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选择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来进行水土流失的风险度评价;试验区域为福州市第二饮用水源地山仔库区和塘坂库区;利用Landsat-7ETM 的影像,在计算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的基础上估算水源地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利用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地表坡度;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图获取保护区各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根据水利部部颁标准,对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级,建立水土流失风险评价模型,并在ArcGIS 9.0软件支持下,对上述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保护区水土流失评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环境总体保护较好,但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生态环境保护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5、2000、2008年为时间变化单元,以江苏省从北到南的20县市区域为空间变化单元,建立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省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省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异较大,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新沂的植被覆盖度最高,扬中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2)20个县市区域的水土流失量随时间的推移总体上有所增加,而如皋、通州、海门、东台、扬中、泰兴和兴化等区域的土流流失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研究区域,利用3期不同时间Landsat TM遥感影像,沿着13条不同海拔高度等高线构建特征剖面,提取了研究区不同海拔高度上地表亮度温度、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植被覆盖度和亮度温度的关系随着海拔高度及时间变化而呈现一定变化规律。在区域尺度内,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植被覆盖度和亮度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去除海拔因素的影响,在同一海拔高度时,大部分情况下,植被覆盖度与亮度温度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某些条件下,两者可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的土地复垦植被覆盖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复垦后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植被覆盖度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利用ERDAS软件通过建模实现植被覆盖度提取,对结果影像进行分级统计。研究结果:土地复垦后的试验区植被覆盖度比复垦前高。研究结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复垦后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王强  靳晨 《山西农经》2021,(7):111-114,135
基于MODIS数据NDVI月合成数据,借助差值法和像元二分法,对山西省2006年、2010年、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结论:2006—2016年,山西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山西省不同地形区的生态环境呈现明显差异,丘陵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持续增加,山地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先增后减,盆地与台地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先减后增;山西省北部各地形区及中南部的太原盆地、运城盆地、阳泉盆地和晋城盆地的植被覆盖度都有明显下降,西部和东南部的丘陵和山地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生态环境的 重要指标,其变化规律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玛曲草地覆盖度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0年,草地覆盖度整体呈减小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草地 植被普遍存在退化趋势,低覆盖草地植被只局部有修复现象,出现稳定存在趋势。(2)玛曲草地覆盖度变 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有:光、热、水等自然因子,超载放牧以及社会经济因子。水热不匹配增加了草地蒸散 量,影响了植被的生长,进而影响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鼠虫害对牧草和土壤的结构产生影响,致使草地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降低了草地生产力;非法采药挖药,严重破坏了草地植被的完整性,这在一定程度 上是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牛羊数量逐年增多,草地负荷加重, 亦导致了植被破坏和植被覆盖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利用喀什市研究区2012年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使用ERDAS软件首先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再使用Arc GIS软件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最后得出研究区2012年的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定量地说明了研究区2012年的植被覆盖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镰刀弯”等生态政策实施以来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探究各类驱动因子对区域植被覆盖的影响,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归纳了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2000—2018年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地形、农村居民点分布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驱动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 19年来,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分区看,农区植被覆盖度最高,其次是半农半牧区,牧区植被覆盖度最低。全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趋势较为稳定,96.63%面积植被覆盖无明显变化,2.07%面积植被覆盖极显著改善,1.30%面积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基本无退化区域。结论 (1)植被覆盖度与降水、气温因子正向相关,降水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高于气温。(2)高程、坡度和农村居民点密度均与植被覆盖度正向相关,其中农区人类农业种植活动正向促进作用要大于生产建设活动的负向抑制作用。(3)林地和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的增加促进了全区植被覆盖的改善。“退耕还林”和“镰刀弯”生态实施促进了全区植被覆盖的改善,但“退牧还草”生态工程效益有待提高。应注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监测与预警,充分发挥生态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优化生态工程实施结构,提高生态脆弱区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某一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指标,某一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增长极,发展速度很快,城市扩张迅速。为了研究郑州市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选取植被覆盖度这一指标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时间阶段的遥感影像估算郑州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通过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研究郑州市的快速增长对植被覆盖度造成的影响。结论如下:(1)2000年郑州市的植被覆盖度主要以低植被覆盖为主,2014年以中低植被覆盖度为主,高植被和较高植被覆盖度略有提高;(2)从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2000—2014年整个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主要以轻微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10.
据水利部天津遥感院1999年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昭通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1307.9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41%,比全省高13.4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2.41个百分点;在流失强度分级中,轻度占42.91%,中度占39.44%,强度占16.36%,极强度占1.29%,年均侵蚀量4644.万吨,年均侵蚀模数2072T/km^2,年均侵蚀深1.53mm,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对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若干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国土资源的有关情况 ,并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央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的介绍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对国土资源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二是对国土资源面临严峻形势的分析 ;三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对策。一、国土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能源资源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等十多种。社会生产离不开资源 ,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 ,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任何一个国家 ,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稳…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现阶段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和引发的。多年来,江苏省地质环境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新时期加强地质环境管理要根据江苏省的实际,不断深化认识,健全法制,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拓宽地质环境管理思路;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着手,构建保障社会科学发展的地质环境管理新机制,全面推进地质环境管理改革,为江苏省现代化建设"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省粮食系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全省21个市州、148个县(市、区)、618个企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40亿  相似文献   

18.
The main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European mode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 of play in the Romanian agricultural sector. Statistically speaking, the agricultural sector's indicators of the past two decades place Romania outside the family picture of the EU countries, with very slight resemblances, and very strong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ir economic,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competition-wise, farming and farmers in Romania are still strongly disfavoured in relation to their competitors in the old EU Member States. In Romani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have most often been devised to the dis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y claiming that subsistence farming would be the sustainable way, and by channelling the added value to other sectors. An option to continue the agri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past decades and to abandon the national support lent to agriculture would be particularly risky through its unpredictable and incalcul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当前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问题和经验,提出应从管理体系、人员、仪器设备等方面加以持续改进,从而为政府部门更精准地管理引导下属检验检测机构和县级检验检测机构更顺利地运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Once committed to economywide and sectoral reforms – stabilization,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 and companion reforms of institutions, how does government best proceed? With what reforms in response to initial conditions, and in what mix, sequence, strength, and speed? This study examines what factors were most critical to success during transition in two early reformers. The economies of Chile and New Zealand have undergone seismic reforms, starting in the mid-1970s and 1980s, respectivel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reforms look at the prior conditions that induced drastic action and the policy choices made in each country. Though similar in many respects, differences in initial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led to dissimilar, even contrary results. For Chile, the outcome was a vigorous, recharged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sector; for New Zealand, the economy and the sector are lagging still. How policy choice and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simultaneity of reforms, affected the outcomes is the major thrust of the study. The preeminence of trade and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ver sectoral interventions, and in particular the strategic nature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n allowing agriculture to compete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highlight the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