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关注宁夏地区村级互助资金运行现状和扶贫目标瞄准问题,并基于宁夏11个县29个村庄49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村级互助资金瞄准贫困的准确度及农户参与和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互助资金的主要受益人群集中在中低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未能充分涵盖最贫困的人群。与传统金融扶贫相比,互助资金服务目标有所下沉,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提高互助资金扶贫瞄准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户贫困陷阱理论对精准扶贫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争议。直接检验法争议较多,因此基于消费平滑假说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CHNS),使用OLS分组回归从侧面验证农户贫困陷阱是否存在,进而回答上述争议。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贫困或者富裕的农户,都可以利用资产抵御负向收入风险。所以,农户贫困陷阱在CHNS数据集中得不到印证;(2)一次性的资金或者资产扶持仅是一种短期有效的扶贫方式,无法帮助贫困农户形成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认为,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建议直接一次性给予贫困农户大量资金或资产,应以就业扶贫、社保精准兜底等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进而形成扶贫合力并最终帮助贫困农户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4.
缺乏资金是贫困户的核心特征,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为贫困户提供资金的两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减贫事业。本文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减贫绩效,并使用11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均能显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且在精准扶贫时期,无论是否考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财政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均显著好于金融扶贫;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增收的效果因扶贫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财政扶贫短期内更有利于边缘贫困户增收,而金融扶贫则更有利于深度贫困户增收且具有长期效应;金融扶贫能显著改善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财政扶贫会使多维贫困状况恶化;财政扶贫可以提升金融扶贫缓解多维贫困的效果,金融扶贫也可以抑制财政扶贫带来的多维贫困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5.
姜东晖  王波 《农村经济》2020,(5):99-104
农业供应链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提供了可行的供给渠道,不仅使得农业生产内部物资的流动以及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更为畅通,也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和精准扶贫瞄准机制提供了运作载体。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二者共同致力于扶助贫困人群脱贫的目标,继续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工作,对确保我国全面脱贫任务如期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情景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以社保政策托底将贫困农户纳入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农村教育体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并鼓励涉农机构和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最大化激发农村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6.
试论建立以扶贫为宗旨的乡村金融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目前我国农村扶贫贷款中较普遍的“扶富不扶贫”现象,可以从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与资金合作组织的趋利性增强和由众多农户小额贷款回收率低引致的这些信贷供给组织的资金周转困难寻求解释,但不能由此否定扶贫资金使用的有偿性。基于上述认识,作者建议,不妨借鉴文中介绍的国外扶贫实践中有效的乡村银行经验,大胆尝试建立以扶贫为宗旨的乡村金融组织,这样就既能及时满足贫困农户对小额短期贷款的需要,又可保证信贷供给组织的贷款按期归还和资金的循环使用,实现农户与“扶贫银行”共同发展壮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和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本文主要分析江安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现状,认为贫困村互助资金对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问题起到很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融资渠道窄、扶贫效率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金融扶贫模式主要是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利用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其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为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综合扶贫等扶贫项目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源,促进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一,我国金融扶贫的做法与存在问题(一)金融扶贫的主要模式1.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组织。扶贫资金互助组织是指由政府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扶  相似文献   

