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县级区域作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量度区域经济时间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1978-2009年来贵州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规律,同时,选取11个经济发展指标,运用主成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贵州82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根据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将其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四...  相似文献   

2.
在综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将GDP和人均GDP两种指标相结合,从县域层面上对江西省89个县市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表现出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变化同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1999年至2006年各城市人均GDP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和地统计方法,在Arcgis及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计算出长江中游地区城市群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Moran’s I值,并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表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差异缓慢扩大,有空间聚集趋势,但趋势不明显,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不强,带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发展,严重影响了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选取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及人均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等8项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对全省11个地级市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揭示了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0年~2011年连续时间序列为研究时段,选取人均GDP为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运用加权标准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测度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采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进行测度,并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对总体经济差异进行分解。最后运用Geo DA、Arcview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研究结论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内经济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相对差异在逐步缩小;泰尔指数也呈降低的趋势,且总体经济差异在2009年以后主要是由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所造成;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东部及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较滞后;且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极化效应"阶段,"扩散效应"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衡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三大区域和县域经济的差异情况,发现江苏区域差异基本体现在三大区域差异,进入21世纪以来差异更加明显。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预测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强调继续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尽可能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选取GDP、人均GDP、城镇化率等14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全市40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3种类型,分析了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近年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土地资源消耗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以揭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消耗的区域差异变化趋势,验证相关经济规律。研究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城市土地消耗强度的区域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从2000—2011年,(1)全国、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三组的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均值在逐渐减小,其组内各省间的标准差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表现出σ收敛的特征。(2)相对发达地区组内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的缩小幅度要小于全国组及相对落后地区组的幅度,并且自2004—2011年7年间的σ值均呈现相对发达地区组>全国组>相对落后地区组的结果。由此说明,在现阶段相对落后地区组的区域差异收敛性最好。(3)相对落后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组间的人均GDP存在β收敛,并且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相对落后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组间的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其收敛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4)相对落后地区组各省份的η值都为正值,说明在相对落后地区各省份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其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也在不断缩小。研究结论:近10年间,中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在不断减小,并且其区域差异呈现出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作为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利用泰尔指数,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总体呈现出扩大的态势;组间差异是新疆总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推动力量;而组内经济差异在新疆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除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外,其余3项指标的基尼系数与泰尔系数皆反映出江苏区域差异呈扩大态势;二者测度江苏省区域差异演变趋势相一致;江苏省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生活水平的区域差异,即江苏省生活水平的区域差异超出生产水平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文章通过对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因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以期筛选出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为规避或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协调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选取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36个作用因子,对农业生产风险因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对农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1)市场需求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市场价格动态、农作物种类和面积、农药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干旱、温度、洪涝、农业机械自动化、交通运输条件、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等是重要性排序为前15位的风险因子。(2)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进步,干旱、温度和洪涝等风险因子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产量风险随之降低。而市场需求、市场价格动态等对农业生产的作用风险在扩大,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不稳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更为突出。(3)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以及对农产品价格和流通的干预则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地区生产总值和GDP的增长速率;且农业资源利用程度、栽培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的保护和治理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结论]通过测度不同评价指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指出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关键风险因子,对降低和规避农业风险,协调农业与区域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炭资源形势:总量丰富,分布不均衡;"十二五"期间煤炭在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变;"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格局依然存在。煤炭产业布局基本发展思路:稳定开发东部地区、重点开发晋陕蒙区、积极开发西南区、适度开发甘宁青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鼓励建设煤炭资源大基地、大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相关企业合作;提倡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升级;鼓励煤炭企业向集约化、多元化、安全生产自动化发展。对我国煤炭产业布局的建议:进一步理顺上下游关系,推进煤炭定价市场化;通过煤炭企业联合重组,提高煤炭工业应对周期变化的能力;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开展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4.
资源的保障供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江苏省自然资源禀赋的特点,指出资源总量少、人均拥有量低是制约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开放型”资源供给体系十分必要;从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实际和实现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在大力发展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积极剃用国外资源、引进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开发自身潜在优势的资源,保障区域资源供给。  相似文献   

15.
姜元春 《水利经济》2006,24(4):73-75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用水量占青海全省用水量的42%。由于人口和水资源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加之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直接制约着青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到来 ,对福建经济而言 ,既是严峻的挑战 ,又是难得的机遇。本文从福建经济的特点分析 ,探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群体突破的新型企业关系 ,并提出了我省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依据1998~2010年中国的省级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林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三大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以及农村土地逐渐细碎化等问题导致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区,且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以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人口结构、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设施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6个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了各区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了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概要分析了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的现状,对比研究了国内已有的若干生态经济区划方案,认为生态经济区划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中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且区划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县域小尺度生态经济区划和山区生态经济区划是热点;在方法上应该采取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相结合,鉴于已有的聚类方法的局限性,应发展基于3S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动态的新的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甘孜州各县市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涵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大模块共计24项指标的评价体系,选取发展较快的2007—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极差法、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GIS工具,对甘孜州各县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1)全州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平均值为0. 500 8,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康定市得分最高,石渠县最低,县市之间呈现两级分化。(2) 2007—2014年全州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增幅0. 262 6,年均增速13. 77%,所有县市均处于上升过程,但县市之间增速不一,发展差距逐步扩大。(3)全州发展协调度平均值为0. 390 5,协调度较低,各县市均处于轻度失调或濒临失调水平。(4)发展水平、活力、协调度较高县市均集聚于州东部和南部,尤以东路片区最为典型。[结论]下一阶段需依据各县市实际,立足优势,制定实施合理的发展规划,缩小区域差异,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