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避税的性质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的手段和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减少纳税和不纳税的经济行为。避税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缺陷及固有的漏洞,有效地避开纳税义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遵守税法、依法纳税的前题下进行的,是以遵守税法为基本条件。从法律上讲,避税有顺法意识避税和逆法意识避税两种。顺注意识的避税是指避税产生的结果及避税活初与税法的法意识相一致,它不影响或削弱税法的法律地值,也不影间或削弱税收的吕顶职能及切能。如:纳税人以使自己的财产或收入塔于税收起征点四0法…  相似文献   

2.
避税和逃税是税收领域中的普遍问题,在国际税收领域比国内税收领域更为复杂和突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面临着比国内市场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税收负担的轻重直接影响其收益大小、竞争的胜负。公司当然尽一切可能避免税收负担,并在安排税务计划时进行种种可能的避税选择。另一方面,各国间税收范围、税率高低、税收征管上存在的差异也客观上为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和逃税创造了条件。应该看到,国际避税和逃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运用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合法手…  相似文献   

3.
新税制下合理避税方法探讨廖可炎什么是避税?避税就是纳税义务人通过对与财务有关活动的合理处理,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目的的一种经济行为。在我国,人们常把避税等同于逃税或漏税,其实,这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避税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拥护税法的前提下,对纳...  相似文献   

4.
“避税”这个概念,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经济管理文献上看到的“避税”一词一般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条件下,利用税法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减少税收负担(这里的“减少纳税负担’笛义较为广泛,既指税款少缴或免缴。也包括推迟纳税期限,因为推迟纳税期限使纳税人实质上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的行为。避税是纳税人钻税法的空子,利用税法中的漏洞,获取税收利益,这种行为虽不直接违反税法,但却违背了国家的立法精神和税收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5.
对税收筹划活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筹划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就税收筹划产生的客观条件、税收筹划的特征、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及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纳税人有避税的愿望;如果两国的税收管辖权未在某一跨国纳税人身上产生衔接,出现了管辖的"真空",就为该纳税人的国际避税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国际避税问题,如居民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避税港引发的跨国纳税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国际避税以及转让定价避税和电子商务避税等.本文仅从居民税收管辖权出发,探讨跨国纳税人(自然人)国际避税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纳税人有避税的愿望;如果两国的税收管辖权未在某一跨国纳税人身上产生衔接,出现了管辖的“真空”,就为该纳税人的国际避税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国际避税问题,如居民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避税港引发的跨国纳税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国际避税以及转让定价避税和电子商务避税等。本文仅从居民税收管辖权出发,探讨跨国纳税人(自然人)国际避税问题。  相似文献   

8.
纳税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不可能单一从事增值税规定的项目,也不可能单一从事营业税规定的项目,总要按照经营活动的需要兼营或者混合经营不同税种或不同税率确定应税项目。对各种兼营或混合经营行为在适用税种税率和计算纳税上如何正确进行税务处理的问题,《增值税暂行条例》都作了具体规定,现就这几种经营行为如何进行纳税分析及账务处理作一探讨。   一、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   所谓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销售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既销售货物又提供应税劳务。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相似文献   

9.
1 企业避税产生的原因企业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及含糊不明之处以貌似合法的手段 ,通过资金转移、成本转移和利润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 ,以达到减少纳税的一种经济行为。其实质是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对现有税法不足之处的利用 ,目的是减轻税负。那么 ,企业得以避税的原因何在呢 ?现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 ,从直接动因来看 ,企业避税是其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由于企业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追求经济效益是其经营的基本目的。而企业纳税额与所得额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纳税减少 ,所得必然增加 ,所以 ,许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完整的财税政策组合,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要充分考虑税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是维护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防线。税收作为国家的一种非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无论是税种的设立、税目的增减,还是税率的调整,都将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影响纳税人的行为,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税收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通过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政策两个机制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税收临界点是能引起纳税人实际税负产生变动的所得或收入。一般情况下,当纳税人的收入或者所得位于税收临界点附近的金额时,可以通过调整收入的多少来避免较高的税收负担。本文分析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四个税种的税收临界点,并分别举例探讨不同税种如何利用税收临界点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2.
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直接利用税法的规定,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优化安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达到既合理又合法地规避和减轻税负的行为活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征纳税收方面一直处于两难境地,要么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一些有悖于国家税收政策的措施,偷逃漏税,一旦稽查出来则受到查处、罚款、得不偿失;要么对税收知识知之甚少,不能优化安排税务事项,税负成本居高不下却又无可奈何。如何走出这两难境地,合理避税不失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首先,做好合理避税基础性工作。一是要掌握税务法律法规的知识,掌握现…  相似文献   

13.
避税与偷漏税同样是一个危及国家税法的问题,直接后果是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间接后果是导致税收制度的有失公平和社会腐败。避税和偷漏税是常常引起争议的两个概念,各国看法不尽一致,对偷漏税的看法较一致:偷漏税是非法的,即偷漏税以非法手段减少纳税义务。因而一般将避税表述为是合法的偷漏税。偷漏税与避税后果是一样的,只是手法不同而已。从后果看,两者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损失,纳税人都避了税收负担;从手段上看,偷漏税是采取非法手段,而避税是合法手段。  相似文献   

14.
"避税"这个概念,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经济管理文献上看到的"避税"一词一般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条件下,利用税法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减少税收负担(这里的"减少纳税负担"含义较为广泛,既指税款少缴或免缴.也包括推迟纳税期限,因为推迟纳税期限使纳税人实质上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完整的财税政策组合,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要充分考虑税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是维护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防线。税收作为国家的一种非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无论是税种的设立、税目的增减,还是税率的调整,都将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影响纳税人的行为,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税收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通过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政策两个机制来进行的,一方面税收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减而增减,自动影响社会总需求变动,这种对经济的依附性使得税收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效率要求;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林秀芳 《山西农经》2021,(5):120-121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税种之一,主要对提供劳务或销售货物以及应税行为实现的增值额进行征收。该税种仅对增值部分征税,具有不重复征税的特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税种之一。通过分析一般纳税人准予抵扣进项税额和不予抵扣进项税额的关系,准确计算当期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股权转让行为越来越普遍。近些年股权转让的涉税问题备受关注,其中涉及股权转让的纳税地点问题,常常导致纳税人无所适从。本文对股权转让涉及的不同税种、不同纳税主体的纳税地点问题作一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增值税是企业纳税的重要税种之一,加强企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是企业一个非常有效的减负途径。本文针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同的特点,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阐释如何通过合理选择纳税人的身份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同时,还提出应用纳税人身份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往学者研究股权激励时,没有细化股权激励种类,没有研究不同的股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不同影响。管理层持股作为股权激励最常用的手段,研究管理层持股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研究角度细化到管理层持股这一层面,以过度自信为中介变量,探寻管理层持股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管理层持股可以减少企业避税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加企业避税行为,同时还进一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导致管理层持股激励效果弱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视同销售是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且在不同税种下存在许多差异,要做到规范其财税处理和正确进行纳税申报,实务中必须注意理解与把握其在界定范围、计税价格、适用主体、确认标准、扣除基数、纳税申报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