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土地类型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的同质性。为做好农用地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等要求,有必要开展以土地类型为单元的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 文章首先,在构建的西峡县土地类型的三级分类框架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叠置法与自下而上的合并法划分土地类型。其次,以土地类型的最小单元为评价单元,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分别建立了针对耕地、园地和林地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西峡县各类农用地的适宜性。结果 (1)西峡县的土地类型有3个等级,包括14个土地类、299个土地亚类和570个土地单元。(2)西峡县86%以上的区域为林地适宜区,约47%的区域适宜园地,而只有13%的区域适宜耕地。(3)各类农用地的高度适宜区(S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河流谷地地带。各类农用地的勉强适宜区(S3)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且研究区北部的大部分山地区域均不适宜(N)作为耕地。结论 基于土地类型的适宜性评价可以识别潜在适宜作为农业利用的土地,并可为农用地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算县域尺度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供参考,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方法 文章根据DPSIR模型构建安徽省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与障碍度模型,测算了2010—2019年安徽省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并识别了制约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子。结果 (1)2010—2019年从承载力指数看,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态势。其中,2010—2013年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0.36下降至0.33;2014—2019年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从2014年0.41上升至2019年0.70,承载力水平实现了从中级向良好的转变。(2)从障碍因子看,影响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子由高标准农田比例、农药施用强度、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免耕面积比转变为人均农业产值产出、人均耕地面积、土壤pH。结论 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目前处于良好水平,同时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产能。(2)科学合理利用耕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3)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耕地保护的激励与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耕地资源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与乡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比较经济效益较低,耕地出现了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现象,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形成较大冲击。全面核算耕地资源资产价值,对于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3个角度辨析了耕地资源内涵,提出了更全面的耕地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并以A县为例核算耕地资源的资产价值。结果 (1)乡村振兴背景下,耕地资源的社会服务价值更为突出;(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社会价值核算可以突显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3)生态损失是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在耕地资源价值核算中充分考虑。结论 有必要从加强保护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推进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供给效益、改善耕地肥力和减少耕地污染等方面提升耕地资源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文章以格网为评价尺度精细测算和分析广西边境地区耕地利用“四维度”功能的时空分异及权衡/协同关系,旨在为边疆土地安全科学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方法 多目标决策法、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聚类分析方法。结果 (1)2000—2018年耕地利用多功能存在显著空间分布异质性和波动性,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生态安全功能均呈现减弱后增强态势,而经济生产功能、安全发展功能则逐渐减弱;(2)耕地利用多功能间交互作用大多呈协同关系且程度不一,随时间的推移权衡程度逐渐增强;(3)耕地利用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空间集聚性突出,协同区大体呈现“多核心”团聚发展格局,权衡区变化相对稳定;(4)根据主导功能及权衡/协同关系将广西边境地区划分为功能协同发展区、功能权衡发展区、生态主导发展区,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结论 边境耕地利用多功能应以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划分不同管护区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边境耕地多功能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实现耕地科学管护的重要前提。方法 文章以河南省安阳县为研究区,依据“状态—压力—响应(PSR)”框架,构建遥感数据辅助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障碍因素。结果 研究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性和空间变异性交错耦合的分布特征,耕地质量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耕地质量分别占比7.45%、12.34%、17.83%、33.40%、28.89%;有机质、碱解氮、NDVIDRY为研究区耕地质量主要障碍因子;随着耕地质量等级的升高,不同等级中小麦产量的均值也随着逐渐升高,说明耕地质量越好,耕地小麦产量越高。结论 遥感数据辅助下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安阳县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在于提升丘陵地区土壤肥力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文章围绕全国农业资源一张图生产需求,借助空间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利用2018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县级成果,加工全国及82个绿色农业先行示范区耕地、草地、水域农业资源空间分布图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探索全国农业资源一张图生产技术流程。方法 需求分析和软件研发相结合。结果 基于全国统一地理网格框架,设计由2 880个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生产集成化全国耕地、草地、水域空间分布栅格图的技术流程,并开发了一体化处理软件平台,形成了全国、2个省、11地市、69县区多尺度耕地、草地、水域等农业资源一张图。