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推进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辅助与自动化等方法。研究结果:在不考虑分等因素更新的基础上,结果传递法和参数传递法传递结果和精度一致,可以较好地实现分等与二调成果的快速衔接,但是结果传递法数据整理过程要远远小于参数传递法。参数传递法可以实现分等因素更新情况下的成果衔接。研究结论:结果传递法和参数传递法为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的快速衔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县级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方法,保持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现势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对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应用需求,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不区分渐变与突变采用全面更新的方法会产生很大的更新成本。该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区分质量渐变与突变区域的县级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系统方法,并以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示范县陆良县对此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以陆良县201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该县2011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区别对待县域范围内耕地"渐变"、"突变"区域,并对突变区域"增加"、"建设"、"减少"三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应用不同的农用地质量更新技术流程与方法,形成了该县2011年度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有效实现了陆良县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2010~2011年度的更新。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工作量小、区分质量渐变与突变、适用于县级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系统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云南省129个县(市、区)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  相似文献   

3.
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惠阳区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更新提出了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的设计模型和方法,可供今后的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工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经纬坐标网格法建立标准样地体系的技术路线,以及标准样地体系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农用地质量监测与分等成果动态更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的划分和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佛山市农用地分等的有关数据对两种方法建立的标准样地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坐标网格建立标准样地体系可以有效解决现行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县级农用地分等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县级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在系统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的VB.Net编程语言,对MapGIS进行二次开发,同时藕合Access数据库,实现农用地分等和成果管理等功能模块,该系统为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新的模式和手段.通过对黑龙江省巴彦县农用地分等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规程,结构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可以显著提高农用地分等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实现对分等成果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陆良县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整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项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整合的方法为:区别对待耕地质量非突变区和突变区,非突变区采用属性传递实现分等数据库中耕地质量等级信息与二调数据库中耕地图斑的有效挂接;突变区进行耕地质量重新评定。研究以陆良县为例验证了此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数据库整合前后,陆良县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比例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相对稳定。研究结论:这是一种既能保持对原分等成果的继承性,又能保持分等成果现势性的数据库整合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云南省129个县(市、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以此方法获得的与二调时点相一致的分等成果可作为后期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本底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用地分等尚处于研究阶段;以琅岐经济区为例,根据农用地分等的依据和原则,利用GIS技术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概述了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评价单元的划分、分等参数的计算和成果图的输出等几项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转变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入手,针对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必须实现战略转变,即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文章认为,正在全国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对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方法深度融合关键技术,为耕地质量评价更新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应用GIS对上一轮分等成果进行了数据转换、空间拼配与属性传递;采用FME技术对分等成果的数据库进行了更新。研究结果:(1)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等别个数与相应等别保持不变;(2)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未发生根本变化;(3)耕地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研究结论:基于本文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下的评价结果,既继承了原成果的评价体系,又体现了成果的现实性和准确性,符合当地耕地质量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实现我国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双管理的转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用地分等工作和土地整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地分等过程中的技术、方法是土地整治评价的基础;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和工作目标,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提供了方向,并为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农用地分等成果与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成果相结合,可实现补充耕地的等级和数量不低于被占耕地的等级和数量,补充的耕地与其他耕地集中连片的原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永川区青峰镇的胡豆平村、佛岩寺村、凌阁堂村、牌坊坝村和莲花石村的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16个与农户个体密切相关的因子对青峰镇所辖的五个村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个村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胡豆平村综合得分最高,其经济发展水平最好;佛岩寺和凌阁堂村综合得分居中,经济条件一般;牌坊坝和莲花石村的综合得分最低,经济水平也是最差的。并在此基础上为提出缩小各村的经济差距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永川区青峰镇的胡豆平村、佛岩寺村、凌阁堂村、牌坊坝村和莲花石村的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16个与农户个体密切相关的因子对青峰镇所辖的五个村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个村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胡豆平村综合得分最高,其经济发展水平最好;佛岩寺和凌阁堂村综合得分居中,经济条件一般;牌坊坝和莲花石村的综合得分最低,经济水平也是最差的。并在此基础上为提出缩小各村的经济差距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耕地利用变化过程,弄清驱动过程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有助于深入了解引起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区域土地管理决策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鸡西市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鸡西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1年我国13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其所在省份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引领效应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得出结论。(1)开发区引领效应指开发区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2)国家级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引领效应;(3)国家级开发区引领效应的综合得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4)东部开发区引领效应最强,其次为中部,再次为西部,然而其差别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The goal of this special issue is to introduce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to new analytical approaches involving spatial data.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pecial issue and an introduction to von Thünen's model of the determinants of land use and rent that underlies all spati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澄清土地流转问题上存在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性质、农业的特点、私有化等重大理论问题上的认识误区。 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一种具有公私相互融合性质和特点的所有制类型,是一种特殊的混合所有制模式;(2)农业经济已经具有了现代农业的许多特点,不完全是小农经济;(3)私有化有一般与特殊两种含义,包括土地流转在内的土地制度变革不存在所有权意义上的私有化,但从经营权看是私有化过程。 研究结论: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对农村土地的社会性质、农业经济的特点、私有化等重大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河南区域城镇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构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城镇化水平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提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1999年合肥市耕地、人口、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下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和耕地减少的形式以及人口、粮食的变化,并用回归法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研究认为在2005年、2010年合肥市食物保障能力分别在97%和95%;提出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和实现途径,为合肥市在实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做好耕地—人口—粮食系统生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牡丹江市居民参与绿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影响居民出资情况的因素,通过聚类分析将牡丹江市居民出资情况分为4种类型,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第1种出资类型的居民有95%愿意出资10元以上用于小区绿化;第2、4种出资类型的居民倾向于10~30元的出资金额;第3种出资类型的居民有85%选择出资5~30元。最后,提出可通过文化程度和人均月收入水平这2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小区居民出资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找出不同类型居民参与自愿供给的行为规律,根据居民出资类型来判断筹集城市森林经济补偿资金,确定比较符合受益者支付意愿的支付额度。  相似文献   

20.
征地制度改革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剖析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静态分析的缺陷,厘清征地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把握征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演绎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益—成本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要得以推进,改革所产生的收益—成本要具体化为参与方利益集团的收益与成本之比较。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三方各自追求效用收益极大、成本极小的互为因果的博弈行动驱动着征地制度改革的演进,演进方向应是创建Pareto改进的非零和博弈的规则。而参与改革三方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决定了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