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1996年以来,黑龙江省图强林业局打破林场传统的经营模式,实施“面向市场、分散经营、主辅剥离、多元发展、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从改革林场的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入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多方培育财源,不断壮大了实力。1.转机建制,调动了两个积极性图强林业局党政一班人从实践中认识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是企业解困的关键。他们逐步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关系,下放权力;改革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企业的运行机制逐步与市场对接,使蕴藏在林场和职工中的巨大潜能得到有效发挥。(1)改革三…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储备基地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但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很难适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两个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探索市场化改革路子,转变经营管理体制,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以人为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成功实践证明,国有林场改革必须坚持分类改革,加强林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建立适应新型经营管理体制的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丛刊》今年第三辑刊载,福建省仙游县农民李金耀向大队包荒山办林场三年,取得全国瞩目的经济效果。由于合同是李金耀一人签订,不是场员集体落名;劳力不是大队安排,而是李按一定条件招聘;李的收入又比其他场员高,于是有人怀疑这是雇工剥削。由此引起的争论涉及我国社队集体林业管理体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很有实际意义。笔者说些看法作引玉之砖就教于农业经济界同行。李金耀办林场不存在雇佣劳动李金耀办林场是否使用的是雇佣劳动?必须分析其主要经济关系才能搞清楚。包山之初,是李金耀等三户承包的,实际是专业联户经营林场。另两户退出后,承包面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国有林场改革正式启动实施后,清华洞林场被定为大理州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结合清华洞林场改革实际,通过分析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生态功能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监督,加强队伍建设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林场经济在林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其重要性。林场经济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其业务量将越来越多,林场会计核算应用计算机是必然的趋势。本文拟就计算机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林场会计核算对计算机的特乐要求由于会计帐务具有数据性、变动频采的特点,因而,会计帐务对计算机有其特殊的要求。(-)要求临时处理会计帐务。从目前已开发的会计处理系统来看,有临时处理帐务和批量处理帐务两种。临时处理帐务是有序时、及时的特点,但因经济业务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林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家庭林场这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在国有林区确立了,并迅速发展起来。实行家庭林场经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如何认识家庭林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户承包的家庭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如何,森工采集生产是否适宜家庭承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是实践向林业经济理论界提出的新任务,本文拟结合林业企业实际谈些拙见。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乡村林场的分配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确处理好乡村林场的分配关系,促进林场营林生产的发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内林场多年来习惯于使用单一林业经济模式,导致林下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浪费大量资源,降低林业综合效益。在这样的形势下,林下经济成为林场寻求新的发展的重要方式。从青海基层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其主要模式,提出了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货币资金是林场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也是林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应结合林场生产经营特点,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货币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促进林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派阳山林场从事业型林场向企业型林场转变的调查李甫春,韦尊达,秦崇彪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司营林的国家林场,如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按计划营林向按市场需求经营过渡,从事业型林场向企业型林场转变,最终按市场经济体制运转?广西国营派阳山林场经过几...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福建省集体林股份合作制创建历程,指出了集体林股份合作制创建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经营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展望集体林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主要有:⑴林业股份合作林场可提升为林业股份合作社,以求得享受农村合作社的优惠待遇;⑵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发展,应始终是以股份制中的股和利化做票面价值来代表集体山林产权的主体形式;⑶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巩固和发展合作林场的指导思想;⑷要依靠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做好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⑸林业股份合作林场经营管理,要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执行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池市林业状况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河池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石山生态系统脆弱,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种树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立等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林业政策,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整体水平,推动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森工企业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对《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当前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林区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大兴安岭林区新林林业局为例,分析了林业企业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围绕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振兴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森林资源的配置主体及配置方式、林地林木的产权实现形式、各级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等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将改革推向纵深,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理顺政策秩序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芬兰林业发展状况,进一步从林业政策、林业立法和管理服务体系三方面对芬兰林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进行了介绍。提出我国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林业发展;应采用促进科技进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林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林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经济增长促进林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迫于当前我国的林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近年来增长方式的不断调整,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必须从之前靠高资源投入的粗放型转为靠提高生产效率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本文从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林业经济增幅长方面研究加以梳理综述,并在以上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林业经济增长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读林沉思录——用科学发展观看林业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詹昭宁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193-197,219
分析了造成中国森林粗放式经营的历史原因,回顾了50多年来大规模造林工程的历程,提出在森林经营中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指导林业建设理论,对稳定林业建设方针和实行集约化森林经营的重要性,介绍了生态经济理论应用于林业的生产实践和中国林业区划在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作用,指出林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行集约化经营,实行森林经理是重要手段,重点国有林区应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业制度改革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从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等6个方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已有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宏观分析过多,中观、微观分析不足,存在以静态分析为主的倾向;大部分研究忽视了各项制度之间的逻辑关联和目标协同,同时还有研究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研究内容与国家既定改革目标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对未来集体林业经营模式、林业行政管理模式、公共财政支持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方式的争论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提出深化集体林业经营制度改革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的若干前沿研究命题,以期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试论林业经营的"生态利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业经营的"生态利用"是一个新问题,是关系到林业能否全面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显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与整个林业技术和经济科学都有密切关系。这里只是作为一个经营原则提出来,引起大家的讨论和研究,以促使林业经营逐步地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把人类的生存环境搞好,为我国人民提供充足的质好量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林业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相似文献   

20.
社会林业以人人参与、人人得益为本质特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最终目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制度。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