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粮食收储信贷的改革创新。粮食收储贷款是农发行主体业务,是执行国家政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基调,粮食主产区农发行如何深入推进粮食收储贷款投放与管理方式的改革,值得认真思考。一、把握机遇,乘势而为,实现主产区粮食收储信贷改革发展的新突破(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以粮食  相似文献   

2.
正助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农发行应进一步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难点问题、关键环节,突出支持领域和创新支持手段,撬动对农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更好发挥农发行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如何认识和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三  相似文献   

3.
<正>农发行服务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大力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贫困地区产业脱贫,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模式创新。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了"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导,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同时,要求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强化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现结合湖南凋研隋况,对农发行支持农业供给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新常态下农发行要做好项目贷款营销,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供给侧改革,需开辟业务发展新模式,创新担保方式,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坚持党建统领,抓好专业队伍建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这一改革将给农发行项目贷款营销和业务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农发行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实现转型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分行为例,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农发行  相似文献   

5.
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粮食主产区农发行如何支持维护传统客户,服务实体经济本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相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贷款新兴客户而言,粮棉油收购加工等各类实体经济客户可统称为传统客户。本文以主产区农发行湖南省常德市分行为例,探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支持维护传统客户,服务实体经济本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农发行牢牢把握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聚焦精准扶贫这一战略重点。江苏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在信贷计划资源紧缺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实际,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江苏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农发行江苏分行持  相似文献   

7.
正农发行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职责范围,从制度建设、办贷流程、风控体系、服务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内生机能,更好地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陈旧,自然生态及食品安全隐患大,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外资控制危及粮棉油产业安全,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破解的难题。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是农业资本供给侧的重要力量,农发行金融服务的能力,决定了支持领域资金的投放效率。农发行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顺应农业生产要素关系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从供给一侧发力,着眼解决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常态下农发行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一、农发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势和短板(一)优势1.从职能定位看,农发行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目标任务上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坚持扶贫统揽、深耕"三农",就必须主动服从和服务于这条主线。但是,由于贫困地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征,加上国家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农发行现行的扶贫贷款运作模式受到巨大冲  相似文献   

10.
正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农发行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又是拓展业务增长点、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必须牢牢坚持的工作主线。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重点,遵循经济和金融规律,找准服务的重点,创新产品和服务,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可以积极引导各类粮食企业进入市场化收购,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玉米价格回归市场,有力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11月5日新华社以通稿报道了农发行通辽市分行向通辽市粮辉农贸有限公司投放高梁收购贷款1000万元,标志着农发行全国首笔杂粮收购贷款投放。一直以来,农发行收购贷款政策主要支持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发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业政策性金融肩负重任,大有可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农发行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作为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必须主动提升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支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切实增强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关系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农发行必须服从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思想和  相似文献   

14.
正金融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发行应通过完善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服务,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发行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发行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服务实施乡村战略,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一)全力服务"三农"发展。要积极  相似文献   

15.
<正>打造面向市场供需、面向农业产业技术升级、面向农业结构趋向合理的产业布局,是江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也是农发行实现业务发展和突破的着力点。当前应用足用好支农惠农政策、加快金融创新,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刀刃"项目。  相似文献   

16.
正农发行要准确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建设释放的新动能,从投向和投量上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农发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和脱贫攻坚金融主力军,应该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更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创政策性金融服务新时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局面。要让农发行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真正体现"造血"功能,就要着力增强银行  相似文献   

17.
<正>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随之改变。新时期农发行业务发展路径应以政策倾斜为指向,以有效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通过发展新产品、培育新主体、运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向"三农"领域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农发行业务范围的逐步扩大,农发行客户结构愈加复杂化,客户需求更加多样化,加强客户营销已成为农发行经营理念之一。目前,农发行客户营销战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巩固老客户。农发行的信贷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的到位,农发行重新进行贷款资格认定,继续将其作为信贷支持对象,增强其经营活力,逐步盘活信贷资产存量,降低信贷风险。二是精选优质客户,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于"三农"领域,其金融要素的投入在保障粮食安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扬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发行发展的启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到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专职于"三农"领域  相似文献   

2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面临着全国性的一般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难点亟待破解。在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四川要明确改革推进的思路和方向,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优势,重点通过精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改革、提高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路径加快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