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提出了用于西藏雪灾监测与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以MODIS数据得到的归一化雪盖指数(NDSI)为基础,同时估算厚云区的积雪覆盖的可能性,综合考虑包括DEM、道路等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对2007年3月中旬发生在西藏南部的一次大雪灾进行了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积雪覆盖区域,并对雪灾发生面积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2.
农情遥感监测与服务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的技术模式和建设方案,充分调研农业部农情遥感监测业务的需求,同时分析实验室各种现有系统,设计并选择了一种较科学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集成考虑功能、经济、扩展以及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利用O rac le10.0G建立数据库;利用ArcG IS9.2为地理信息平台,完成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显示、统计分析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需求;利用Erdas8.6为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并用其V isual C++开发包进行系统定制与开发。系统的建设以现有"国家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为基础,进行功能升级和扩展。该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情业务监测的能力和科学性,是对我国农业遥感技术的一种总结和科学提升。此外,该文还论述了系统建设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融合数据的城镇黑臭水体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黑臭程度,各河段水体黑臭程度的遥感判别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开展区域尺度土地生态状况的科学评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群协同发展和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方法: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年度数据、遥感数据和气象、土壤等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3个方面构建评估框架,并采用AHP和CRITIC法确定因子权重,定量评估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研究结果:2015年,研究区的土地生态状况具有西部、北部较优,东部、南部较低的地理梯度分异,产水服务与干扰度指数、碳贮存服务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而碳贮存服务、净初级生产力和源生境连通性是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论:当前或未来的土地利用管理中应综合权衡城市扩张、粮食安全和生态维护,针对土地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生态因子间的冲突关系及主要的限制类型确定相应的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维持、恢复方式。  相似文献   

5.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快速定位、定性与定量监测 ,解决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和土地生态管护需求差距的技术难关 ,全面、及时地掌握环北京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该研究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首先对环北京地区进行生态分区 ,确定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 ,采取试点研究与工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研制了监测的总体技术流程 ,并探讨了监测工程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回顾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旱情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作物蒸散及微波监测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现状、发展前景、业务化能力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精度和结果验证以及旱情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当前旱情监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首个自然资源业务卫星星座投入业务化运行10月22日,2米/8米光学卫星(3颗,即高分一号02、03、04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这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批准建造并成功组网运行的首个民用高分辨率业务卫星星座,也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建成的首个业务卫星工程,代表着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星座发展的最高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的实时调查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算法及国产高分卫星应用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随着国产高分卫星的快速发展,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算法的总结,可以发现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算法的优缺点,能够提高国产高分卫星在农业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水平。方法 文章在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算法原理分析基础上,对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算法进行分类,并基于高分六号宽幅数据(GF-6/WFV),在各类算法中选择1~2种典型方法进行示例说明。结果 光谱特征的可分性是遥感识别算法的基础,根据实施方案的差异,农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算法可分为目视解译算法、机器学习法和特征指数识别算法3类。基于GF-6/WFV的随机森林的花生类作物识别、光谱空间特征指数算法的园地识别和时间序列特征指数的冬小麦识别的结果精度均大于90%。结论 当前农作物类别遥感识别算法中,高分卫星数据都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国产高分卫星数据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可以更加直接、全面而精确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特性。本研究以贵阳市为例,通过选择2008年landsat 5 TM和2018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计算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及热度指标来构建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贵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性作出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8年,RSEI均值由原来的0.544 0增长至0.759 1,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区域面积比例下降了26.56%;贵阳市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改善,归功于该市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黑龙江省阿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卫星影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及土地变更的特点,提出了快速,及时,可靠的土地利用方式动态监测及土地变更检查的遥感方法,并对其做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借助遥感与GIS技术,考虑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选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降水距平以及自然灾害等主要指标,建立了我国农业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开展了2006年3月上旬到10月上旬的全国农业生态综合评价,并详细分析了每个月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我国2006年农业生态总体状况比较好,只有个别地区比较差。