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平台     
农民如今流行一句口头禅:长个“市场眼”,生意无风险。于是订报刊、装电话、买电脑成了农家投资热点。江苏省东海县浦南镇养殖大户张发达,以前总是动用双腿为“贡鸡”找销路,结果总是因信息不灵而错过了销售的机会。近年来,先后安装电话和购买手机之后,各大宾馆饭店求购“贡鸡”的信息通过电话源源不断地向他传来,在家里就把买卖做成了。一年下来,纯收入3万元左右。唐顶村农民张景顺一家订了好几种报刊,他按报刊上介绍的全国农贸市场行情,把七彩山鸡销往上海,把南京野鸡苗销往农村。仅靠报刊这个“市场眼”就给他带来纯利数万元…  相似文献   

2.
齐振松 《农家之友》2009,(15):I0031-I0031
家乡有位农民,人称“信息小财主”,他常年倒卖五谷杂粮,赚的钱总是比同行多。别人赔钱的时候,他仍然赚钱。他赚钱的诀窍在哪里呢?原来他赚的是“信息钱”。信息是市场的向导,农民手头的农副产品,哪些畅销,哪些价钱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只有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动态,农副产品才能有适销对路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沂水县下古村乡南门楼村农民吴传科靠种“背时”庄稼发财。1994年他看到当地出现种辣椒热时,他把辣椒地全部改种了花生,当年由于辣椒市场饱和,价格猛跌,许多农民蚀了本。第二年种辣椒的农户骤减,而吴传科不顾别人劝阻,扩种了6亩辣椒,由于当地辣椒总产锐减,市场供不应求。他种的辣椒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几年来,他专靠种“背时”庄稼成了全村首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少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对种什么、种多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往往是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人家搞什么也搞什么,一哄而起,盲目发展,往往造…  相似文献   

4.
报载,陕西省一个贫困县最近开展万干帮万户“订报刊扶贫”活动,要求全县1万名干部每人自费帮助一个贫困户订阅1份报刊,引导他们利用报刊指导生产经营。这种扶贫方法使人耳目一新。时下,说起扶贫,人们便会把思维集中到给点钱济些粮上来。其实,这只是“输血”而已,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问题,钱用完、粮吃净后,依然贫困。有位农业经济学家曾撰文指出:农民不掌握政策,科技水平不高、经济信息不灵,是当前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所以,如何提高当代农民的政策、科技和信息水平,是我们各级党政部门所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报刊是…  相似文献   

5.
农村各地都有卖日常用品的小店,但经营状况有好有坏。其实生意好坏,关键在于经营服务“偏方”的应用。以下几招,便是不错的“偏方”。挖个压水井农村的经营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劳动通常是一脚泥、一脸汗,挖一个压水井便于他们洗把脸,冲冲脚,喝口水,人来人往,自然能多招揽生意。置个打气筒现在的农民上集市多数是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但出门时一般不会带打气筒。在店里放一个打气筒方便过往的行人,可以吸引不少顾客。订一份报刊如今的农民朋友文化水平提高了,对知识和信息的追求欲望也日益增强。店里订一份或多份报刊,特别是能提供致富信息的报…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有一位靠养殖甲鱼发家致富的农民,他叫罗天生,当人们与他谈起发家致富史时,他总是说: “感谢农村合作银行的信贷支持”。原来这位养殖甲鱼已有15 个年头的农民汉子,现在已拥有3家公司和数千万元的资产, 并带动了附近数百户农户共同致富,在他心中有着一本难以忘怀的致富经。  相似文献   

7.
家住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九委240号的农家女孙霞,在城里搞了7—8年服装生意,挣了不少钱。由于近两年搞服装生意的人不断增多,生意越来越难做。因此,她把服装店转让出去了。为了开阔眼界,寻求新致富门路,她特意订了一些经济信息类报刊。一天,她在报上看见生产"万能神奇胶王"能致富的信息后,十分高兴。于是她就投资一万多元引进了此项技术及设备。租用了一间厂房,招聘了2名下岗工人,就生产加工起来。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企业负责人对报刊订阅不够重视。不少企业打着“双增双节”的幌子,把一线班组订的报刊砍去,象征性地订几份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供领导和科室“专用”。众所周知,好的报纸和杂志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之。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需要高品味的精神食粮,而报刊以“快、新、广、活”的特点,自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读物。据美国一家权威新闻机构调查反映,目前社会上传播的各类信息百分之八十以上源于报刊。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深有体会地说:“不读报刊,简直无法启动…  相似文献   

9.
时下,农民朋友盼科技知识、盼致富信息的呼声屡见报端,这既与农村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关,也与农民自身有关。据调查,有些农民朋友总是抱怨致富没技术,经商没信息,可让他们订阅农业科技报时,他们又推没钱,然平日里吸烟喝酒并不见“吝啬”:办起婚丧嫁娶等事来可花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让他们去外地参观学习,他们说没时间,可到牌场里一坐就是一个冬天。如果他们能从铺张浪费的钱中拿出一点点订阅科技报刊,把玩牌的时间挤出一点用于学习技术、寻找致富信息上,可能今天已经实现小康友在致富的道路上要主动些,不能等不能靠,切勿…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利用现代通讯来发展农业,使农民过上了幸福日子。据统计,现在该镇村级拥有固定电话1086部、无绳电话15部,实现了“组组”通电话,一些富裕的农民还用起了手机。通过把现代通讯“拉”进农家,使广大农民掌握了许多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全镇去年人均纯收入达1080元。电话进农家 经济顶呱呱@杨盛民  相似文献   