结论 综合采用现代空间信息集成技术,利用国家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快速生产全国农业资源(耕地、草地、水域)一张图栅格数据的技术路线可行,且产品质量可靠,可为全国农业资源管理提供较好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耕地利用的时序变化对内蒙古耕地的非农化利用的时空分布格局规律、特点与利用效益进行研究,科学有效评价耕地利用效益水平,以期为合理引导内蒙古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耕地利用近30年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其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果 (1)1991—2000年耕地转出总面积为50.6万hm2,82.15%的耕地流转至草地,从耕地转为草地是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2)2001—2010年耕地转出总面积为38.5万hm2,62.62%的耕地转移至草地,该时期耕地转移至草地依旧为主要部分,但比例在下降。(3)2011—2019年耕地转出总面积141.7万hm2,其中有54%的耕地转移至林地,24%的耕地转移至建设用地,该时期耕地转移至建设用地的比例明显增加。(4)内蒙古的耕地利用效益近30年变化在时间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1990—2002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缓慢,生态效益快速降低的低生产力时期;2003—2011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增长,生态效益快速降低的忽视生态效益的快速经济发展期;2011—2019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生态效益维持不变并略有回升的偏绿色发展期。(5)空间上的分布为4类: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为主的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起主导的偏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区;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为主的以生态效益主导的偏高效益区;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为主的效益偏低区;乌海市、阿拉善盟为为主的效益最低区。结论 (1)内蒙古耕地与其他利用类型土地之间转换明显,耕地面积总体稳中有升,耕地集约化利用明显促进了农转非转移。(2)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时间上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生态效益则由降低至缓和回升;空间上各市(盟)区间差异大,需要从资源互补方面进行合理协调,科学推动耕地的绿色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生态安全视角,通过建立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与地方土地财政的定量关系,解决耕地生态保护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地方政府耕地生态保护行为激励模式。方法 文章利用耕地投入—产出的能值理论,从“压力—状态—响应”方面选取17个指标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评价2017年湖北省103个县(市、区)的耕地生态状况,构建计量模型揭示耕地生态安全与地区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划分生态补偿区域并建立耕地生态转移支付模型。结果 湖北省耕地利用能值结构偏不合理,农业机械、农药和化肥等投入量较大,耕地的产出—投入比偏低;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水平偏低,大部分粮棉油基地多属于耕地安全临界区及安全敏感区,且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差异显著,生态安全值最低地区为江汉区(0.301 1),最高为利川市(0.663 4);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得,耕地生态综合评分值每增长1个单位,新增建设用地对应减少2.809 hm2,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减少283.203万元。计算得耕地生态支付区达46个,其中江汉区支付额最高(15 859.368万元),受偿区共22个,其中恩施市受偿额最高(7 645.695万元),各县(市、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占其当年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在0.120%~3.861%,具有可操作性。结论 为实现耕地高效持续利用、建立地区政府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创新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传统土地评价的对象是土壤,主要评价其对植物生长(尤其是作物生产)的适宜性。目前,我国仅有的覆盖全国的土壤图是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为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耕地质量分类和"双评价"工作能够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图上获取尽可能多的可用土壤信息,本文介绍了普查所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不同等级的土壤类型所依据的土壤分类标准、土壤类型与土壤图制图单元的异同、不同比例尺土壤图所反映的土壤性状等,以期为各类型的土地评价工作提供一种手段或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适用于集约化农区县域尺度的耕地健康评价方法,为指导县级耕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系统观构建了以耕地本底宜耕性、产品可接受性及环境可承受性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指数和法、最小限制因子法,计算得各子系统对应指数;借助系统协调性分析模型评价县域耕地健康状态,分析各子系统状况、子系统间的协调性程度及综合协调性水平高低,并以河北省曲周县为典型区域进行案例研究。结果 1)曲周县耕地系统的协调性整体状况较差,其中中部及东部区域系统不协调明显,以曲周镇为代表的地区协调性处于高等综合水平,但面积仅占曲周县耕地总面积的10.1%。(2)全县耕地本底宜耕性较好,受土壤质地等要素限制,较差耕地主要集中在东南区域,仅占全县耕地的12.07%。(3)全县耕地输出产品可接受性从优至差占比依次为37.32%、36.27%和26.40%,其中白寨镇、南里岳乡等乡镇粮食生产处于弱稳定状态。(4)在耕地总体环境风险较小的同时,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其中伊庄乡环境可承受性差的耕地面积占比可达本区域耕地面积的61.33%。结论 该文构建的基于系统协调的耕地健康评价框架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可有效识别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综合反映耕地健康状态及其在县域尺度内的空间分异情况,丰富了耕地健康评价方法研究,可为县域耕地健康评价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可依据评价结果选择县域耕地健康提升路径,针对性采取退耕、休耕等措施,落实国家耕地休养生息规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系统地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农业资源台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资源遥感监测数据源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判了当前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结果 (1)农业资源台账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资源清单、农业资源评价两个方面,具有空间与时间两种属性。(2)农业遥感数据源向着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发展,其监测技术向着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应用、智能分类、多维海量数据高效计算的方向发展。