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农村进城人口的增多,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越发严重。我国现行宅基地法律法规虽明确规定宅基地产权归集体所有,但却缺乏合法有效的腾退机制和流转机制。对此,应尽快调整现行相关法规,将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退出和流转机制构建纳入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法律制度的变革之中,保障进城人口闲置宅基地得到及时、合法、有偿和顺畅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利益机制构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解决宅基地低效闲置利用的措施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宅基地产权与市场、补偿与规划、地方政府角色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对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明晰宅基地产权,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引入农村房地产评估;以补偿为引力,以整理规划为推力,加快引导农村宅基地自动退出;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角色;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方式和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及其流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国之后,我国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在快速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已经不相适应,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有限市场化;宅基地产权界定模糊、相关立法匮乏;宅基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政府监管乏力;宅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闲置宅基地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归纳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调研发现,现阶段农村闲置宅基地主要有继承宅基地闲置、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及建新不拆旧闲置等。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农村宅基地的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宅基地流转不出村限制、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建议加强监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构建镇域或县域范围内的市场流转机制;完善配套机制,减少农民后顾之忧,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信息登记制度,依法构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注重农民退出后的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现阶段如何引导政府科学管理宅基地和农户合理利用宅基地,建立基于农户及其经济行为的宅基地管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宅基地管制中农户和政府的决策模式进行分析,对浙江省朱庙村等20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以判别分析模型为基础,运用数学建模、调查问卷和数据模拟分析等方法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判别模型,并投入实际运用验证。依据影响因素和模型分析结果,从取得、流转、退出等3个方面构建宅基地管制框架。[结果]现行管理制度下宅基地流转的资金补偿、家庭人口数、宅基地面积、闲置宅基地面积大小等4个因素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判别影响不太显著,年纯收入、受教育年限、年龄及宅基地升值预期等4个因素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判别影响不太显著;将农户流转意愿判别模型投入实际运用验证,发现模型的判别效果良好。[结论]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将宅基地流转出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补偿、家庭人口、宅基地面积、闲置宅基地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现阶段如何引导政府科学管理宅基地和农户合理利用宅基地,建立基于农户及其经济行为的宅基地管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宅基地管制中农户和政府的决策模式进行分析,对浙江省朱庙村等20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以判别分析模型为基础,运用数学建模、调查问卷和数据模拟分析等方法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判别模型,并投入实际运用验证.依据影响因素和模型分析结果,从取得、流转、退出等3个方面构建宅基地管制框架.[结果]现行管理制度下宅基地流转的资金补偿、家庭人口数、宅基地面积、闲置宅基地面积大小等4个因素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判别影响不太显著,年纯收入、受教育年限、年龄及宅基地升值预期等4个因素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判别影响不太显著;将农户流转意愿判别模型投入实际运用验证,发现模型的判别效果良好.[结论]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将宅基地流转出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补偿、家庭人口、宅基地面积、闲置宅基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李泉 《农业经济》2023,(1):102-104
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和建新不拆旧、批而不建、“一户多宅”及合法继承等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所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功能和市场作用的更好发挥,推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流转、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或将宅基地收储为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入市交易、充分利用宅基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与治理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纷纷涌入非农产业,并异地居住,许多农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解决农宅闲置问题,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造成农村宅基她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因素,应尽快明确宅基她产权,加快宅基地立法和规划,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鼓励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全面提升土地执法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0%,大批农民搬迁上楼或进城就业,部分农民在城镇买房置业、安家落户,但大多数仍保留着农村宅基地,农宅荒废闲置日益增多。据北京市农经办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农村八成村庄有闲置农宅,闲置宅基地面积占宅基地总面积的5.3%。随着北京市郊区旅游的发展,农民集体越来越意识到农宅和农房的资产价值,在不改变集体所有权和农民资格权不变的情况下,自发以多种形式流转闲置农宅使用权,通过多种方式途径盘活利用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特别是盘活利用闲置农宅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0.
明晰使用产权:解决农村宅基地荒废问题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解决好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三部分组成,即责任田、自留地和宅基地。目前,农村存在着易被人们忽视的宅基地的闲置和荒废现象。宅基地闲置或荒废的制度原因是使用产权模糊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并允许使用权自由流转。允许宅基地的自由流转和国家的《土地管理法》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1.
