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绪球 《中国农史》1996,15(3):18-22
长江中游是目前全国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最多的地区。1992年有关统计,在全国各地发现和公布的99处史前稻作遗存中,长江中游就占了41处。在这些遗存中,湖北城背溪、关庙山、屈家岭和湖南彭头山、皂市等遗址的发现特别重要,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关庙山遗址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经济属于典型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类型。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发展水平及特点并不一样。要对关庙山史前稻作文化作出客现而科学的评价,大致了解整个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乃是不可缺少的。本文欲综合有关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对此作一比较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汪沟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城区北2公里汪沟村南濒临索河支流故道的岗地上,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浮选土样,浮选结果显示:汪沟遗址的农作物有粟、黍、稻和大豆,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都很高,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是汪沟遗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稻作农业所占比重很小,大豆种植也较少。国电荥阳电厂热源入郑管网工程发掘区植物遗存出土密度较高,可能是遗址的居住区,遗址靠近壕沟的区域植物遗存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2014年秋季对丁公遗址的发掘过程中,系统采集了植物考古研究样品。文章报道龙山文化时期灰坑、地层等遗迹单位浮选到的炭化种子果实情况。植物组合包括农作物和非农作物,农作物包括粟、黍、稻、小麦和大豆,其中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为主,稻作农业占有相当比重,小麦比较少。非农作物类植物遗存数量比较多,包括农田杂草和野生植物。炭化植物遗存为了解丁公遗址龙山时期聚落的植物利用、生计模式、农业生产和环境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在长达千余年的迁徙过程中,不但发展完善着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带动着迁入地区经济的发展。自汉至明锡伯族的经济生产方式逐渐由渔猎为主发展为农耕为主,渔猎为辅。清朝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主的锡伯族迁徙至伊犁地区,促进伊犁地区经济发展,新时期,隶属于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保障了察布查尔县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与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5.
一、生态农业 湖北省罗田县匡河区石桥铺乡落令河村的方时珍,全家3口人,两个劳力。1982和1983年,是以养猪为辅,以栽桑养蚕为主的专业户。1984年,他分析了前两年经济效益较低,调整了农业结构,进一步扩大了生物圈,即育苗栽桑→桑叶养蚕→蚕粪入沼气池→沼气池肥水养鱼→鱼塘泥肥田→农作物禾杆糠麸养猪→猪粪肥桑(见下图)。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阔的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对远古时期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史前考古遗址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青藏高原的先民们已经逐渐脱离了渔猎采集活动,从事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和渔业活动。畜牧业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农业生产部门,家畜以牦牛和猪为主;这一地区的种植业与北方黄土高原相似,是以旱地作物为主,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粟、豌豆等,起初可能受到起源于中原的粟作农业文化的影响,随后也可能受到西亚麦作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尚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豫北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2018年在尚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采用针对性采样法在遗址发掘区采集土样11份,并进行了浮选。浮选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和大麦三种农作物,以及其他6种杂草类和一些果壳类等非农作物植物遗存。浮选结果显示,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最高,黍次之,未见水稻、大豆,说明以尚村遗址为代表的豫北地区龙山时期的农业结构应该是以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此外,尚村遗址发现葡萄和一些碎果壳,说明当时人类还从事植物采集活动,这可能是一种辅助类农业生产活动。通过与中原地区其他遗址浮选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豫北地区以种植粟和黍两种旱地作物为主,豫西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豫中地区为稻旱混作的特点。本次植物遗存的研究为探讨豫北地区农业结构特点提供了新的思考,加强了我们对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的区域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以哈尼族史诗为基础的研究表明,在遥远的虎尼虎那,哈尼过一种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在什虽湖边,哈尼驯养了动物并开始种植作物。在嘎鲁嘎则,哈尼大约处在一种游耕和游猎的状态。在惹罗普楚,哈尼人首次安寨定居,并首次种植了水稻,从此开始了向南方稻作民族的转变。在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哈尼经营一种以坝区稻作为主的农业。隋唐以来,哈尼在红河南岸的崇山峻岭中创造了山区梯田稻作农业。山区梯田稻作与坝区稻作相比,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具有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鸿山生态园     
无锡市鸿山生态园位于吴文化发祥地和中国无锡鸿山遗址公园的中心地带,由东南大学负责规划设计,设计规划重点理念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其它产业为辅”,根据地方特色,以鸿山遗址所展现春秋战国文化为契机,创造鸿山品牌生态农业园形象,提出以“生活、生态、生命”三生农业为主导和三者有机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四新”农业发展策略,全面展示生态园区风貌,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七大体系。生态园将城郊农业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态休闲紧密相连,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这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无论在作物培植,还是在农具使用、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诸方面均具特色的史前稻作农业。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地区的史前农业最早发端于太湖水网地区和宁绍地区,大体经历了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完成了“新石器革命”,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稻作农业发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稻作生产由于具有投资省、工量低、经济效益高,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考查,它至少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原始采集经济时期,人类就把野生稻列为采集食源的主要对象。进入农业经济以后,劳动人民驯化栽培,逐步摸索出耕作经验,并扩大了耕作面积。这样,稻作生产便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稻原产我国南方,喜温湿,在水利和其他条件不能满足时,发展稻作生产就有困难。殷商时代,“禾、稷、黍、麦、稻”,稻处五谷之末,唐中叶以后,稻作才开始向前发展,宋代则是稻作生产勃兴的阶段。我们今天采用的一套稻耕技术,基本上都是宋代稻耕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江南水乡是当时稻作发展的中心,江南稻作生产的发展,改变了国内南北经济重心。两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耕低湿地水稻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栽培稻起源于以云南和阿萨姆为中心的东南亚半岛基部地带,是近年来在国际上颇受重视並得到各国不少学者支持的起源说。然而稻作农业发端于低湿地抑或山地,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以云南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前提,通过对野生稻生态环境和生态特征、历史文献记载、史前稻作文化遗址立地环境以及稻作民族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特征的考察,论证了稻作农业起源于低湿地而非山地。而云南低湿河谷、盆地起源阶段稻作农业的耕作方式,则是不同于山地“刀耕火种”的原始的“火耕水耨”。  相似文献   