(3)遥感技术可对农业资源清单中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信息进行获取,对农业资源组分评价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评价也有很大潜力。结论 总的来看,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内容不断丰富,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其应用潜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高效开展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耕地多功能的江苏省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约束性政策的有力补充。文章基于耕地的多功能属性及不同功能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探讨江苏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 该文首先从生产、生态和社会3个层面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评价得到耕地多功能指数,然后通过当量因子法和替代法计算得到耕地外部性价值,再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耕地外部性价值,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指数的比重分别作为权重,对耕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加权求和,并进一步修正得到江苏各市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结果 以2018年为基期,计算得到基于耕地多功能评价的江苏省平均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为0.859 7万元/(hm2·年),其中补偿标准最高的地区为连云港市,为1.144 6万元/(hm2·年),最低的为无锡市,为0.520 3万元/(hm2·年)。结论 研究得出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兼顾耕地自身功能和价值,反映了耕地功能与补偿标准之间的联系,今后可从补偿资金供给、资金分配及利益调整机制等方面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不断加深背景下,非农就业活动改变了农户家庭与农地之间的依附关系,研究非农就业活动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既有助于理解农地价值形成机理,又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以耕地作为农地的代表,采用OLS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结果 非农就业并未降低农户对农地的依赖、减少耕地要素投入,相反非农就业增强了土地替代要素的投入、激发了农户农转非的资本积累需求,从而导致农户提高了农地的价值预期。结论 (1)我国农户的非农就业转移并未完成,亟需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2)农地依旧是农户生存的重要保证,需积极支撑或培育专业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智能化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弥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耕地非农化影响1.2亿hm2(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有效掌握耕地非农化演变空间特征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前提。方法 文章以广西边境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刻画1980—2018年耕地非农化速度与方向,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 (1)1980—2018年4个时期内耕地非农化面积呈“N”型波动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2018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为49 367 hm2;1990—2000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小,为5 270 hm2,耕地非农化面积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中心。(2)耕地非农化速度具有空间非均衡性,标准差椭圆面积往东南方向持续扩张,耕地非农化空间上总体由西北部往东南方向迁移,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3)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集聚优势逐渐下降,“高—高”聚类的空间变化主导了耕地非农化面积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格局演变。结论 研究揭示了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可为边境地区制定耕地非农化管控机制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深入挖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科学评价与分析各地区农业源水污染排放现状与环境压力,将有助于区域污染物减排与政策制定。方法 文章拟核算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种养业的灰水足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值法和理想点法作为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性评价与分析种养业水污染物排放量与产量、产值的协同关系,表征水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的环境压力。结果 (1)2017年全国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灰水足迹分别为4 898亿m3和6 841亿m3,分别呈现“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的地理分布特征。(2)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带来的水环境压力大于种植业,尤其是黄淮海地区。(3)在种植业中,江苏和海南的灰水足迹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低;在畜禽养殖业中,河北、西藏、天津和宁夏相对较低。结论 建议种养业未来以减排增效为核心发展目标,海南优化肥料施用结构与方式、黄淮海地区调控种养业生产规模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拦截稻田退水污染。该文从水环境保护角度为中国种养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绿肥是农田化肥替代的高效、清洁技术,是培育健康土壤、扼制土壤退化的最有效手段,是生产健康农产品的最佳物质和技术保障。需加强绿肥发展规划,推进绿肥生产及产业化进步。方法 文章通过长期工作总结、大规模联合调研、查阅文献等方式,分析了我国绿肥发展现状、潜力、制度模式及重点任务。结果 (1)绿肥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发展,绿肥产业化新机制(“绿肥+”产业机制)取得明显成效,绿肥生产规模稳步恢复,2022年我国绿肥面积达412万hm2。(2)我国尚有约88%的绿肥面积潜力未加以利用,主要农区和经济林园的绿肥总面积潜力约4 227万hm2,其中农区、经济林园绿肥面积潜力分别为3 340万hm2、887万hm2。(3)概述了我国典型区域农田、果茶园、新整耕地及边际土地可采用的绿肥利用技术模式。(4)近期我国绿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提升绿肥种业保障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及应用、扩展绿肥服务国家战略路径、推动绿肥产业路径建设、创新绿肥产业政策保障机制。结论 到2025年,绿肥生产技术及应用进一步提升,绿肥生产面积稳中有升,绿肥对耕地质量和区域经济的贡献显著增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立足当前现实需要,着眼为将来留下良田沃土,将推进绿肥生产及其产业化,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手。  相似文献   

17.