农村住房产权流转的瓶颈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受现行法律和政策限制,我国农村住房产权难以合法流转,闲置的农村住房日益增多,导致市郊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村”,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农村房屋交易隐性市场规模日增,农村住房产权面临着改革的压力。然而,农村住房产权流转必须突破错综复杂的产权,法律,政策和意识瓶颈,借鉴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经验,进行农村住房产权制度创新,在不改变现有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博弈完成。  相似文献   

12.
农村闲置宅基地是由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多方面原因造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宅基地带来的农民财产性收入受损、人地矛盾激化、生态和社会等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农村闲置宅基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传统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具有局限性、市场流转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备的问题。通过对德国、日本以及荷兰乡村闲置土地利用的实践考察,其特色发展、合理融资、生态保护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应从多策并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筑有序的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完备的配套政策法规以及构建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为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优化土地利用率,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镇农村出现大量闲置房,因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大,农房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调查闲置原因发现,部分进城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宅基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宁可闲置也不愿处理;另一部分进城农民虽然想处理,但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没有人买,只能闲置,结果好多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造成土地资源的  相似文献   

14.
各地动态     
《农村经营管理》2020,(4):48-48
安徽选择16个县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称,将启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在16个市各选一个县,探索建立闲置宅基地“三权分置”,适度放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使用权。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建立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交易平台,规范交易流转。试点示范县将重点探索盘活利用模式,支持培育盘活利用主体,探索建立健全流转机制,促进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收益稳步增长,探索实现工商业主投资农村创业、新业态助推农村发展、各类主体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新型乡村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分析农村宅基地确权影响因素,设计农村宅基地确权机制;明确农村宅基地流转前提、原则和总体思路,分别从宅基地流转的政策机制、主客体机制、方式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四个方面设计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对于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务工的农民采取宅基地置换"住房券",并对其置换标准和使用方式给出相关建议;分析扩大农村金融担保物的必要性,赋予农村宅基地及其之上住宅的财产性功能,从农村宅基地确权证书的抵押流程、主客体机制、宅基地价格评估机制、抵押各方行为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典型村庄调研,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和成因,为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和乡村振兴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调研村庄宅基地闲置现象普遍,2018年闲置程度平均为10.7%。(2)各地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差异明显。分区域看,东部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中部村庄最低;分城乡区位看,村庄离城市距离越远,宅基地闲置程度越高;分地形看,平原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分是否为贫困村庄看,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随村庄贫困程度的加深而升高。(3)宅基地闲置是乡村人口结构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失衡的结果。长期外出务工、城镇有住房、"一户多宅"、宅基地损毁引起宅基地闲置的成因占比依次下降。(4)农村宅基地闲置受乡村地域内外宏微观因素综合影响,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引起的就业非农化、人口市民化是宅基地闲置的直接动因,现行城乡二元制度和宅基地管理制度是宅基地闲置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需要因地制宜推动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健全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创新城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典型村庄调研,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和成因,为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和乡村振兴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调研村庄宅基地闲置现象普遍,2018年闲置程度平均为10.7%。(2)各地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差异明显。分区域看,东部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中部村庄最低;分城乡区位看,村庄离城市距离越远,宅基地闲置程度越高;分地形看,平原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分是否为贫困村庄看,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随村庄贫困程度的加深而升高。(3)宅基地闲置是乡村人口结构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失衡的结果。长期外出务工、城镇有住房、“一户多宅”、宅基地损毁引起宅基地闲置的成因占比依次下降。(4)农村宅基地闲置受乡村地域内外宏微观因素综合影响,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引起的就业非农化、人口市民化是宅基地闲置的直接动因,现行城乡二元制度和宅基地管理制度是宅基地闲置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需要因地制宜推动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健全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创新城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向城镇流动,农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闲置宅基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对农民闲置宅基地如何处理成为了难题。依照现行法规和制度,农民宅基地及房产的产权是不完整的。同时,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现状、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宅基地制度本身的设计和运行缺陷、监管的不到位与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的闲置,并且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和比例。这种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和房屋对我国耕地的有效保护、粮食安全的实现和农村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应该通过确权发证和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全面的公众参与、宅基地流转、退出等机制和利益的合理分配等提高闲置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