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广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市、县三级派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基层,深入实际,走进农户,访贫问苦。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给广大农民送去技术,送去资金,送去温暖。本刊从这期开始开辟"新农村指导员手记"栏目,希望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06,(1):6
近日,在南宁召开的广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2006年广西重点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态农业:广西恭城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广西恭城县立足生态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恭城作为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县通过发展生态经济铺就新农村建设之路的意义和启示,认为恭城的经验可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广西把中心农户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引导服务,有效激活了中心农户辐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走出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徐刚)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新农村建设与合作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于10月25日~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发展合作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全国  相似文献   

6.
广西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建设,以其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模式和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来的良好生态与经济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能源生态理事会专家们的目光。广西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国际论坛近日在南宁荔园山庄举行,世界能源理事会亚洲区工作会议一并在此间召开。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最近,广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西农业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大力弘扬弄拉屯、陇雅屯、大岭山村精神,加快推进特色新农村建设。主要学习他们的五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玉球 《山西农经》2020,(1):63-63,6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各项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南宁讯广西区农业厅秉承"真心、真情、务实"服务"三农"的宗旨,在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指导和帮助基层新农村建设。厅长张明沛率先垂  相似文献   

10.
搞好"三农"工作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提升农业经济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是我国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的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难题,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和白沙村的全面调研,分析了制约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利用2个调研村成功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山区农村基于发展优势林特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就推广应用该类发展模式的优势、作用、意义以及政策保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具备条件的乡村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取山地烟区典型区域重庆市巫山县鸳鸯烟叶科技示范区,研究其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探索山地烟区依托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的途径。[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从研究区内部条件的优化与整合,到外部环境政策与挑战的推动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结果]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研究区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加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烟草行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为山地烟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结合研究区特点,提出了4种发展策略。[结论]在山地烟区发展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特色产业的乡村旅游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注重以合理的规划突出山地特色,如完善功能区布局结构,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与烟叶产业融合,提高乡村旅游相关人员服务水平,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期实现山地烟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平原、山区、边境地区农村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不同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法,提出了平原、山区、边境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具体做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关系到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关系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作者在对山东省四个县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 ,对四县的就业方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各自的就业方式调整方向 ,这对大多数山区农村劳动力域内就业方式的调整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是解决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的措施 ,是保护、恢复与重建山地生态系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及绿色农业的发展的机遇 ,同时又是对传统耕作制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及基层政府及组织职能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以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分析了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阐述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提出了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以新颁布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法律和政策依据,根据区内条件差别提出相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究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相互机理作用,探讨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模式。[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吉林金州乡进行实证研究,梳理、归纳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参考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推演构建乡村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结果]吉林省金州乡作为吉林省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试点区之一,该区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通过全域范围内发展乡村旅游,在实践中探索出"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小镇"的发展模式,为国内农林复合型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但是该模式在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形式、管理机制与分配机制还有待完善。[结论]乡村旅游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区位条件和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建设不同主题乡村旅游小镇是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基于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呈风起云涌之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的]为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发展,[方法]采用CitespaceⅢ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方面对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研究机构多为西部旅游院校,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作者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权威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化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等方面。[结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区域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立足微观层面,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推进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探讨其治理和绩效,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及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层中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生态经济(0. 483 9)、生态环境(0. 273 6)、生态人居(0. 137 1)、生态保护(0. 105 4),说明该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等仍有待提高。灰色关联法计算结果表明河北省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畜禽粪便处理率(0. 754),生态经济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0. 624),生态保护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化肥施用量(0. 846),生态人居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饮用水合格率(0. 682),而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态保护(0. 724)、生态环境(0. 662)、生态人居(0. 573)、生态经济(0. 543),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仍有很大空间。[结论]研究结果指出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山区乡村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是山区乡村脱贫的关键。通过分析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困境,发现山区乡村地理状况复杂,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缺失,软硬基础设施贫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乡风文明建设缓慢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因此,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完善乡村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