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6年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所获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使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概率显著降低0.161。运用工具变量的CMP估计法和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仍然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区分农户是否以务农收入为主和务工距离的不同,分析不同兼业程度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本文间接验证了外出务工的影响包括积累能力的积极作用和改变从业重心的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并发现:从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影响的差异看,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的主要作用人群是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对于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因此,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流动,释放要素生产潜力,帮助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积累能力,是推广和普及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此背景下研究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的主要目的:一是脱贫攻坚战能否让部分农户更有意愿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二是发现具备不同特征的农户会做出何种生计策略的选择,为后续贫困治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文章首先基于以人为本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扶贫效果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扶贫效果的分值;其次,运用Logit模型研究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扶贫效果提高1%,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27.47%;增加0.067hm2(1亩)土地,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4.5%;具备进城务工技能的农户选择以务农为主要生计策略的概率比不具备进城务工技能的农户低58%;增加1个劳动力,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降低36%。还发现相对于传统种养(植)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现代特色种养(植)殖业更吸引农户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基于稳健性考虑,采用bootstrap方法扩大样本量和加入冲击变量对Logit模型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扶贫效果和土地规模、外出务工技能、劳动力数量等农户特征显著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 性别、年龄、社会关系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家庭内部成员收入分享、风险共担的单一模型,以家庭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的决策机制。并结合多主体建模方法,模拟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农户家庭如何在务工、务农及闲暇之间进行家庭劳动力配置,以实现家庭整体效用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传统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忽略了城市生活成本、农户对风险的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农村家庭内部劳动力配置的影响,最终导致相关的策略制定和行为分析偏差。  相似文献   

4.
未来谁来种地:基于我国农户劳动力就业代际差异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农户两代人(父母与其子女)在当前实际就业和未来5年预期就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务农劳动力的变动趋势,结合农村劳动力总体就业状况,进而判断未来谁来种地问题。研究表明,虽然农户务农劳动力比例未来每年将下降且务农劳动力有老龄化趋势,但对于未来谁来种地问题不必太过于担忧,到2020年我国还将有25%左右的劳动力务农,未来妇女化趋势也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西部地区289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调查问卷为样本,分析了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以文化程度较高的已婚青壮年男性为主;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界对粮食产后损失定义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实际界定的水稻收获损失的内涵,并基于10个省份957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地区水稻收获损失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水稻收获损失的主要因素及其边际效应。调查发现,有56.1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水稻收获损失率小于或等于4%,但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着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种植规模、机械化程度、适时收割与否、收获人员作业态度对水稻收获损失具有负向影响;受访者是否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收获损失具有正向影响;同时,收获期内人手不足与恶劣天气使水稻收获损失显著扩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在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实际调查得到的786户样本农户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耕种意愿、农地平整度、农地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价格;而户主年龄、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和社保参加状况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价格。农地平整度、流转时间长短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入价格;而户主年龄、家庭务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后是否改种其他作物和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入价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农地面积大小、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土壤肥力、未来农地政策是否变动则对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乡镇层面的有关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区之间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从区域水平来看,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在区域之间存在传导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就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性投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多数研究都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汇款流入分别对农户的农业收入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但是,流入汇款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流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农户与其它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差异。