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考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的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及外部环境等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市场发育及市场功能失灵、政府管制制度及政府失灵以及流转系统外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不一定更有效或可能导致资源配置负效应.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律支持;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产权权能;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培育与政府管制制度的系统建设和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耦合;转变政府职能,多方面保障政府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双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从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出发,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分析,寻求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机制下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地依靠市场或政府,不可能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规划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的缺陷,但是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存在失效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应该从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政府宏观调控与完善土地市场机制两个途径入手,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3.
湿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原因是湿地资源存在外部性,政府干预及其政策失灵的原因是不完全信息、政府政策的低效率、寻租活动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为实现政府与市场湿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高效率,就必须使社会总效益无差异曲线与社会成本约束曲线相切,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农地直接入市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利益是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配置的根本。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市场机制和政府决定土地边际净收益,进而决定土地资源配置,同时,作为一种不合意的选择,市场和政府都有可能出现失灵,从而引发土地资源的低效配置。我国土地征用垄断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严重的政府失灵,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农地直接入市调整了市场主体行为,使农地和非农建设用地边际净收益的实现得到改善。但是,与农地直接入市如影相随的市场失灵以及我国目前青黄不接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制度体系,都使这种制度改善与社会决策的最优状态仍然存在差距。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善农地直接入市配套法律法规、改变政府参与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配置理论,资源合理配置的标准为在既定投入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使产出效益最大化,或在产出效益既定的条件下,使投入资源最小化。本文研究表明,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下的农地城市流转的数量和价格是不同的,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土地资源的政府配置效率低于市场配置效率,其效率损失为"无效率三角区";计划经济下的政府配置和市场经济下的市场配置,在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配置失灵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建设用地配置中不同政府失灵的成因、影响与相互关系,探索相适宜的综合性改良框架及实现路径,为国家建设用地配置优化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逻辑分析与框架设计。研究结果:中国当前的建设用地配置存在两种政府失灵,并且这两种政府失灵涉及不同类别的政策问题,因而单一的技术性对策无法达到理想的解决效果,故需要依据不同的问题特征,设计构建综合性的政府失灵改良框架进行指导作用。研究结论:中国建设用地配置同时存在政府失灵Ⅰ与政府失灵Ⅱ。前者发生于政府内部,以央地关系失衡下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机制失效为特征;后者发生于政府外部,以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机制、扭曲土地资源配置为特征。对应于这两种政府失灵,本文设计涵盖6类调控工具的综合性改良框架。其中,针对政府失灵Ⅰ,主要有观念性调控、规划性调控和经济性调控3类,其可行路径包括转变形成目标相容的管控理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入指标交易与管理平台等;针对政府失灵Ⅱ,主要有规则性调控、探索性调控和产权性调控3类,其可行路径包括健全土地市场运行规则、探索创新存量土地开发模式、构建现代土地产权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要源自人们对市场失灵的认识。作为"看得见的手"的市场机制是经济活动中最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然而矿产资源市场因其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并在开发过程中产生诸如环境污染、废弃物排放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并存在垄断和信息不完全等,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运转,矿产资源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引发矿产资源市场失灵。矿产资源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前提。通过对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原因和表现的简单分析,得到关于我国政府干预矿产资源开发中应该①正确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职能,逐步减少政府的干预;②建立有效监督政府的制度框架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为土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澄清关于规划本质与规划悖论的错误认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图表分析、逻辑演绎.研究结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在资源、经济、社会和制度约束条件下努力趋近目标的不断试错的认知过程,规划悖论即信息悖论,规划问题的实质是制度问题;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研究结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规划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应当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国情、土地特性及区域发展差异,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及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划拨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土地划拨制度在认识上有误区。有观点认为,划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土地要素可以完全通过市场手段配置,政府行政手段必然会导致权力寻租,而且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土地应当全面采取市场配置,取消划拨供地制度。然而,事实证明,"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既有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划拨用地作为弥补市场之不足,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另一种观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乡地权市场分割的制度约束,导致城市土地短缺和大量农村宅基地限制流转这一矛盾.而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自发流转会引发合约一方的"敲竹杠"行为,进而影响合约的实施.从短期制度分析的视角,政府主导型的宅基地流转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失灵,提高城乡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能显著增进农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