9.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将政府财政资金交由农户按照互助合作、有偿使用的方式用于发展生产,是我国财政资金投入农村扶贫开发的具体形式的一种创新。已有文献揭示,通过互助资金推动农村扶贫,一方面可以改变过去财政资金投入扶贫效率低、瞄准困难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贫困农村社区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与合作能力,为促进农村地区政府、社会、社区以及农户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实现农村各种资源有机整合与有效利用提供途径。合作理论和赋权理论是解释互助资金运行机制的两种基本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一、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创新扶贫思路 大理州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内容,创新扶贫思路,变因贫而扶,扶贫部门单打独斗扶贫模式为整合资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农户主体的扶贫模式,规划用10年时间,每年解决全州最贫困的100个行政村的贫困问题,每村投入扶贫资金不低于15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不低于80万元,各级部门整合资金不低于70万元,扶持资金重点用于实施“966”工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缓解贫困户和贫困地区中小农业企业资金短缺、贷款难问题,探索符合农村贫困人群和农业企业融资方法创新,并在全面实现脱贫后,保障贫困地区经济质量持续增长,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方法]文章以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探索了农户企业利益联结融资可行方法,形成了农业企业的融资方案和农户精准扶贫方案,其中设计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利益科学计算方案,运用熵权法对供应链所选合作社的进行科学评价,并对最终融资方案进行评估,提出从企业到农户由上至下环环紧扣的金融扶贫思路。[结果]贫困地区资源不足、生产力低下,客观上加大了资金需求总量,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建立农户企业利益联结融资机制,供应链中处于劣势的贫困户的资金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有利于通过生产实现整体脱贫,助力精准扶贫。[结论]农业精准扶贫与金融精准扶贫高度相关,解决金融精准扶贫的问题要以核心企业和合作社为关键节点,不断明确农业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及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打通供应链,扩大产业化规模。积极探索符合贫困户和企业实际的创新融资合作机制,为贫困人口地区金融环境和生产能力提升创造更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贫困对象向个体化、边缘化倾向发展,政府制度性扶贫瞄准机制有效性降低,扶贫难度逐步增大。本文基于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的视角,建立了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生产要素配置—农户收入增加的分析框架,并以贫困农户生存理性为逻辑起点,构建理论模型探析了农户市场参与程度对生产要素配置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贫困农户市场参与程度,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产出结构调整,实现贫困农户收入增加。因此,在贫困地区引入市场交易机制,引导贫困农户参与市场活动是对政府制度性扶贫方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的贫困类型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总结减贫经验、巩固减贫成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广义精确匹配法定量分析了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相对贫困状况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 "GSP" "GTP"以及"企业或大户带领"三种模式扶贫政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摆脱相对贫困状态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多元化的扶贫政策可以优化农户的资源配置,"GSP" "GTP"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农户走向内生脱贫路径,但"企业或大户带领"模式则存在着"理念困境"。  相似文献   

15.
<正>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扶贫省级实验示范区和创新试验区,创新支持山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该项目以支持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农村土地流转为重点,按照"政策性金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以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为主、政府支农资金为辅、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西省围绕扶贫资金进村入户,在部分贫困乡村探索建立村级发展互助社,采取政府配股、农户自愿入股为主的筹资方式,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再以小额信贷方式向贫困农户发放,有借有还,滚动发展,有效缓解了贫困农民的“贷款难”问题,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贫困村的“致富酵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制下不同层级组织的多重逻辑与来自乡土逻辑的影响使然。  相似文献   

18.
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成功意义的典型操作模式。本文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度与使用效率、实现扶贫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作为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基本目标,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与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户广泛参与与自主管理、推动农户互助合作与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发展目标,考察了异地复制"仪陇模式"的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效果,并与作为对照的非"仪陇模式"扶贫互助资金的运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地复制的"仪陇模式"试点能够满足扶贫互助资金制度设计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在提升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的瞄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这说明,"仪陇模式"异地复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扶贫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扶贫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脱贫成效的好坏。建国以来,我国的扶贫方式经历了由扶贫救济向扶贫开发的转变。但扶贫开发主要是面向贫困地区,以项目扶贫为主要手段。这种扶贫方式的缺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即扶贫资金不能入村到户,对贫困农户的...  相似文献   

20.
一、信贷扶贫攻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金投向重财政轻农民、重企业轻农户。中央明确规定,要把贫困县中的贫困乡、村、户作为攻坚重点,做到"扶贫到户"。"扶贫到户"这个政策虽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在具体贯彻落实中,经济高速发展与有效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政脱贫优于农民脱贫,于是工业与农业争资金,富裕乡村与贫困乡村争资金,致使部分资金没有真正用到扶贫攻坚对象上。十堰市这两年发放的贷款,效益可到户的仅占60%,其余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