务工农户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农户的生产结构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具体怎么变化,利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汇款对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非农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汇款只能部分补偿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前后家庭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外出务工仍对农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当前,在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输出地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质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本文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将务工收入用于机械投入而部分替代了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约束,因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概率和种植比重无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多数成员外出务工时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虽然劳动力务工所得收入对劳动力流失有一定补偿作用,但这种补偿作用仍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流失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农机补贴、提升农民尤其是户主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节约资源、增加粮食供给的重要手段,但是,已有研究对粮食田间收获环节的损失问题关注不足。对此,本文基于全国16个省份1135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地区小麦收获损失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全国小麦平均收获损失率为4.715%,但不同省份之间损失率差异较大。其中,陕西、青海和新疆等西部省份的损失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中国小麦收获损失较高。50.57%的农户小麦收获损失率低于3%,20.79%的农户损失率在3%~5%之间,28.64%的农户损失率大于5%。第三,异常天气、虫害、赶种下茬作物以及过晚收获对小麦收获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小麦种植面积、品种和机械收获对小麦收获损失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农户更精细的收获作业和较高的粮食损失认知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收获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厘清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与农户食物消费的关系,文章以西部贫困地区为例,研究外出务工对农户食物消费的影响。[方法]该文使用陕西省镇安县、洛南县,云南省武定县、会泽县和贵州省盘县、正安县2015年1 368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将在家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调整样本的选择性偏差,降低内生性导致的估计偏误,分析外出务工的影响效果。[结果]采用最近邻匹配法、半径匹配法和核匹配法进行匹配后,发现外出务工使农户的人均食物消费总支出的对数最多显著提高0. 081%,最少显著提高0. 060%。[结论]外出务工主要通过收入变化、外来的信息或经验和人口变化3方面影响农户的食物消费,且西部贫困地区外出务工显著提高农户的食物消费水平。相关部门应关注贫困地区农户食物消费与营养状况,改善其食物消费结构,提高食物安全与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优区间范围如何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户最优经营规模是在可利用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约束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所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基于农户可耕种能力而计算。笔者将农户基于耕种能力计算的农地最优规模作为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低标准,因为这是农户实际可以达到的规模。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出发,笔者将使农户种地年收入与其家庭强劳动力外出务工所获得的非农受雇收入相同时的经营规模作为适度经营规模的上限。经过最低标准的测算,笔者发现:在平原类型的  相似文献   

14.
外出务工经历提升了农民工的个人能力,对其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和多元选择Logit模型,利用对浙江、河南、重庆、四川等省份的518户创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和无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的创业行为有较大差异,同时,影响其评价当地农村创业环境供给、识别创业机会能力、选择创业行业和形式的因素均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农户薪材消费研究的基础上,使用陕西省安康市1106户山区农户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西部山区农户薪材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导致了农户对薪材的依赖,不稳定的脱贫并不能减少农户的薪材消费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可以使农户减少对薪材的依赖;此外,替代能源的可及性也是影响西部山区农户薪材消费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家庭务工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家庭务工的视角,探讨不同务工类型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CFPS农户调查数据和Probit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农地转出方面,外出务工对农地转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有效促进了农地的转出,而农务帮工与其他务工对农地转出行为均无显著影响;(2)农地转入方面,不同务工类型对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影响差异性显著,外出务工与其他务工对农地转入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务帮工则对农地转入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帮扶和引导,提高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减少家庭生计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促进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外出务工已逐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测算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近 1 0万人 ,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何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现状与特点据县农调队对我县 1 0 0户农户抽样调查表明 ,目前 ,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民 (累计务工 3个月以上者 )已达 9万人左右 ,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 4% ,农民外出务工呈如下特点 :一是务工人员增多。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近年不断增多。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双向层面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组织与农户土地流转的供求决策准则,用以解释不同农业规模经营组织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转出土地的租金决定土地转出;农户劳动力要素的总收益、农村社会的特征决定农户对规模经营组织的有效需求。规模报酬与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最低规模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的土地转入需求;规模报酬预期,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交易费用小于土地转入的纯收益,以及技术进步的资金充足,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类型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生产是否受到了冲击及受到冲击有多大,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的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会促使农户要素投入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增加机械要素投入并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比例,进而从整体上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为了减少农业劳动投入,农户增加劳动投入少、机械易于替代劳动力的粮食生产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不过,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要面临机械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和种植结构调整空间等约束条件的制约。在不适宜机械作业的丘陵山区,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会被削弱;在城市郊区,由于城市农产品市场容量大,种植结构调整空间大,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也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