ,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文章通过分析微观规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三者在实施的目的、作用的方式、作用的对象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别 ,说明了产业政策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