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陕西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文化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并形成新业态具有天性性和必然性。研究认为旅游遗产文化业的融合机制有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消费需求与技术进步、竞争和政策制度,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立足于陕西实际,采取理顺管理体制、文化遗产活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遗产资源的吸引力、打造陕西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区等路径来促进旅游遗产文化业发展,实现陕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线型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尝试对东北线型文化遗产主要名录进行汇总,对东北亚丝绸之路、东北长城遗产、中东铁路等重要线型文化遗产进行描述,并探讨促进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文明的杰出代表,往往被旅游业视为"金字招牌"。随着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及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另一种危害世界遗产的方式又受到遗产专家及大众的关注,即旅游过度、无序开发给世界遗产带来的灾难。本文探析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生命化石”,是文化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尤为重要。亳州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探讨了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将是未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对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所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意见,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未来的乡村旅游场景构建与规划中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烟台近代建筑是烟台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对其进行旅游活化利用是保护烟台近代建筑遗产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烟台近代建筑遗产资源的梳理,在分析国内建筑遗产资源的旅游活化利用模式基础上,对烟台近代建筑的旅游活化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运河遗产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评价将对运河遗产和水文化保护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选取京杭大运河常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运河遗产的旅游资源类型分为运河工程设施、历史建筑、聚落遗产、文物遗产与生态景观5类,并运用AHP-TOPSIS方法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运河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层排序遗产资源价值居于首位,评价因子层总排序艺术观赏价值、经济效益与投资能力居于前3位;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类型评价中,历史建筑和聚落遗产的整体价值分别居于前两位,开发价值较高。最后提出联合、深度开发运河旅游资源的建议,以期为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遗产旅游已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这与遗产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世界遗产地出现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事件有关;遗产旅游研究滞后于遗产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亟需加强对遗产旅游概念与内涵的深入探讨;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遗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初步讨论。另外,对"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遗产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在对大连市工业旅游开展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业遗产旅游自身特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别从开拓客源市场、完善媒介市场、开发资源市场等方面对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出前瞻性建议,同时确保3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以促进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满族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满族文化遗产的自身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强化旅游品牌建设,是满族文化遗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对满族文化遗产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满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并重点从旅游形象、空间分布、产业链、市场营销和开发环境整合...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对实现安徽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乃至中国梦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的基本途径,指出了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依托《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研究》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中遗产地旅游资源(4.229 2)>遗产地自然环境(4.096 1)>遗产地发展现状(3.960 0)>遗产保护状况(3.704 1),说明该村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还存在基础条件薄弱、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结合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提出改善遗产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才引进、探索乡村振兴新形势下保护与传承的创新等对策建议,为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利旅游已成为水利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是发展水利旅游的关键因素。从文化的视野看,源远流长的水文化是水利旅游发展的基础,巧夺天工的水利工程是水利旅游的灵魂,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水利旅游的未来。水利旅游只有保持特色,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负影响的基础上,建构旅游化生存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模型,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政府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等四个子系统,并以赫哲族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19.
宿迁作为项羽故里,境内不仅风光秀美、生态良好,而且项羽文化底蕴深厚,如能将项羽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积极盘活项羽文化遗产,必将进一步彰显宿迁旅游的文化魅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4—07—01,高句丽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集安市也被国家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都为集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分析集安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为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双赢”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开发规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