技术认知、获得程度与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农户技术认知与获得程度对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新疆为例,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技术认知、获得程度与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为关系。结果 (1)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关键因素主要来自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补贴额的满意程度、现行技术满足程度、重要性认知水平、效果感受评价情况方面。(2)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的补贴形式对农户采用相关技术的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结果的显著性不明显。(3)异质性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补贴额的满意程度对南疆、东疆农户采用农膜残留回收技术、无害施肥施药技术和盐渍化治理技术的行为影响较大;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的重要性认知对北疆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害施肥施药技术和高效节水滴灌技术的行为影响较强;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的效果评价对南疆、东疆农户采用盐渍化治理技术的行为影响很强。结论 当前新疆农户有强烈的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需求和采用愿望,要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力度,引导农户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采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农户视角,将家庭生计及耕地规模纳入农户观察,探析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及驱动机制的内生性差异,为针对性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运用生产要素能值分析法(Emergy Analysis)对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测算和对比,结合ArcGIS标准差椭圆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系统探究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及驱动机制的差异性。结果 (1)农户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化肥、机械和劳动力三方面,耕地面积较小的兼业户(占农户总量的64%)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的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较低;(2)农户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在空间上形成积累性差异,其中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西南—东北方向性显著、高值区呈点状分散,而兼业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分布的东—西方向性显著、高值区呈带状集聚,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成“倒U型”趋势分布;(3)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更易受自身属性驱动(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和破碎度等),而兼业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对当地经济(GDP)、地区农业发展(农业产值、区域复种指数)等区域型外部因子更为敏感。结论 农户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空间分布异质性显著,其驱动机制具有一定隐含差异,农户耕地利用模式的优化需“因户制宜”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韦伯二重合理性理论框架,通过对传统农业大省江西省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理性的评价,分析农户生态耕种行为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为农户生态耕种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江西省农户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样本农户,针对户主或是参与农业经营决策的家庭主要成员开展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入户调查。利用获取的1 488份有效问卷数据,通过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确定农户生态耕种理性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评价,得出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理性的评价值。运用Order-Probit模型分析二重合理性理论框架下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及其交互以及其他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 (1)样本农户平均采纳生态耕种行为4.735项,工具理性评价均值为0.546 8,价值理性评价均值0.354 2,丘陵区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值比平原、山地区更高。(2)当前,工具理性在农户生态耕种行为采纳上起到消极的抑制作用,价值理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二重合理性的冲突减弱了农户生态耕种采纳率。(3)家庭劳动力占比越高、耕地收入占比的提高,农户采取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而促进小农户向新型农业现代经营主体的转变是提高农户生态耕种行为采纳的有效途径之一。(4)农户保留仅供自家消费的耕地说明其对耕地生产的安全性持有疑虑,更加愿意进行生态耕种以保持耕地和农产品健康。结论 需要积极落实生态农产品的补偿,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和质量监管,实现生态耕种的产品价值,以达到农户追求效益的工具理性与耕地保护的价值理性之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文章基于当前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情况,分析整治成效、面临困难与存在问题,提出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方略,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方法。结果 (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各地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有效抑制耕地“非粮化”,扭转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局面。(2)耕地“非粮化”整治也面临一些困难,出现急于求成,一刀切等问题,经济损失大,矛盾激化;部分地区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给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耕地种植管控行为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3)为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建议采取将“耕地非粮化整治”明确为“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基本农田划分方案,实现“基本农田”名符其实,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稳妥有序整改,切忌简单粗暴一砍了之等6项应对措施。结论 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应进一步优化耕地“非粮化”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