该研究所提出的基于遥感与GIS的农业生态指数评价方法,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全国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而且可以考虑长期业务化运行,它将能为全面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状况,保障我国农业平稳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HJ-CCD影像的河南省冬 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所存在的监测精度与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年我国发射升空HJ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通过分区解译,得出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年际变化率。结合两年冬小麦地面样方进行精度检验表明,利用HJ-CCD影像来进行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紧密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总结了当前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阐明了未来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监测方法上,主要有图像识别法、高光谱监测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和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等。其中,图像识别法和高光谱监测法应用较多,但其数据来源获取困难,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缺少普适性强的自动解译算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由于雷达数据自身空间分辨率粗糙,在植被监测中往往配合其他数据源同时使用,因此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适用于较大空间尺度上的植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监测结果空间定位能力差,很难在小尺度区域上进行应用。在预警方法上,主要有生态机理模型预测和数学模型机理预测两种方法,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学模型预测机理性强、易推广,预警精度较好,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适宜于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应用,但存在部分关键植被生理遥感参数获取困难等问题。数学统计模型预测以理论统计为主,只是对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测,对物种或区域环境依赖程度高,普适性较差,遥感参数较少参与模拟过程,空间定位能力不足。总体上,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和预警已成为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趋势。在数据源集成上,传统可见光遥感和新型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多角度遥感等多源数据集成、融合应用更为多见,数据获取范围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诸多新型国产高分卫星发射升空后,使得监测时效性和成本进一步改善,实用化、规模化、业务化动态监测成为可能。在技术方法上,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影响,数据获取范围不断拓宽,空间定位能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和模型的应用,而是多模型、多平台(星-机-地)综合监测、预警模式成为趋势,外来植物入侵的遥感监测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植被生态遥感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地》2008,(4):64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勘测规划院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系统唯一专门从事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重点流域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信息化,以及地价评估等技术研究工作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的实际需要,气象服务行业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气象服务隶属于气象业务产品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输出基地,也是从事气象工作的参与人员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气象服务的工作方式为直接法,通过直接加强对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信息数字手段的信息系统建设直接决定了气象服务的能和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方式,提高气象服务的工作效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气候也随之恶化。因此,气象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篇文章就以气象服务与应用为分析背景,科学全面的进行阐述说明,通过以下几点应用技术对其加剖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江苏省为例,探讨MODIS时间序列数据在水稻种植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并进行精度评价.首先利用MODIS数据构建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表水指数(LSWI).根据植被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对比统计数据,该方法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误差为16%.同时,对环境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水稻种植区域.对比二者提取结果,面积相对误差为5%,空间一致性达到60%以上.研究表明,在平原区域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大尺度水稻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景观指数分析方法来探讨南通市城市生态绿网的现状并提出规划建议。首先,对众多的景观指数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景观指数,同时,划分出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ArcMap对研究区进行矢量化,然后将矢量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导入Fragstats进行运算处理。通过对指数的运算处理结果,对南通市区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市区的用地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筑用地次之。公共绿地的面积较低,绿地覆盖面积不足;公共绿地斑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破碎、分散,缺少大块绿地;公共绿地斑块的连接度差,生态廊道断裂。本文建议通过提升绿覆率、保留大绿地、开辟生态连结走廊、提升绿地生态质量等方式来改善城市生态绿网。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南方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电力、交通、通信、房屋、农田等受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灾情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指导抗灾救灾。光学和热红外遥感受云和大气的影响比较大,此次实时监测主要利用微波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受灾范围面积广、强度大,被动微波数据AMSR-E是很好的选择。该文主要介绍对在雪灾发生期间利用AMSR-E数据监测雪灾面积变化和厚度(强度)分布,应用分析表明被动微波数据能够很好地用来监测雪覆盖面积变化和强度分布,但在沿海(湖泊)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EOS/MODIS数据的南方水稻面积提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以我国南方15省、市和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高时频的EOS/MODIS卫星数据,构建了水稻播种面积识别算法,实现了南方各类水稻(早稻、晚稻和单季稻)种植面积的快速提取。该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困扰农情遥感监测业务运行中水稻种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的难题,可为作物估产、农作物长势以及墒情遥感监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赤潮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阻碍了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论文从赤潮生物、海水温度、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营养盐和PH值、数学模型和卫星遥感等7个方面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赤潮监测预报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赤潮灾害的减灾对策.研究发现:目前赤潮预报方法存在着测量速度慢、操作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的瓶颈,并且减灾对策大多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际应用较少.下一步应把各学科科学耦合起来,综合研发基于海洋生态过程的新型预报技术;同时完善赤潮发生后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