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西部20世纪旅游业的崛起为陷入困境的美国乡村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关国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西部乡村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为主要目标,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优势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成功地完成了传统乡村经济的转型,实现了美国西部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其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我国西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  相似文献   

2.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就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签署节能减排协议,倡导低碳经济。全球都处在一个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在发展的氛围中,然而对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低碳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低碳经济的提出为大背景和理论基础,浅析低碳旅游及低碳乡村旅游可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肥城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支撑肥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对促进肥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及特征解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肥城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存在着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和季节性明显等问题,并提出了应深化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理念;加强乡村旅游的品牌意识,创新旅游产品;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健全基础配套设施;落实旅游人才扶持政策,旅游发展人才保障;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并行;依托"旅游+"、"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期能促进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及以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等策略,以满足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生态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区域经济空间外溢现象比较普遍,且乡村旅游产业日益壮大,在经济的空间依赖性变得逐渐加强的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在区域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方法]文章以2016年江苏省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GIS10.2和GEODA空间分析软件,采用Moran′s I指数研究江苏省13个地级市乡村旅游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统计学计量方法对江苏省乡村旅游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江苏省乡村旅游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受临近地区溢出效应影响明显;(2)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城乡差距,其次为交通状况和市场需求,影响最不显著的为农业及旅游发展状况;城乡差距、交通状况、市场需求和旅游发展对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而农业基础对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负向作用;且城乡差距、交通状况正向推动作用非常明显。[结论]江苏省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地理因素在其间发挥的效应,依靠极化效应,发挥对临近区域的带动作用。且发展乡村旅游要着重从交通状况改善、发挥居民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性、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统筹城乡视角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的一个新兴项目诞生出来,它利用乡村原有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乡村特有绿色土特产的生产再加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拉近了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及建设和谐新农村.同时乡村旅游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传统乡村功能得以重构,如使乡村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村功能由农业向多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成为整个旅游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点之一。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体系,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改善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下面就以乡村旅游为中心,重点阐述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我国多层次旅游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对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因素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非"乡村性"上。本文试图对这种异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汉思 《农业经济》2018,(5):143-144
与美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对比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高。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包括:政府合理规划与政策支撑;发挥社区与协会作用;完善立法、规范管理;促销方式多样、产品丰富;重视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等等。诸多发展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学习。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乡村旅游是我国农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乡村旅游发展阶段为背景,以低碳乡村旅游为契机,以功能构建为视角,综合分析了低碳乡村旅游定位等问题。低碳乡村旅游功能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低碳乡村旅游要善于应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和机遇,丰富其休闲、体验、保护和教育四大核心功能,完善碳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从而促进农业、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乡村旅游产业也随之兴起。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在乡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乡村旅游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山东省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乡村地区旅游环境差、村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开发效率较低、产业发展模式较为落后、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分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个人主导的3种发展模式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优缺点,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创新打造山东省特色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做好宣传工作、树立乡村旅游新形象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开拓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节假日时间增多、城市病日益加重及交通便捷等状况为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层次偏低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强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创建优势品牌及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村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旅游业已逐步完善,农村经济也在国家的重视下有所发展,如何让农村生态旅游与经济互动发展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文章基于重庆地区农村生态旅游业及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一种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该地区的农村生态旅游和经济互动互动发展做出一定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农村生态旅游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几个最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互动发展的情况从整体上来分析处于良好状态,但仍存在众多的制约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其中,在所有影响农村生态旅游业和经济互动发展的所有因素中,来自旅游品牌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游览环境负向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广西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的客观事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作为经济转型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拥有喀斯特地貌、农业梯田、湖泊瀑布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资源,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发出不少闻名省内外的乡村旅游景区。文章从理论(定性)、实证(定量)等2个角度切入分析,结合乘数理论和生命周期效应理论,建立广西乡村旅游业与区域GDP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表现和贡献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广西跨越式发展的新支柱,并快速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博弈模型,应用博弈模型假设对政府与投资企业之间形成的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监督治理与不监督治理的博弈关系进行研究。以郭坑回族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讨论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对利益方之间的合作与不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分析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获得适合景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佳方案。该文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郭坑回族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环境受到的压力逐渐加大,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省份,测度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承载力权重值最高,为0424 9,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权重值最低,为0249 5。(2)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轻度超载,整体上处于协调状态。(3)从3个层面来看,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为轻度超载; 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处于报警状态,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较明显; 基础实施承载力为轻度超载,应加强基础实施的建设。[结论]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协调,保证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山市民众镇农产品和乡村游资源丰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而收益剧烈变化,乡村游宣传力度不够和配套设施不足而面临发展瓶颈的现状,在对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和乡村游营销促进作用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该镇建立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服务平台构建方案,形成“I+N+N”的专业镇集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一体服务平台,以满足中小微乡村游企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的需要,推动当地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Rural tourism (RT) has moved into a more complex phase and today it is possible to point ou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within European regions. In order to encompas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in rural area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is proposed. If the attention moves from a static analysis of RT within a region, to the transition from a basic rural economy to a new economic specialisation, then the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EEG) may be a useful framework. The EEG explains economical transitions as a shift from a historically predominant configuration to a new one, by the interplay of processes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micro (local), meso (regional) and macro (Europea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dapt the EEG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RT. In this paper,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the case study of RT in Tuscany. We argue that in Tuscany the rural transition towards a tourism development was fostered by the weakness of the established rural configuration and its heritage of a large availability of empty buildings, which has been a primary inpu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New trends at the macro-level fostered the transition towards RT, in particular the European funding for multifunctionality within agriculture and urban people seeking for natural life-styl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按市场需求分析内蒙古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划分,试图探索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文章采用细分法,将内蒙古乡村旅游划分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及其他等4个类别,由此开展内蒙古乡村旅游区划研究。[结果]将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草场游览区、乡村休闲区、游牧文化体验区、综合发展交流区等4个区。虽然内蒙古草场资源丰富,但受季节性及同质化的影响,其重要地位日渐衰弱。研究发现,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排名为:乡村休闲区游牧文化体验区草场游览区综合发展交流区。[结论]乡村休闲是内蒙古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内蒙古休闲农庄、文化民宿及乡村综合体,是提升内蒙古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