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季云 《水利经济》1992,(2):50-53
在《水利经济》1991年第3期上,刊载了杨朱同志的“水利经济分析评价方法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文中讨论了两个相互独立方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问题。读完《杨文》,总有一种言而未尽之感,而且对文中的论证方法也不敢苟同,特写此文与杨朱同志和有关专家商榷。  相似文献   

2.
杨学成同志在《也谈农业比较利益》(见《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3期)一文中,对拙作《农业比较利益、农业补贴与农业本质问题》(见《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1期)中的一些观点及论证方法提出质疑,读后启发思考,现将自己的看法再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是两个经济过程─—评傅晨同志的劳动价值观刘福垣《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3期发表了傅晨同志和我商榷的文章《可比劳动力法与价值规律》。(以下引文均出于此,不再另标出处。─—编者)我在《可比劳动力法违背价值规律》一文中指出,可比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1984年第四期刊登了许牧等同志撰写的文章“土地人口承载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此文在我国比较早地提出了进行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文章着重论述了土地人口承载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对农业发展的方向,选择的道路及采取的措施等多方面战略问题的基本内容,以一个可比性指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7期发表的李芳伟同志的《我国历代土地制度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论述了解放前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总结了历史经验,提出了土地制度的优范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问题,是关系到农业生产中生态平衡的重大问题,本刊在1983年第3辑上曾登载王耕今同志《农业生产中有关生态平衡的几个问题》一文(《农业发展战略问题论文选编》(5)选用)。张岳同志对这篇文章提出不同看法,写了一篇题为《对〈农业生产中有关生态平衡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看法和意见》,发表在1984年《农村问题论坛》第41期上。王耕今同志为了把问题弄清楚,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又写了《对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的再认识——答张岳同志》。现将这两篇文章同时刊登如下,供读者研讨。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济问题》编辑部。 阅读郭方等同志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第3期上的文章,很受启发。文中提出的把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区分开来,认真地研究农村经济,是一个很有创见的见解。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我一年多来都在虑顾这个问题。如果单纯研究农业,要把我国农村建设好,恐怕不可能。因此,  相似文献   

8.
拙作“试论农业处境自然恶化的规律”一文发表(《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第1期)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刊登于《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第11期上刘新荣同志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在北京召开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同志围绕沈阳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若干看法和建议》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10期刊登的王生红同志的《我国农业增长陷阱探析》文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我国农业增长的波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农业增长陷  相似文献   

11.
读了《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0期叶兴庆同志《论我国农业问题的本质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叶文”)和第11期李周同志《农业比较利益、农业补贴与农业本质问题》(以下简称“李文”)两篇文章,颇受启发。同时,对两篇文章所争议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农业比较利益问题,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现将本人的一些想法写出来,请叶、李二位同志及广大农经界学人指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也因此而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建议和对策。许经勇同志在《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9期上发表的《对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几点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会计》1992年第4期发表的覃克良同志在《农产品二次成本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农产品成本计算“未能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造成农产品成本计算偏低,失去作为制定价格的依据”。我很赞同。文中列举了当前农业生产成本计算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成本计算偏低最重要的原因是未能  相似文献   

14.
安然同志在《对财政部门发放支农周转金的看法及改进意见》(见《农业经济问题》1983年第12期)一文中,对财政支农周转金(以下简称周转金)的性质和管理问题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和意见,对我们启发很大。但是,如何全面地认识周转金问题,我们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里想提出来和安然同志和其他同志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问题》1986年第10期发表了刘亚健同志的《乡村城市化的加速机制何在》一文。文中提出,我国现有固定化的土地制度,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不愿离开土地。因此,有必要改变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建立一个灵活的土地市场,加速农民离土。其实,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认为农民不愿离开土地,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1985年第3期《农业经济问题》吴通全同志撰文系统阐述了大城市战略,在此之前,也曾有文提出在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总体战略中,应首先发展大中城市。单就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两个方面来说,吴文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把农村城市化问题置于我国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意识形态总体中,吴文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苟同。现提出发展中小城镇的论据,就教于对此有研究和有兴趣的专家与同行。 简而言之,农村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7.
剪刀差仍是目前影响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兼评王忠海同志“走出‘剪刀差’的误区”一文林祥金1993年初,王忠海同志分别在《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和《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2期上发表了“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的文章(以下简称“王文”)。...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第2期发表的柯炳生同志的文章《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对乡村城市化问题进行了有盎的探讨,读后颇受启发。但该文的一些观点是笔者不能同意的。本文试就我国乡村工业化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对柯炳生同志文章的某些观点提出商榷。 一、我国乡村工业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柯炳生同志认为:在农村内部实行工业化有“局限性”,“一个一个以一乡或一村为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是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从1981年创办到1995年12月正逢出版第100期,特表祝贺! 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上海农村经济》杂志围绕上海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战略,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上海郊区实际,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乡镇工业、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2期祝万清同志《要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管理土地》一文中,对开征土地征用补偿调节税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对被征用土地者。祝万清同志认为:“地价越高,课税虽亦重,但仍能把土地作为换取高额收入的手段,保护耕地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