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资本控制型合作社实践的考察,首先把一般农户进入合作社的程度划分为低度合作、中度合作和高度合作,然后从退出的动态视角分析了合作社中核心农户与一般农户合作演进中的均衡。理论上,这两类农户之间存在最优合作程度均衡,但这两类农户之间的博弈会重构合作程度并可能使之偏离均衡,而一般农户具备的“退出权”能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两类农户之间形成较为“有效”的合作,从而实现对一般农户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分工合作理论为基础,对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否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西部地区5省20县355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验证了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和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对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即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和从事专业化生产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而户主、家庭特征、主要农产品类型、参与订单农业情况、市场和政策环境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农民合作可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能够克服传统农业小规模经营所带来的问题,但农户的合作规模也对农户的合作行为产生反作用。文章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农户合作行为与农民合作组织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农户认知的视角,根据湖北省27个农村社区513家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认知与农户参与减灾公共品供给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灾害损失认知与减灾需求认知对其参与减灾公共品合作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这两种认知反向影响农户对减灾效果和供给的满意度。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农户减灾需求表达机制,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刺激农户参与合作供给的意愿,进而提高其对政府或村社组织减灾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5.
不完全合约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为增进自身利益而结成的组织,存在着组织和农户之间对剩余的分配。在剩余的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户的“搭便车”行为和道德风险以及组织和农户之间的“敲竹杠”行为。为了规避这些行为,就需要对组织和农户进行相机性治理,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合约规定的赔偿金额和赔偿的概率,组织或农户违约所造成的未来收益损失贴现值以及设计合理的保护价格条款等措施来规避这些行为。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崔雪冬 《农业经济》2012,(4):122-123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能成功的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民与企业的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沟通,能有效地抵御农产品经营的市场风险.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发展缓慢、规模太小、机制不完善和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南方竹产区微观经济组织变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燕  李智勇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229-233,256
本文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方竹产区微观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了制度经济学探析,进而揭示了目前中国南方竹产区发展与探索竹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完善竹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竹业行业管理制度等五项改进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南方竹业化经营各微观经济组织的制度演变是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的,其大体包括农户家庭经济、乡镇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等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宁夏固原市4县1区315户农户进行典型调查,首先分析了该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整体状况;其次对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与未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内生性与农业市场组织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市场组织创新。外生于农村经济系统公司和农户之间因为缺少硬约束和信息非对称而难以形成合作均衡。内生于农村经济系统的市场组织和农户,因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形成硬约束从而便于形成合作均衡,内生于农村经济系统企业家也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使该市场组织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把小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保证农产品源头安全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经济组织.本文在对浙江临海合作组织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为保证农产品质量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制度安排,旨在为其它地区合作组织增强质量控制功能提供经验借鉴,为政府相关部门规范合作组织行为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了解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浙江省丽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对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总结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类型,剖析了其特点。指出其合作经济组织普遍的特点是,规模小、服务单一,同业竞争小;经营管理缺乏民主;少数合作组织运作方式比较现代,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有效推动我国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提出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概念框架,研究其利益来源、成本约束、利益产生条件、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等问题。利益来源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知识外溢效应、比较优势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组织柔性效应和品牌质量效应。成本约束主要有运输成本、信息成本、监督成本、转换成本等。农业产业附加值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会收入相对较高,农户与服务商之间激励相容,这三者构成了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利益产生条件。服务商和农户之间主要存在交易定价、合作分红这两种利益联结方式。在不同的农业服务市场结构下,服务商定价行为或分红方式不同,对农户和服务商的福利影响也会不同。本文对湖南赫山的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以上观点,并提出要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应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本地化和集聚化发展,构建农户和服务商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加强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需求侧管理。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的农村治理及宗族:一个合作博弈的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乡村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型的过程中,农村治理将更多地依赖于民间权威,即农户之间的谈判、协商与合作。农户之间要达成长期合作,就必须保证农户之间的博弈是重复博弈,这就要求村庄的结构是封闭式的,即农户无法退出村庄,没有更好的外部机会。农村的开放和农户流动使得村庄不再是封闭的,部分农户可以有更好的外部机会,农户之间的合作更加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的宗族复兴虽然表明农户存在合作的意愿,但是这种合作不是长期的。另外,本文对产权安排与农村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以农户合作为基础的农村治理依赖于明晰的产权。  相似文献   

15.
从因果角度出发,结合潜在结果模型与倾向分方法探讨加入林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林权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采用"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对福建、甘肃、湖南等7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福建、甘肃2个省外,在其他5省参加合作组织均是林权流转意愿提升的原因;平均来看,参加合作组织能促使农户林权流转意愿提升36个百分点。因此,建议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组织,提升其经营管理效率,并关注其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的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这种博弈关系给广大农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有些地区,合作的意义已经为农户所认识,合作趋势也有所显现。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农民合作优于不合作。但成功的合作是有奈件的,那就是要引入外力来约束农户的投机,在这一方面,本文推荐的方法是构建“团队激励机制”,借此时农户的合作行为进行奖励,对不合作行为进行“惩罚”(负激励),以期推动农户合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链组织、信贷交易成本与规模农户信贷可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发展对缓解规模农户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信贷交易成本对规模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并基于江苏省668户规模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贷交易成本高会降低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规模农户加入农业产业链组织能够有效降低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合约实施机制不完善所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其信贷可得性。与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产业链组织相比,规模农户加入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组织更有助于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提高信贷可得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经历了从"公司+农户"组织向"公司+合作社联合社+农户"组织的演进过程。农业经营组织的演进过程可视为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共生系统的过程。经营环境的变化是共生系统建立和发展的动因,现代市场体系和社会网络的发展为共生系统提供了共生界面。"公司+农户"组织的建立是共生系统的初始形态,在这一共生系统中,企业处于核心地位,获得大部分共生能量。为了获得有利生态位,农户通过联合建立合作组织,"公司+农户"共生系统向"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共生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产品逐步提高了其商业化以及专业分工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扩大了农村地区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规模,由此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产业经营水平较之前相比也获得显著提高.但目前还存在组织不够规范,且未具备足够的自身的发展能力的问题,这主要是犹豫运行机制以及政策方面的影响造成的.本文将对农村地区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与政策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展的前提是农户对它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作为社员的农户能够长期维持合作关系。为进一步验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江西省27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农户为例,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基本特征、经营现状、参与组织行为以及对组织发展的认知程度等四类因素对其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越大、现金收入越多,通过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农产品的份额越高;合作经济组织规模越大,社员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原则及经营宗旨的总体认可度、对合作经济组织活动的支持度与对合作经济组织绩效的满意度越高;当地的政策环境越好,农民在未来两年内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