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引发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和处理方法,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际问题,提出采取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和加大监管等措施,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全国五省实地调研,以针对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研究的A-B-C理论为基础,构建多元有序logit模型,探究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垃圾治理成效提供政策支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态度、认知水平、垃圾处理状况满意度等主观因素,以及距离垃圾收集点的远近、是否及时清运收集点垃圾等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且主观因素相对于外部条件具有更强的行为解释力。基于此,改善农村地区垃圾治理状况,关键在于增强农村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必要性和严峻性的认识,积极转变垃圾分类态度,与此同时,应加快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处理状况的满意度,促使内在垃圾分类意识有效转化为外在垃圾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3.
齐泉 《山西农经》2020,(9):59-59,61
在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同时,农村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分析了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现状,探讨了制约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置工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以期使垃圾得到回收利用,保证农村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4.
随着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逐年增加和国家对垃圾分类的不断重视,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过程总成本进行科学计算及动态监测,已成为重点。本文基于LCA框架建立总成本评估模型,对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总成本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志愿者调研笔记》与《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找出影响社会总成本的六项指标。分析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求得各项指标的表达公式;利用LCA框架建立社会总成本模型。其次,分析各项指标与时间的关系,建立总成本与时间的关系函数。分别计算三种模式下,未来各项指标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GM(1,1)模型预测远期成本效益,分析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设的优选模式并给政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村民生活垃圾处理意识有所增强。然而,广东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依然很严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较为滞后,垃圾治理方式较为粗放,市场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与农村生活垃圾自身的特殊性、垃圾治理服务供给和需求有密切联系。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南湖区坚持以数字化变革探索人居环境改善"智治"路径,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领域,首创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的"垃非"系统,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密智控,"南湖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创新项目"。该区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对此,国内外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标准,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与分类监管,还应建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保和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循环经济是以各类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循环经济体系下,垃圾处理需要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同时垃圾分类回收也是垃圾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分析了目前国内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和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农村生活垃圾分布、影响危害、公共服务三个方面阐述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一体化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从群众愿望、试点成效、财力保障三个方面分析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一体化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即继续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联动”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双分双减”垃圾循环利用模式,逐步探索“三位一体”垃圾清运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垃圾围村、垃圾进城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笔者就浙江省衢州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梳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就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基本情况近年来,衢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2010年启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相似文献   

11.
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服务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分为村民自主供给、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多元共治4种主要模式,通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地调查,深入剖析和比较了4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发现,4种模式各有利弊,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村"两委"群众基础好、有资金支持的村庄适宜推行村民自主供给模式;政府治理能力较强的乡镇适宜推行政府供给模式;政府治理能力较强、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乡镇适宜推行市场供给模式;各相关主体有较高的资源禀赋,且有完善联动机制的乡镇适宜推行多元共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芜湖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构成、处理情况的分析,把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处理处置等过程看作一个整体,改传统的垃圾末端消极处理为首端积极控制,从垃圾管理、垃圾处置、垃圾资源化为一体的系统角度出发,基于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探索解决芜湖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允春喜  李阳 《南方农村》2010,26(3):55-60
我国城乡之间巨大差距表面上体现为经济方面的不平衡,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公共服务的落差。通过对山东省茌平县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方式的问卷调查,得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政府对垃圾处理的重视、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农村依然靠简单焚烧、堆积、掩埋等传统方式来处理垃圾,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需要政府承担主导责任,同时辅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借助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全方位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垃圾问题日益凸显,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了浙江省推进垃圾分类进程的各种实践,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全国农村遭受环境污染的比例不断上升,可以说,中国农村环境正在拉响警报。目前,我国乡村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问题。一般说到垃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城市,因为城市人口相对密集、居住聚集地,一天产出的生活垃圾无数,为处理这些垃圾,小区提供垃圾桶,社区设有垃圾处理站,并且,每天都会有专人专车,定时定点拉走进行处理。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农村、忽略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大幅增加,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大量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威胁着当地村民的健康。通过调查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分析当地在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校中传统垃圾通道垃圾阻塞、垃圾无法回收分类、通道密封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在保持通道原有部分设施的前提下,将垃圾可回收装置、通道密封装置及通道底端垃圾处理装置在科学化、人性化的基础上融合于垃圾通道,并对部分部位进行相应改进。经分析,发现对垃圾通道的改进方案实用性强,在方便高校学生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同时也赋予可回收的理念于其中,贯彻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大方针,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18.
张宝兵 《农村经济》2012,(3):106-108
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生活垃圾排放进行收费,是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常用的手段。收费客观上增加政府的处理能力,也改变了农民排放路径,总体来说,垃圾收费增加了社会福利。但是政府为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目标,要将垃圾收费与发展静脉产业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的普及、完善垃圾排放的回收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活垃圾逐年增加,不仅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处理生活垃圾水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不同地区的垃圾处理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从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鼓励企业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完善垃圾收费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有机垃圾还田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而这一模式正随经济发展而逐渐削弱。为研究农户对有机垃圾的处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008年笔者对全国5省份2020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农户有机垃圾还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有机垃圾的还田比例较低(占15%)。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和垃圾处理服务的改善以及部分农户由种植业向非种植业的转移,农村有机垃圾还田比例还将持续下降,因此制定激励机制来提高有机垃圾利用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