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在描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对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城市化具有转移农村人口、直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的作用目前 ,我国约有 1 .3亿~ 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陈吉元 ,2 0 0 0 ) ,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挤占着有限的土地资源 ,这是导致农民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城市化能够通过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快速减少农民数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瑜 《南方农村》2012,28(2):3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合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双转移”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城市化整体清洗水平不高,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不仅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尤其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而且影响了农业的规模经济和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体效益的提高,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的不定期流动。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天丽 《农村经济》2001,(11):10-12
四川省是内陆大省 ,又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 ,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 70 %以上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1 1 5% ,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1 3 0 0多万。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大 ,给四川省实现经济起飞、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久滞留在农业和农村 ,就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而 ,如何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省现今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一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障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 3种选择 :一是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 ,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课题。本研究报告就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和态势进行考察 ,分析我国城市和小城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的吸纳方式和承载力 ,研究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和趋势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据 1998年统计 ,全…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滞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的历史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国家,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毫无例外地推进了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达75%,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25%,四川才22%。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在发展中国家之下,对我国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首先是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由于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技术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随着全国各地"阳光工程"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阳光工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未能够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队伍的长期、稳定与彻底性.对此,笔者从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合法权益与社会保障、完全转移协助和子女教育问题四个角度提出新的政府干预模式的构想,以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彻底地转移,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分析--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广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加快广东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加速行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先后出台政策对"三农"问题进行指导。然而据调查显示,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长,同时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首先说明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原因,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导致其购买力急剧下降。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就成为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发展的情况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商品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专业化生产和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出现,农村进入“两个转化”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农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仅靠家庭细胞来消化,巳不适应需要,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迅速寻找一条更好的途径。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村出现的各种新经济联合体,就是这样一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为什么说新经济联合体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 新经济联合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作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具有长期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 ,城市化进程也远远落后于相应的工业化水平 ,这意味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没有实现转移或转化 ,制约着中国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滞后是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起始条件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 ,存在明显的差异。1 .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总量的差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从而人口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中国农业、农村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深入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和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沉淀,更有现行体制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非农产业就业能力不强。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与…  相似文献   

20.
四川宜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由于历史及经济原因,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本文以宜宾为研究对象,结合统计数据,在分析了影响宜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岭回归对影响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宜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