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6)墨西哥饲用玉米 这个墨西哥饲用玉米应该说是外来的一个专用的饲用玉米品种,也叫大刍草。墨西哥饲用玉米喜温、喜湿、耐肥。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4~26℃,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耐热,能耐受40℃的持续高温,不耐低温霜冻,气温降至10℃以下生长停滞,1-10℃时死亡。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无霜期180-21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也可在华北、西北种植,但不结实。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不耐涝,浸淹数日即可引起死亡。栽培墨西哥饲用玉米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结合耕翻,亩施肥2000公斤作基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统一东北玉米生态区内的积温带划分标准,研究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玉米熟型分布的影响,为区域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品种选择和区域有序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文章利用1981—2019年东北地区223个气象站的39年气温资料,以≥10℃年活动积温为指标、200℃·d为分级标准,对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根据积温与叶片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玉米熟型分布,分析积温带和玉米熟型的时空变化。结果 东北地区可分为10个积温带,第一至第七积温带为玉米潜在种植区,积温和玉米熟型的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潜在种植区内积温和熟型呈马蹄形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与基准期(1981—2010年)相比,2011—2019年积温带北移东扩,中熟和中早熟品种扩张最明显。结论 年活动积温2 300℃·d(AAT10)等温线可作为东北地区玉米实际种植的北界,玉米熟型区划可作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最高熟型标准;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整体热量条件改善,吉林、黑龙江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和晚熟化种植最明显,目前主产区以种植中晚熟及更晚熟品种为主,大兴安岭对玉米分布起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在相同种植环境以及栽培措施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方法:进行大田实验,玉米品种选择:郑单958和豫单998,对其均采取三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两个品种玉米的产量和穗部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本地区郑单958品种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每公顷75000株,在这个种植密度下,其总产量达到最高,且在试验田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郑单958品种玉米没有出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而出现下降的情况;而豫单998品种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7 500株,在这个种植密度下,其总产量达到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豫单998与郑单958的穗部性状均呈现变差的现象,其穗长、穗行粒数、穗粒重以及千粒玉米的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态势;而玉米秃尖的情况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的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对不同品种玉米的性状有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谈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彬良 《山西农经》2014,(3):100-101
玉米是山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占据山西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山西省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是国家农业部优势玉米区域种植北方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产区,有适宜玉米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日照充足,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不论面积、单产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发展玉米生产、力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总量产销基本平衡,重点在玉米、潜力在玉米。  相似文献   

5.
闽东气候变化与芒果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果种植区划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热带水果种植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北移。该文收集1961~2010年闽东沿海县市年代际气候统计资料,结合芒果生长所需气象条件,主要对闽 东气候变化及其对芒果生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闽东沿海县市热量条件改善,20 世纪90年代以后,年均气温平均已达19.3~20.1℃,超过了福建芒果年均生长下限温度19.3℃;≥10℃ 年均积温为6 696~6 923℃,超过了6 500℃芒果适宜生长所需年均积温底限指标,冬季(12~2月)气温 除福鼎市外,其余闽东沿海3县冬季平均温度≥11℃,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2.5℃年数和发生概率明显 减少,达到芒果忍耐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5℃的标准。年降水量≥1 400mm和年日照时数≥1 500小时, 分别达到了福建芒果所需年降水量(995.4~1 678.2mm)和日照时数(995.4~2 465.4小时)条件要求。 闽东气候变暖满足了芒果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同时沿海地区的小气候环境也为芒果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 条件,闽东沿海部分地区芒果实际种植采收也说明了少量生产芒果的可行性,同时也例证了芒果种植区由 福州南部县市北拓到闽东北沿海地区。地方政府部门需加强科学区划和管理,同时应注意防御芒果种植的 农业气象灾害,进一步提高闽东种植芒果的成功率和降低风险性。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属亚热带气候,冬季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冬闲田种草。一年生四倍体黑麦草,性喜温凉湿润的气候,主要利用冬季农田、沟渠边、塘基等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秋末播种,冬、春季割草利用。此草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供草时间长、培肥地力、促进后作生长等特点。播种期黑麦草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3℃~20℃,低于5℃或高于35℃发芽困难。如果利用冬季农田种植,可在晚稻收获前、后播种。  相似文献   

