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乡村连线     
<正>中国水果茶叶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放市场以来,中国的水果、茶叶生产一直稳步扩大。日前,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举行的果茶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2015年中国水果种植面积0.12亿公顷,茶叶种植面积273万多公顷,水果产量1.75亿吨,茶叶产量225万吨,均已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果园面积将稳定在0.13亿公顷左右,茶园面积将稳定在180万公顷左右。并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正>秦岭南麓的陕西省城固县依托优越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将有机茶叶种植生产和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带动了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发展茶园8.3万亩,产值近2亿元,已建成茶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个,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从事茶叶购销经纪人100余人,1100多户茶农从  相似文献   

3.
<正>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重点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成为陕西省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投产茶园21万亩,实现茶叶年产量1.32万吨、现价总产值16.1亿元,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茶园生态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喀斯特空间分布的基础上 ,通过利用 GIS技术初步划分茶叶种植适宜地和不适宜地; 并选择对茶叶生长相关的地貌、气候及土壤条件中8个评价因子,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 应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实现贵州茶园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 贵州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为3.2417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40% ;其中非常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0618 万km2;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黔北、黔南以及黔中地区 ;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1554万km2 ,全省均有分布; 比较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 1.0245万km2,主要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六盘水以及黔西南等区域;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贵州喀斯特强烈发育,石漠化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历时4天落下帷幕。截至20日下午,初步统计实现现场交易额近6780万元,其中茶叶现场交易额4920万元、交易量25.5吨;意向交易额35.37亿元,其中茶叶意向交易额34.28亿元。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成就得到首次集中展示,论坛交流、茶艺表演、茶咖品鉴等活动精彩纷呈,搭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茶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弘扬了  相似文献   

6.
三十多年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倍增,茶叶由紧俏商品而变成货源丰富,敞开供应。茶园面积由1950年的250万亩,扩大到将近1600万亩,增加5倍多  相似文献   

7.
茶叶生产是蒲圻县的一大优势,远在唐代就有茶叶生产。由于历史的变迁,茶叶生产衰落。解放时,茶园面积只剩下3,150亩,总产量4,000担。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1979年,茶园面积达到6万多亩,总产量7万担,产值445万元,占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茶叶副产品在国外的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领域都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的生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茶叶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若以茶叶总产量为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若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论屏山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屏山种植茶叶历史久远 ,早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 1 34年 )已在高山地区种植茶树。迄至乾隆 43年 ,茶叶成为屏山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始有马帮将屏山茶叶运至陕西、甘肃贩卖。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到现在屏山县已有茶园面积 650 0 0亩 ,年产细茶 2 0 0 0吨以上 ,粗茶 1 50 0担 ,产值 1 50 0万元左右 ,税收 1 50万元左右 ;类型有烘青、炒青、手工茶等 ;形状有条形、针形、扁形、颗粒形等 ;名优茶有“龙湖翠”、“水中韵”、“碧松针”、“丹霞春露”、“屏山炒青”等几十个品牌。由于屏山产茶历史悠久 ,茶农众多 ,形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选择林种问题目前,苏南丘陵山区林业的成绩,最有说服力的是森林资源的增加及其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据省林调统计(1991),本区林业用地2373hm~2,成片林蓄积量323.8万 m~3,四旁植树1.08亿株,蓄积量32.8万 m~3,桑园10万 hm~2,茶叶1.3万 hm~2,果品3.5万 hm~2;毛竹、刚竹、松树、杉木、板栗、茶叶、青梅等林特产品位居全省首位。林副产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记者毛绪强)4月26日,农业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有关情况。据了解,首届茶博会将于5月18日至2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品茗千年、中国好茶"。此次博览会共设4个展馆,展示展销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A馆为展示馆,主要是全国茶叶产业发展成就展示;B馆、C馆、D馆为展销馆,共有1200多个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经过4天的展示交易,5月21日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据初步统计,本届茶博会实现现场交易额近6780万元,其中茶叶现场交易额4920万元、交易量25.5吨;意向交易额35.37亿元,其中茶叶意向交易额34.28亿元。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总结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生产有绿、红、黑、青、黄、白六大茶类(其中青、黄、白三种为我国独有的产品),人工栽茶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畅销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近十年来茶叶产量和收购量都有很大增长。1980年茶叶总产量为592万担,比1970年增加53.3万担,增长9.6%;收购量增加了28.5万担,增长6%;茶叶质量也有所提高。虽然如此,但我国的茶叶不论是单产、总产、出口数量、质量等都不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目前茶叶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适应不了对外贸易和国内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闽茶功业深厚,传给后人的恩德广远。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是种植生产茶叶最佳适宜区。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奠定了八闽全国茶叶大省的位势。2011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29.6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茶园面积317万亩,居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15.
云南茶产业近年来呈现跨越式发展,茶叶产量、茶农收入、企业效益快速增长。记者从云南省农业厅了解到,目前云南省茶园面积达560万亩,茶叶初制所(厂)有5644家,生产能力突破25万吨。  相似文献   

16.
江西历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并逐步向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一)我省现有茶园面积72.9万亩,采摘茶园54.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6.2万亩,良种普及率比较低,无性系良种仅占总面积的8.5%。1998年产茶35.1万担,名优茶4.1万担,主要是春茶名优茶。茶叶产值3.81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18%。全省90多个县(市、区)均产茶叶,其中婺源、浮梁、修水、遂川、金溪、丰城、上犹、崇义等山区县已形成了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茶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我国的茶叶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近140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随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绿茶集团是夷陵区首家茶叶出口企业,先后打开了乌克兰、斯洛伐克、阿联首、阿尔及利亚、迪拜、越南、韩国、塔吉克斯坦、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市场。目前,夷陵区茶叶面积达到21万亩,年产干茶量2万吨、茶叶产值7亿元,全区6个乡镇的3.5万农户、10万茶农依靠种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沅陵县依托地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将茶叶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10多亿元,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沅陵碣滩茶"获得欧盟有机茶认证,成为"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之一。在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当地大胆探索了茶叶收入保险机制,构建茶叶生产风险保障体系,创新金融支农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 )生产现状我国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茶叶消费潜力巨大 ,增长加速 ,内销总量为 4 6 5 7万吨 ,花、绿茶占 80 % ,消费结构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从总体来看 ,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茶饮料将加快分割饮料市场 ,特色茶、礼品茶市场正在扩大。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分布明显 ,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 ,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 ,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近年来 ,我国的茶叶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 ,平江的银针产区 ,安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