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章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创新和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环保工作和经济发展共同发展,应当发展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和林农业技术推广。论述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分析了我国林业建设的新形势,从四方面深刻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担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的六大职责;提出要科学谋划林业工作总体思路,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提出要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完成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总任务,努力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北京市资源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森林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在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客观地量化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为"十三五"期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针对北京市2008~2017年10年生态建设的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客观评价了北京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特别是利用SPSS软件分析,应用"林业贡献率"指标量化了林业在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东省委关于"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的指示精神。提出了科学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新思路,并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乡,努力推动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新贡献。坚持依法治林,强化森林保护,坚持改革创新,开展示范带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大中,再次提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和目标,生态文明也被纳入"五位一体"布局当中。本文在分析林业建设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对内涵、定位、路径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探寻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可行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旨在为理论研究和林业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让林业建设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探索——林业生态建设30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林业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坚持走建设生态、改善生态之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开先河;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造林灭荒行动掀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潮;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成为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新壮举。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理论,其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掀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8.
《绿色财会》2014,(7):F0004-F0004
<正>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决定,现征集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论文。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宁夏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文章紧密结合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总结宁夏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色财会》2013,(12):F0002-F0002
<正>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决定,现征集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论文。  相似文献   

11.
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环境良好"是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生态差距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 生态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最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精心谋划林业工作。必须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 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森林经营, 把兴林富民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宗旨,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经济、文化三大体系建设, 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履行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城自然保护站水源涵养林现状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分析,针对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质量下降、林业经费投入不足、森林资源保护压力仍然较大等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古城自然保护站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依法治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封山禁牧、科学管理,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广节能措施,减轻对森林资源的获取;生态移民,减轻生态环境的人为压力;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矿业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大力发展生态文明”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矿业城市发展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矿业城市转型。面对持续扩大的矿产资源需求和日益深化的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集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持久性化学物污染协同防治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城乡一体化推进造林绿化,勇闯先河开展林权改革,绿色转型壮大林业产业,持之以恒管护森林资源。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干果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力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面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难题,以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推动资源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生态文明时代,按其保障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运用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提升国土资源工作水平。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国土规划作为调控工具,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解决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内蒙古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加强林业建设是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之举,并提出了搞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林权制度改革旨在推动产权的明晰化,增强经营者对森林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进一步加快林权制度改革,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林业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包括生态保护压力、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3个子系统、17个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样本城市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地区差异,并提出进一步保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兴文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谈起,介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紧紧“围绕构建生态强县、旅游大县”的发展战略,如何坚持把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力度,认真抓好抓实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林业工程,全面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林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兴文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