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平凉市农广校把高素质农民后续跟踪服务抓在手上,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培育原则,时刻关注、扶持、服务高素质农民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叠加效应和社会影响。一一、实地问诊把脉,助推产业升级高素质农民中有很多学员都是拥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或者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或是家庭农场主。平凉市农广校在对学员开展7-15天的系统化培训后,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临沭县农广校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三二三”培育模式,即三个注重、两个确保、三项服务,有效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一、做好“三个注重”,奠定训前坚实基础一是注重开展需求调研,按需确定培训计划。临沭县农广校每年在培训方案制定前期,  相似文献   

3.
两会声音     
《农民科技培训》2024,(4):49-50
<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正成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社会资本涌入、人才回流,成为新趋势。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之源。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主阵地作用,持续提升农广校培训组织能力,强化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全面支撑;创新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模式,采取“线上+线下”授课方式,通过政府发放职业资格认证、定向产业扶持和各类保障激励政策,调动学员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支撑。为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杭州农广校坚持“小切口大牵引,创新培育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药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培育项目,通过三年全产业链培育,旨在培育一批了解产业行情、掌握种植技术、饱含爱农情怀的乡土专家,提升中药材经营主体产能,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相似文献   

5.
<正>人才振兴,教育先行。江苏农民培训学院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立足点,聚焦主职主业,拓宽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坚持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在梯度设计上,探索构建农民培训+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三位一体”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以梯度设计推动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融合贯通,增强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年均开展教育培训5000人,被评为“江苏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农广校体系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秉持“乡村振兴、人才兴盛、产业兴旺”的农民培训宗旨,紧密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产业扶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开展链条式培育、一条龙培养,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4S”店,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领头雁,锻造一批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新型耕耘者。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职业院校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如何破解地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惑?陕西省安康市、河北省平泉县农广校从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入手,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惑。产教融合、校社(企、村、园)联动培育模式,是指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在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农业部门指导下,培训机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产业村、农业园区等为载体,与其深度融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在培育过程中,政府负责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统筹资源、提供保障,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培育方案、落实培育机构和涉农项目扶持、开展资格认定管理,培训机构(农广校)负责对接产业开展教育培训和科技指导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产业村、农业园区等负责组织人员、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等,相关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需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内在统一。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着盲目向“城镇化”看齐、盲目追求产业“规模化”、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亟待加强等难题,需要通过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融合性服务功能、完善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培育乡村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及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路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发展旅游业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三产融合、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天津市下营镇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践为例,基于共享发展的理论视角,研究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实践的内在机制和运行逻辑。研究表明,首先,全域旅游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全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其次,旅游驱动的产业融合是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其产业发展机制是通过全域旅游的引流效应集聚大量消费者并形成在地化市场;基于旅游带动的产业拓展和协同实践,促进设施农业、采摘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旅游服务的兴起;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则为在地化市场提供商品,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品展示和体验中心,拓展出旅游服务功能。再次,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构成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土地资金或劳动力入股、劳动务工等方式形成基于地租、股权分红和工资的利益联结;最为重要的是农户还可以通过投资经营民宿或农家院为全域旅游提供配套性服务获取较高的经营性收入。最后,以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三产融合沿革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历经了农工商联合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三个历史阶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产融合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市场形态发生了变化,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存;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趋于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和产业链价值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农业开放力度加大,也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当前,农村三产融合依然存在着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规模小、行业分散、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产品营销水平和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空间。为此,关键是要调动市场的力量,做强第一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加强"互联网+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把更多的产业增值留在农村。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永川区"1+1+51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就是一个农业企业带动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种植5万袋食用菌,每个新型职业农民平均获得超过10万元收入。该模式是在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农业部门帮扶指导下、由培训机构(农广校)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同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实质,就是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精准培育模式。其创新点,就是整合强农惠农财政资  相似文献   

12.
谢婉兰  巢瑞云 《山西农经》2023,(9):164-166+188
积极推进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链条全面延伸、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引领着各地乡村实现经济转型,而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和丰富农村服务内容能为电商市场发掘更多增值机会。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探讨目前当地农村电商运营模式的现状和创新困境,提出“农户+高校+新媒体”“合作社+企业+电商社群”“休闲农业+文化IP+党建研学”3种新型模式,以提升农村电商的经济效益和传统农村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产业的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培育、壮大农村产业的主要抓手。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立足农业又跳出农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六大产业链,田野变"车间"走进马连庄镇海升果业产业园,一排排苹果树整齐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24,(3):11-13
<正>近年来,浙江省农广校杭州市中心校(以下简称杭州市农广校)围绕农民诉求、乡村需求和国家要求,高标准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1256”行动(“1”即市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00名,“2”即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200名,“5”即市级农业农村兴业带头人500名,“6”即每年培训县级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6000名以上),充分发挥农广校主阵地作用,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业+、康养+”的规划理念,探究田园与康养相结合新的发展模式,将“三产融合”“三生空间”“生态康养”贯穿于田园康养产业发展的全域过程和产业链中。以攀枝花仁和区为例,构建“农业+、康养+”的田园康养产业布局发展路径,为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解析产业与劳动力的耦合互动关系,能够清晰地认知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农村产业布局提供规划依据。方法 文章构建了“三产”产业融合与乡村劳动力融合的定量测度模型,并展开了江苏省地级市耦合评价分析。结果 (1)苏北乡村地区农业生产仍是重点,涉农二产主要围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链的延伸。苏南乡村地区二三产业涉农程度低,主要涉农二产为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2)一二产业融合与乡村劳动力融合的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决定了“三产”融合的总体水平和格局,一三产业融合指数总体较低且差异较小。(3)产业融合的高值区是以“宿迁”为核心的苏北地区,乡村劳动力融合的高值区则是以苏锡为核心的苏南地区。(4)江苏省“三产”产业融合与乡村劳动力融合错位分布,空间耦合性低。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系统逐步走向解耦。结论 苏北地区应加强农业产业链和增收价值链的延伸,从而增强就业粘性;苏南地区可考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三产”融合;地方政府应在区域产—劳耦合自组织基础上,通过政策、机制创新的他组织干预促进“三产”融合和产—劳协调。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一直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实践在培养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一、坚持多措并举助力乡村复合型人才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就成为关键的关键。"农科教"融合的核心是"教",在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各项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昌平农广校积极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农民。  相似文献   

18.
"西安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西安市农广校在2010年着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工作,通过3年的布点试验、区县推广,探索了“校社协作、教培互补、学训结合”的“西安模式”培育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三产融合是新时代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乡村高技术产业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主体利益、市场需求、农业多功能和制度创新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其产生的效应表现为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交易不确定性和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等。分析了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要素资源保障、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打造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等。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济南市农广校紧紧围绕“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农民培育、服务农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把农广体系建设作为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抓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服务创新三个体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培养了一大批身在农村、心在农村、干在农村、作用发挥在农村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