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     
<正>中国没有出现刘易斯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关于"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供应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说法没有根据,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伴随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重要经济现象。被称为"农民工"的流动人口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中国从出口导向向内需拉动转型,由此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显迫切。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农民工就业所呈现出的特点及目前面临的结构短缺、分层分化等就业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彦  钟添生 《农村经济》2005,(2):117-119
民工短缺是一个暂时的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短缺是由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保障、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期望不相称、劳动力市场对廉价劳动力过分依赖所造成的。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必然反应。因此,转移经济发展战略与创新制度,以保障民工权利是破解民工短缺难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和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温饱时期和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很大区别。这为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带来机遇。但是,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中年以上为主、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形式存在的富余劳动力,而亿万进城农民工的转移尚在中途。  相似文献   

5.
"三农旅游"发展模式契合了农村产业整体投资少、资源开发难度小的运行特点,能够充分解决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吸纳问题。然由于理念滞后、运营方式单一等短板的存在,"三农旅游"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农民工短缺现象在城市已经出现,农民工收入近年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充分发挥"三农旅游"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谋求以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农村才能避免衰亡命运,持续保持繁荣。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失业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把失业、粮食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称之为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在中国同样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与粮食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相比较,失业问题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拥有12亿人口,其中8.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在4.4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3.3亿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研究,在本世纪内,农业只需要2—2.2亿劳动力。这就是说,中国农村目前剩余1亿多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就业岗位。然而,中国农业劳动力剩余有其特殊性,他们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民工荒发生后,与农村仍存在大量边际产出低下的剩余劳动力相伴随,工业部门却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供给短缺,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问题的关注。根据刘易斯模型,目前形成争议的转折点问题,准确地说应当是劳动力从无限剩余转向有限剩余的刘易斯第一转折点。本文围绕农业劳动力剩余总量、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等评判刘易斯转折点相关问题的指标,针对当前出现的劳动力供求关系逆转、农民工工资普遍上涨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等几大焦点问题进行了综述。结论认为,在中国,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尚未来临,但中国劳动力供给形势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系着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应当继续开展拓展性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诸多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不仅制造业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甚至农业部门也开始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困境。本文通过研究安庆市茶叶产业集群内部用工机制发现,农业产业集群通过以下三种制度安排缓解了农业部门劳动力不足问题:首先,产业集群的用工吸纳机制增加了当地劳动力的供给;其次,产业集群内部的用工协作机制最大化地使用了有限劳动力;最后,产业集群规模效应诱致的专业化服务发挥了劳动力替代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部门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劳动力不同质的转移,大量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低素质化等现象,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的畸形转移与结构性缺失,使得农村发展过渡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文章基于2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受人力资本、家庭、收入、就业因素的影响。其中,(1)人力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率是最大的,留守农户拥有技能、接受培训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结构;(2)家庭因素,家庭年纯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土地经营情况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影响较大,(3)收入因素,本人月收入的影响权重较大;(4)就业因素,就业因素的影响力度较小,农户从事的行业以及就业地点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针对模型结果,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技工短缺非常普遍,尤其是高级技工的短缺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广东是中国经济大省,其技工短缺比较严重,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对广东省6000余家企业的抽样调查资料的深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投资低、高离职率和缺乏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企业技工短缺的重要原因.所以,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开拓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通过制度、管理等创新吸引和留住人才是缓解目前企业技工短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2至4年消失,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可以使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再持续10年。中国在2004年已经达到路易斯转折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出现短缺,普通劳动者工资持续上涨;而以社会人口抚养比来衡量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将在2013年至2015年问出现。这说明,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供应由过剩向短缺转变、工资开始上涨的时点即"刘易斯拐点"。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效应,青壮年劳动力供给已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工资普遍上涨,中国"刘易斯拐点"已经悄然到来。"刘易斯拐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具有标志性意义,安徽是传统农业、劳动力大省,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07,(8S):9-9
据《人民网》消息: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这个转变会带来城乡劳动者工资的上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在独特制度背景下发生的独特过程.不同的农村人口选择了不同的流动方式.西北贫困回族社区农业劳动力由于受到已有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了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不同地区农村之间的流动为主;二是向城市的流动规模小,主要是在城市边缘地带从事重体力活,陷入了"低水平社会资本"的"社会隔离圈"困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的拐点,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渐进入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变化了的人口结构,大力发掘老年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借鉴日本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转移,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该次调查覆盖全国17省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749个行政村。调查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青壮年劳动力仍存在过剩的现象,但越来越多的地区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的存量正在被吸纳殆尽;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长期以来的“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从总量上看,农村劳动力仍然是过剩的;从结构上看,熟练劳动力已经出现全面供不应求的现象,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正在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个别国家甚至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例如美国)。从整体上看,这些国家非农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但这些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仍各具特色。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从转移模式看,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要使这么多的人吃饱穿暖,没有发达的农业不行。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农业日趋严重地出现了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短缺以及领导精力的“农转非”矛盾,致使农业面临严峻局面,而农业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现象突出。对河南光山县3个观测点5年来(2011-2015)的跟踪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过剩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快,而农业劳动力短缺率则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这种状况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从2009年8月开始,北京市丰台区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的"三送"下乡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面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