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当前的"合作社包装下乡资本"现象,发现合作社被包装成为下乡资本的牟利工具、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包和乡村精英投机资本包装的载体,呈现出乡土实践与制度文本背离的异化状态。合作社制度的运营需要与乡土社会政治生态相适应。当前乡村的社会结构分化、基层治理方式之变以及乡村经济发展动力之变,使下乡资本与权力形成了不同的结合形态,即下乡资本和部门权力的结合、下乡资本与暴力权威的结盟以及与少数乡村精英的合谋。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这些结合的权力主体策略化运作,这构成了合作社制度异化的乡土逻辑。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工商资本下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但在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引发了农地"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的动因,探讨了造成工商资本下乡"非粮化""非农化"的原因,据此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基层政府推动与资本逐利的双重驱动下,工商资本下乡大规模转入农地。通过对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的背后逻辑和"资本下乡"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基层政府、工商资本结成"权力—资本"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土地流转中分散孤立的农户;村级组织成为下乡的工商资本管理分散农户的代理人;基层政府联合下乡的工商资本共同获取涉农项目利益和土地增值利润,其自主利益越来越独立于公众利益,"资本下乡"背景下乡村治理缺乏公共性:治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农民公共利益,治理方式在民主参与方面有待完善,治理资源利用趋向内卷化,治理结果不利于农村发展,这些都导致基层政权的民意基础遭到削弱。为了建构乡村治理公共性,需要从改善基层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治理体制、发展农村社会力量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工商资本下乡"务农",是"反哺"农业农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一是有助于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良性互动。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跳农门"现象明显,严重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引导工商资本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民增收最缺乏的是资金,改变农村面貌最缺乏的是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最缺乏的还是资金。因此,对资本下乡应该举双手赞成,但资本下乡也为农村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那么,资本下乡到底应何去何从?本文对资本下乡做出简要概述,并通过相关利弊分析,提出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同时如何引领资本下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工商资本下乡,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动力,但是大量工商资本下乡后却"跑路烂尾"。这种现象实质上是企业要素配置长期失衡的最终表现。本文从要素配置的视角建立了分析框架,并运用晋陕黔浙闽鲁鄂蒙8省(自治区)14县(市、区)的案例调查和问卷调查的企业数据,对本文提出的解释命题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管理能力的不适应、要素供求不匹配、市场环境不优化是工商资本下乡后企业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第二,政府对农业领域的过度干预以及农村要素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与配套性不足,是工商资本下乡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且盲目下乡、要素错配、经营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围绕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资本与农民互利共赢。尽管我国目前出台、修改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对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产生了促进作用,但资本下乡仍面临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缺失、政策性风险、营商环境不佳和农民契约意识不足等困境,导致资本下乡乱象频出。政府在社会资本下乡、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推进作用。以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为基础,分析资本下乡的困境,结合国外政府解决资本下乡实践的有益经验,对推动我国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农业的经营主体。从世界范围看,以农户为农业经营主体是普遍现象,差别只在于经营规模的不同。但现在有些地方却热衷于把工商企业等大资本引进农村直接租赁农民承包地进行农业生产,这就改变了农户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当然,我们不是不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下乡,而是鼓励工商企业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帮助农民搞农产品营销和加工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鼓励资本下乡的同时,应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下乡资本的行为,既给下乡资本足够的发展空间,也最大程度地规避资本下乡带来的风险。鼓励下乡资本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目的在于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同时,禁止下乡的资本擅自改变农业用途、严重破坏或污染租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要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资本下乡,让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之举。然而,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下乡资本"跑路"、涉农项目烂尾;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农民利益受损;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这让人思考,如何确保下乡资本真正为乡村振兴服务?资本下乡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相关部门也做了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村》2010,(6):35-35
<正>当前,很多地方对尽快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愿望强烈,不少地方引进工商资本。针对此种现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认为:中国农业的出路不能光考虑"一农"的效率,还要统筹考虑"三农",考虑到农民的转移、农村的稳定发展等问题。工商资本下乡之后,租赁农民土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资金是产业振兴的"血液"并带动要素的流动。近年来,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逐步实施,江西省兴国县农村吸纳了大量"下乡"的工商资本,出现"资本下乡"的热潮,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建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村容乡貌。但在"下乡"资本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3.
以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社会资本在市场经济中能给农民带来收,也会使市场"失灵",甚至会堵塞政府政策的执行通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在农村的发展,传统的农民社会资本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造和重建农民社会资本成为当务之急.政府不仅要鼓励农民组建自组织系统,帮助农民搭建网络,更重要的是推动乡村社会现代信用体系的建立,同时用乡村民主政治取代乡村威权政治,让法律、法规和信用共同规范交易行为.唯有如此,农民的社会资本才能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根本革新,从而成为实现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近几年可谓如火如荼。既有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村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又有  相似文献   

15.
促进农民增收最缺乏的是什么?是资金。改变农村面貌最缺乏的是什么?是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最缺乏的是什么?还是资金。如此,对资本进入农村(资本下乡),我们应该热情鼓呼。可是且慢.在中央有关文件中对资本下乡的政策是: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民的承包地。在学界,对此的争议更大。问题的核心是,面对外来的强势资本,分散而弱势的农民能否保障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6.
“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等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新三农"问题。"新三农"问题的衍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内在动力和制度根源。破解"新三农"问题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及公共服务的均衡分配。如果说改革以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当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则在农村,尤其是破除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封闭性。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行"政经分开""户产分离",鼓励"市民下乡",为农村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管住规划、放开市场",允许"资本下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源支持;"守住底线、多元供给",通过"服务下乡",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化解"新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资本下乡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是乡村振兴全面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作为社会力量,资本下乡引发的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关联投资、规范经营能够驱动农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但是,在驱动效应的动力传递过程中,受乡村要素供给结构性失衡等客观因素和资本盲目投资等主观因素的叠加影响,驱动效率低。因此,基于下乡资本、农户、政府的不同逻辑,从乡村资源配置与整合、下乡资本投资行为的引导与规范两个方面提出策略,以期加速资本下乡驱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构筑工商资本下乡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是新时期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对凿宽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农产品的规模种植与养殖,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最近笔者下乡调研,不少地方反映,工商资本下乡在给农村带来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夹带着"排挤"现象:一是粮食被排斥。因种粮利润微薄,工商资本下乡尽管租用的是上好的种粮田,但大多种  相似文献   

19.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民市场需求面临新时代变迁,农民与资本的互动成为时代前沿,但在欠发达地区农民市场意识发展缓慢普遍,究其原因是长期观念落后与发展需求薄弱的制约。而当代乡村振兴需多方合力共治,推动资本下乡与农民市场意识良性互动是实现农民价值的未来方向,是实现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受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农民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合作社的现状和前景都不令人乐观。而资本和部门下乡主导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民增收几乎不能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还变相地压缩了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获利的空间。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建立在小农生产结构将长期存在的基础之上,以确保农民的基本收益权为出发点,遏制资本在农业经营领域快速扩展的势头,在经济作物区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区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推进农民合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