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该是我国政府当前消费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一、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发展影响的国际比较 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的判断,可以从历史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两方面来认识。 纵向比较,从我国 1981年至 1997年 16年三大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看,最终消费率基本上以…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消费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基本的政策,但是目前我国较多依靠投资来保持经济的增长,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持续走低。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率的变化及其走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消费率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内需不足问题,增加政府消费支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等概率抽样,抽取15个省市作为研究样本,预测我国各地区政府消费支出总额及均值,结果表明:不论是总量估计还是均值估计,PPS抽样的方差都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PPS抽样要明显优于简单随机抽样。  相似文献   

4.
毕嘉杰 《山西农经》2021,(6):107-108
从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与投资最优结构的理论,利用我国1979—2019年的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非线性关系,考察最终消费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是否存在最优点。从结果可知,城镇居民消费率对居民消费增长与GDP增长存在调节效应,且调节效应呈“倒U形”。当城镇居民最终消费率达到约73.9%时,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最终消费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不利于发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过度消费导致投资不足,再生产能力无法弥补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促使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边际影响逐渐降低。如果最终消费率过低,会引起资本存量的产能过剩,使规模经济效应消失,经济预期不乐观,社会投资和消费都将减少,对GDP增长率产生不利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该是我国政府当前消费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在支出顺序、支出具体内容和消费倾向及消费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现状,指出收入差距、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差异等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剖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消费率增长、消费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居民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居民消费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和政府消费率(政府消费额占的比例)一起构成了一国的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调,损害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难以实现。1990年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从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大幅下降是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率,促进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的消费率在上升,而农村消费率却在持续下降,致使总体消费率呈下降趋势.由此,面对世界金融危机,要扩大内需,首先的是扩大农民需求.2010年初,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其中"建材下乡"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拉动内需的政策制定好了,农民会积极响应,否则会上海农民的信心,影响今后政策的执行,也会降低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笔者认为,政府与农民之间建立信任与信心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家电下乡"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原因的基础上,对"建材下乡"政策的制定所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年来最快增长,实际增长率达7.4%,但农村的居民消费率却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比较低,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本文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人手,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率低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指出应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扩大内需,一般的理解,就是要老百姓多花钱,或政府多投资应该说,这两种认识都对,但都不完整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也包括政府消费;投资需求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企业投资因此,扩大内需是个整体,是个系统,涉及政府、企业、居民三大行为主体的全部支出、购买、投资,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带动,而并非单纯地多花钱、多消费。  相似文献   

12.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与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东、中、西、东北地区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按照消费类型来看,生活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总体呈逐渐扩大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相比于收入增速的波动性更大,近年来有增速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农村消费环境尚待改善。未来,扩大农村内需要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着力点,并根据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农村居民作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增加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立足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实际,从经济、制度、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自雇就业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雇农民工的消费收入弹性比受雇农民工高0.06;自雇就业对农民工的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雇农民工与反事实的受雇情形相比,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增加39.93%~44.33%,消费率提高17.42~18.21个百分点;按消费结构来看,食品消费支出增加14.85%~15.84%,住房消费支出增加123.21%~136.67%;自雇就业促进消费的结论在模型设定上以及不同特征农民工群体中都具有稳健性;农民工的自雇就业是基于比较优势的选择,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提升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意愿,从而促进了消费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又一重要举措出台。25日,商务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十二五”商务领域扩大消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这是三部门落实中央“防通胀、扩内需、调结构”部署,进一步增强流通在扩大消费中的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新疆城乡居民的收支水平、消费率、恩格尔系数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LES模型对消费的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并提出削减这一现实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农村消费的总体水平及其恩格尔系数仍然处在较低的阶段.文章采用Kaya恒等式的拓展,对模型中的多个变量进行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建立中国农村消费解构模型,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解为消费结构因素、消费率因素、收入因素及通货膨胀因素,并基于1999~2012年中国农村消费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表明:1999~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之前消费率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变化的干预值最大,2001~ 2012年收入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干预值与干预率均急剧增大,收入因素在这一时期成为影响消费变化的主因,消费率因素次之.就1999~ 2012年各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总体干预值与干预率而言,收入因素的干预值与干预率最大.该文根据数据分析进行相关讨论,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量应当从推动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与消费结构转变人手,最终实现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类型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相似文献   

18.
家电下乡是国家为扩大内需、缓解家电出口压力而实施的一项以价格补贴为特征的消费刺激政策。本文利用省级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采用政策评估中的反事实分析方法,以山东、河南两个试点省份为样本,研究了"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家电下乡政策使试点省份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分别提高了2.21%和3.41%。进一步发现,这种促进效应源于农村居民提前了家电产品的购买,但当前消费的增加只是未来总消费提前的结果,长期而言,家电下乡未必能提高总消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划分政府投资性、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三类。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挤入效果明显,而消费性支出对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看,由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消费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其消费结构挤入效果不同。从区域视角看,由于区域差距、政府投资力度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在我国,居民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旺直接弱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由此引发人们探讨我国近年来人口的少子化、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了农村地区少子化、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农村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农村地区的收入、社会保障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着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