11.
“剪”出致富路张建东,耿秀贞,张道云“农民要想富,报刊就是好参谋。”山东省平度市麻兰镇任家河岔村建立剪报制度,注重发挥报刊作用,靠读用报刊走上富裕路。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任家河岔村320户,1240口人。村党支部一班人文化水平比...  相似文献   

12.
家住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乡民生村的张志明 ,1995年开始搞特产养殖 ,先后养殖过罗氏沼虾、螃蟹等水产品 ,养殖面积从58亩发展到现在的250多亩 ,经济效益也由最初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万元 ,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致富状元”。他的致富经是 :一、掌握市场行情 ,拓宽销售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 ,对于生意人而言那是再好莫过了。以前 ,张志明从报刊上得知在苏南市场螃蟹单价可卖到150元左右 ,而当时本地单价才50多元。他很想知道商贩们把螃蟹销往何处 ,尽管了费尽口舌 ,最终还是未能得到准确信息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  相似文献   

13.
如今,各村委会每年都要支出千余元,订阅《农民日报》和《农村财务会计》等报刊。但是,笔者发现不少村却不注重管理。村里的各种报刊,不是乱扔乱放,任人乱拿乱用,就是被锁在卷柜里,别人想看也看不到,只能望而兴叹;有的被村干部带回家,看上几眼就束之高阁,攒多了当成废纸卖。报刊内容丰富,农村干部群众可从中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和致富经验,获取各方面的信息,用以发展各业生产,增加收入。各村既然花钱订了报刊,就应该管好报刊,让群众看到报刊,用好报刊,使报刊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报纸就成了“废纸”,刊物就成…  相似文献   

14.
报载 ,城里开铺子、乡下建园子 ,已成为四川省旺苍县农民的一种时尚。据介绍 ,近年来 ,这个县许多农民一面在县城里经营粮油店、副食店等 ,一面在农村搞特种经济园 ,饲养珍禽 ,发展优质水果及苗木。这些精明的农民城乡“两栖” ,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城乡“两栖”有利于沟通市场信息。时下 ,许多地方的农民找不准增收路子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随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旺苍农民在城里开铺子 ,在乡下建园子 ,铺子为园子提供市场信息 ,园子为铺子提供农产品。园子成了铺子的“根据地” ,铺子是园子的“情报站”。两者相互依存 ,沟通了市…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师高康)“认真办出一批农民愿意花钱订,喜欢看,看了能致富的报刊”,这是新闻出版署4月下旬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的全国部分农村报刊出版座谈会的主要议题。会议总结交流了农村报刊出版工作经验,研究了农村报刊发展思路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向农村、面向农业、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科技需求等问题。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一直是报刊发展的广阔市场。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农村报刊的出版问题。在五六十年代,各地都出现过一批办得很好、受到广大农民读者欢迎的报纸刊物。后来因“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某村一位村民在村民大会上向村干部提出质询 ,年初在村务开支中列有征订报纸的项目 ,钱也花掉了 ,可到现在根本就没有见到报纸的影子。村干部见群众紧追不放 ,便转身回家 ,抱回一大摞报纸。群众一看 ,这一摞已发黄的报纸 ,果然是今年村里征订的报纸。原来村里确实征订了报纸 ,但这些报纸没有放在村部供大家阅读 ,而是全放在了村干部的家里 ,日积月累 ,以致于将报纸变成了“抱纸”。报纸虽然是村里订的 ,但花的钱却是村民的。然而 ,农民化钱订报 ,却看不到报的现象在眼下农村还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原因 :一是村里没有固定的阅报场所 ,很多村…  相似文献   

17.
孙宏 《致富之友》1998,(8):30-30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市场信息抵万金”,市场经济人人都需要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在山东农村,许多信息意识较强、观念新的农民正是意识到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毅然大胆购买了电脑。并加入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国家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率先奔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利用电脑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种养管理,通过互联网络获取、发布各种信息已成为时下许多山东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途径。一、卖菜先上“因特网”。在不少人还不知道因特网为何物的时候,山东省聊城市大杨庄的农民杨卵谦却利用因特网经营蔬菜生意红红火火。去年他的蔬菜公司年加…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山东省平度市,只要拨通了“188”系列查询电话信箱,随时就能得知千百里外的北京大钟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最新价格。“188”系列电话是由江北农业技术市场与平度市邮电局合作开通的,农民们称它为“致富市场信息电话”。如拨通“1883300000”这个号码,江北农业技术市场的信息马上就会告诉你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种蔬菜的最新价格。如果拨打“1883300003”,可马上得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当天最新价格。目前,平度“188”已设200个自动报价信息电话。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市场“菜篮子’价格以外的种植业…  相似文献   

19.
乡村干部与农民最接近,每一件工作都与广大群众悉悉相关。如何帮助农民尽快致富,走市场化、信息化、科技化、产业化之路,把农民引上市场,为农民寻求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之路。乡村干部炼就“近市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所应必备的素质。农业结构调整、特种养殖、绿色农业等等,都要靠市场的支撑和认可。盲目而又不切实际的结构调整和扩大  相似文献   

20.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农民覃老汉,发现自己种植的新品种甘蔗生了一种奇怪的病,便急忙拨通该县“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免费电话求教。通过电话,他很快知道了病因,立即购回农药,对症扑杀,避免了一场病虫害。他高兴地说,是“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帮了我的大忙!在环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