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六、兴办职工家庭农场1982年以来,实行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国营农场中,涌现出一批承包大户,这就是职工家庭农场的雏型。1983年8月,赵紫阳同志视察新疆工作期间,作了关于国营农场要办家庭农场的指示,指出国营农场内部实行职工家庭承包办家庭农场,很可能将来是主要形式。同年10月,胡耀邦同志在一个文件上批示:“国营农场主要是经营管理问题,我意要坚决按照紫阳同志在新疆提出的方针办事,不能再慢吞吞拖下去,否则生产和职工收入都要受损失,国家也赔不起。”此后,各地农场中的承包大户便正名为职工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可以说是大包干到户责任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然结果。因为大包干到户承包的土地一般是按各户人口和劳动力数平均划分的,往往出现承包的土地面积与生产经营能力不相适应的状况。加上农业向商品化、  相似文献   

2.
国营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后,职工与农场的分配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家庭农场实行“自主经营,定额上交,剩余归己,自负盈亏”的分配模式,这一变革利益直接,效果显著,激发了职工经营热情。但是上交定额如何确定,目前多数农场局限于定  相似文献   

3.
正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仅就家庭农场资金管理问题谈几点建议。一、加强家庭农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1.家庭农场是国营农场内部的一个经营单位,需要加强资金管理。由于家庭农场是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资金管理直接影响家庭农场的经济成果。2.家庭农场资金管理也直接影响国营农场的经济成果。办家庭农场以后,国营农场盈亏计算口径已经改变,既不是按家庭农场盈亏汇总计算,也不是按承包指标直接计算,而是按照资金的实际收付(或利费税直接收缴)计算国营农场盈亏。只有管好  相似文献   

4.
盐城垦区各级领导和政研部门,逐年来在完善、巩固和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的工作中,十分重视对“盈得起,赔不起”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正确地、合理地确定上交指标。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初期,有些农场对承包职工上交指标定得过高,有的亩上交达八十多元,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5.
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已经三年了,对于什么是家庭农场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职工家庭农场是在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领导下,以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6.
加强家庭农场上交税利费管理的经验朱建军,郭锦道从1984年起,国营农场普遍兴办了以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家庭农场,形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对家庭农场实行“分产核算,定额上交,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大包干经济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调动了...  相似文献   

7.
一、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上海市国营农场劳动力出现的新问题 1984年,上海市国营农场试办了37个职工家庭农场。1985年,全面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据统计,有437个。参加总人数为3,160人,占国营农场农业职工总人数2.8万人的11.43%;承包的耕地占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81%。劳均承包面积63亩。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给职工家庭农场下这样一个定义:“在国营农场领导下,以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不准确的,它与实践中的职工家庭农场是不相符的。这是由于: 第一,就目前职工家庭农场的状况看,还不是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应拥有从事生产所需要的足够的生产资料和资金,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再生产的整过程;它除了接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外,与其他经济组织都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是等价交换关系;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有权处理自己的产品,有权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目前我们的职工家庭农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它要承包使用国营农场的生产资料,要由农场为其垫付生产资金,要接受作为经济组织的国营农场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之后,改革原有的分配方式,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弊端,把职工的劳动同经营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业职工的积极性。 两年来,国营农场对职工家庭农场试行了两种分配形式:一种实行“交够国家和企业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即大包干分配形式;另一种是实行上交一税三费(农业税、劳保福利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部分企业管理费)之后,超过部分采取农场和家庭农场按比例分成或累进分成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农垦经济研究》第6期和《农场经济管理》第4期先后刊载了段景田同志写的《承包上交指标不应分解过细》,(以下简称“段文”)列举了“家庭农场上交指标分解的复杂性”带来的“问题”,主张“家庭农场上交指标……应统一定为上交利润指标一项,取消各项费用指标”,“税金不再下达指标,生产队可直接代理县税务对家庭农场征收”。我觉得文中的这些观点和主张值得商榷。 先谈谈“段文”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垦系统国营农场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创办职工家庭农场,这是国营农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营农业企业的伟大实践。为了对建立家庭农场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现就个人认识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一、职工家庭农场的概念和主要特征职工家庭农场,是指国营农场内部的职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长期固定承包国家的土地、草原、山林、水面,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按照同农场签订的合同,完成承包的各项任务(包括产品、税利和管理费),自身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国营农场都在积极试办职工家庭农场,这是对国营农场内部经济体制的深刻改革。但是,当前试办的职工家庭农场,一般还只是划给现有土地由家庭农场进行种植业、饲养业或初步加工的专业承包,如能充分利用国营农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挖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与思路 国营农场实行家庭承包、创办家庭农场后,农业职工的生产自主权扩大了,商品经济的意识增强了,特别是地处沿海地区的国营农场由于机会成本较高,一些职工不愿从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国营农场以职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日趋完善,一些职工家庭农场开始转向商品经济的经营,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只注意强调职工家庭承包后的经营积极性,放松、削弱对职工多层次的领导,片面追求“分”,忽视“统”,甚至有人错误认为“承包到了户,不必要干部”了。据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干部只拿补贴,不为职工办事。一部分职工想走经济联会、  相似文献   

15.
国营农场负担偏重,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普遍推行家庭承包和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职工对此反映十分强烈。本文根据调查中所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以便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一、目前国营农场负担的构成及其现状国营农场负担的构成,主要由农业税、利润、间接费三部分(以下简称“三费”)组成。就其所占比重看,农业税在“三费”  相似文献   

16.
根据赵紫阳总理关于国营农场积极推行家庭承包,试办职工家庭农场的指示,结合垦区实际情况,对如何试办职工家庭农场的有关问题,初步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对《论承包型家庭农场的性质、地位及其与大农场的关系》一文中提出的几个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商榷。一、家庭农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实体。职工家庭农场是在国营农场领导下实行“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小企业”, “具有法人的地位。”这些提法,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在国营农场的指导下,家庭农场是从事农业生产(含林、牧、副、渔)的相对独立的最基本的单位,拥有一定的资金、生产资料和人员,实行以户核算,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因而它具有法人的地位,可以在银行或信用机构开户。湖北省国营总口农场刘宏才家庭农场,四个劳力,承包一千亩三类田,1984年在银行贷款19,788元,借款3万多元,自购2台旧拖拉机和1辆汽车,耕种、管理、收获以及产品销售,全部实行自主经营。年底除上交利润外,纯收入超万元。所以,从资金来源、生产组织、财务核算以及分配、消  相似文献   

18.
两年多来,职工家庭农场在实 践中发展很快,但对职工家庭农场 概念的认识却一直争论不休,至今 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表述。概念的 混乱,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了有益于讨论的深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在1984年制定的《国营农场职工家庭农场章程》中,给职工家庭农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在国营农场领导下,以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全国国营农场经济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于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广州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34人。现就会上讨论的三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一)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创出了中国式国营农场的特色。会上一致认为,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一个历史性的创造。它在彻底破除“官办”农场的旧模式、创出中国式国营农场  相似文献   

20.
<正> 1985年绥滨农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农机具转让给职工个人经营和大包干的分配形式,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农场对家庭农场实行“固定上交,自主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办法。当年全场兴办了2599个职工家庭农场,其中有机户家庭农场310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2%,承包耕地为1.7万公顷,占总承包而积的61%,户均50公顷以上。这表明,绥滨农场在兴办家庭农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