7.
八里甸子镇位于桓仁县西部,距县城50公里.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120天左右,年降水量700-900毫升,适于早熟型玉米品种的种植,该区域低温冷凉,种植早熟玉米如遇气候不正常年份则达不到安全成熟且产量不高不稳一般单产在300公斤左右玉米是当地粮食和经济主要来源,提高其生产性能是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的有效途径,在此对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玉米高产稳产的目的,必须根据不同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等特点,做到适当密植、合理施氦。本文以重庆浅丘平坝地带和高山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地区的玉米长势及产量概况,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氮肥使用标准与产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最佳密度和氮施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因地制宜发展夏玉米生产,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特点,尽量避免由于播种期不当导致的产量损失,为湖北省夏玉米种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1—2010年湖北省76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夏玉米历年生育期观测资料,借鉴国内外有关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相关研究,对参数进行本地化计算,构建气候适宜度模型。根据历年夏玉米播种情况及茬口安排,将夏玉米初播期定为5月11日,以7d为步长计算湖北省76个台站7个不同播期的气候适宜度,分析湖北省夏玉米不同播期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并结合夏玉米抽雄期高温热害和拔节—抽雄期干旱指标统计不同播期灾害风险,综合确定夏玉米适宜播期。[结果]从气候资源角度来看,鄂西北大部、江汉平原及鄂东北西北部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夏玉米生长发育;从气象灾害风险角度来看,湖北省夏玉米播种时间应避开5月中旬,在6月15—22日播种可有效避免夏玉米抽雄吐丝期高温热害和干旱的发生。[结论]综合分析得出中东部大部最适宜播期在6月15—22日,其他大部最适宜播期在5月25—6月8日。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玉米的种植要求不高,不需要灌溉,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也能保证玉米植株的良好长势。因此,在我国较多的范围内种植,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本文将对玉米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技术进行简要的探讨,为农业人士提供借鉴,促进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张岁岐 《山西农经》2020,(6):100-101
通过水培试验观察和分析了不同锌浓度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锌浓度的增加,玉米各生长参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玉米生长的适宜锌浓度为2~8μM,在缺锌、低锌(0~1μM)或者高锌(10~20μM)处理条件下,玉米各生长参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6μM锌是玉米水培的最适浓度,缺锌和高锌对作物生长不利,因此在施加锌肥时需控制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大豆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油原料,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而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蛋白质资源。目前大豆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四大支柱作物之一,发展大豆产业对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光热资源充足,具有生产优质大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既是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也是高油大豆产区。河北省大豆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是全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保持在600-700万亩,最高年份曾达到1200多万亩,是河北省农业生产中必不可…  相似文献   

13.
玉米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农作物,对我国的粮食储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寻找最科学的解决措施与防治方法,是实现我国玉米优质高产,维护我国粮食稳定的途径。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种植户一定要认识到玉米种植的重要性,通过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来提高玉米的产量,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地区所对应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种植人员需要根据河北省当地的气候,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因为病虫害的问题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以此来确保玉米的增收与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究(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种植大豆的收益低于种植玉米和稻谷,比较效益差,造成我国大豆生产停滞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我国的1/4左右,多年来种植大豆的亩净产值均低于玉米和稻谷。近三年黑龙江种大豆平均每亩净产值比种玉米低48元,比种植水稻的每亩净产值低195元。由于比较效益差,农民选择种玉米和水稻而不愿种大豆。农民之所以还要种一部分大豆,只是因为大豆生长期短,适应黑龙江省无霜期短的气候。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民大量改旱田为水田种植产量高的水稻,一方面加剧了黑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水稻的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和进口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国内出现粮食产量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三高"叠加局面,其中玉米阶段性供求过剩矛盾尤为突出。为从源头上控制玉米产量,对东北"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面对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粮农收益如何保障等问题亟待研究。对东北地区玉米、大豆收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玉米亩均收益高于大豆和单位产品价格是粮农选择种植玉米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和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及有关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耧斗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耧斗菜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15~20℃,且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在温度超过30℃时种子不能萌发,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对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对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为科学制定新疆杏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新疆102个资料序列较长的气象站1961—2016年≥10℃积温、85%保证率极端最低气温、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的日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累积距平、t检验以及ArcGIS空间插值技术,在对近56年影响新疆杏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杏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新疆杏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适宜区在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吐鲁番盆地腹地; 次适宜区在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和吐哈盆地南部; 北疆大部、阿尔泰山、天山山区和昆仑山区为不适宜区。[结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 1997年后较其之前,杏种植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有不同程度扩大,不适宜区明显缩小。气候变暖对新疆杏种植总体趋于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是咸水补灌导致盐分积累限制玉米产能提升的典型区域,开展该区代表性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评价和分类,为促进华北平原盐碱地以种适地科学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文章选择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生产中广泛应用的24个玉米品种,获取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芽重、胚根长、胚根重8个萌发指标,计算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重、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重和盐害指数9项耐盐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开展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 (1)不同玉米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有显著差异,其中萌发指标变异范围是5.11 %~84.33 %,耐盐指标的变异范围为3.7 %~56.3 %;(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9个耐盐指标降维获得2个相互独立的玉米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标,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35 %;(3)基于加权隶属函数法的各玉米品种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数(D值)变化范围为3.19~16.22;(4)通过聚类分析,将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玉米品种资源分为高耐盐品种、中耐盐品种、低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等4个类型。结论 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加权隶属函数法的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数(D值)是评价该区域玉米耐盐特性的有效指标,研究对于实现耐盐玉米品种与盐渍土壤适生匹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生活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38℃,最适温度为28℃~32℃,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停止摄食,9℃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5℃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各地气候和越冬条件的差异,主要有盖薄膜大棚越冬、温泉水越冬、深水井、锅炉加温等方式。罗非鱼越冬的关键是要掌握越冬入池的时间、鱼池消毒、放养密度、水质和水温的调节、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