13.
多种经营 ①农业生产单位为充分利用各生产部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所实行的以一种(或少数种)生产事业为主、其他多种生产为辅的经营方式。不同生产单位因自然、经济条件不同,多种生产项目的内容也不相同。如有的以水稻生产为主、肉猪和家禽生产为辅,有的以饲养奶牛为主。水果和蔬菜生产为辅等。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农业内部各业的互相促进和生产系统的合理化,有利于克服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生  相似文献   

14.
史前广谱经济与稻作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用各种水生动物和小粒型植物果实为主的广谱经济,以往学界都认为它是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重要特点。但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已有的考古发现与本文的研究表明,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广谱经济都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并为稻作的起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人地关系不断紧张,自然食物的来源日趋减少,广谱经济的原有地位才最终被稻作农业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张马屯遗址作为后李文化的最早遗存之一,提供了全新世早期山东高地先民生业经济的直接证据。张马屯遗址植物考古分析表明9000年前先民利用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在大量采集野生植物果腹的同时,先民已经开始栽培和驯化粟类作物,但驯化进程十分缓慢。结合动物遗存和其他考古学证据发现,全新世早期山东高地的先民仍以广谱式的采集—狩猎—渔猎经济为最重要的生计方式,动植物的栽培和早期驯化已经出现,但对先民食谱整体上的贡献仍有限。  相似文献   

16.
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对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生产门类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呈现阶段性的回归式变化,即秦汉至南北朝以农耕为主→南北朝至清代中期以畜牧狩猎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农耕为主的演变;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彝族之间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变化,造成农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地域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人为因素决定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与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通讯》2009,(7):43-43
(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山遗址位于云南澄江县境内,是一处石寨山文化(约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世纪)遗址。笔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年发掘采集的浮选土样中选择23份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上述样品共发现13800余粒炭化植物种子,包括7种农作物和20余种杂草,另外发现少量果类遗存。农作物以小麦数量最为丰富,且籽粒形态差异较大,值得注意。农作物遗存中的稻谷数量也很多,其他农作物遗存还包括粟、黍、荞麦、大豆和大麦。可见学山遗址农作物结构以小麦与水稻为主,以其他种类农作物为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稻作施肥发展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肥料资源极为丰富,稻作施肥的历史悠久,施用的肥料种类很多。我国传统的稻田施肥形成了以有机肥为主的特色,在施肥方式上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肥技术不断提高,强调要合理施肥和经济施肥,至明清时期已发展到看苗追肥。总结了施肥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作物制宜的合理施肥的“三宜”原则。清朝末年化学肥料传到我国,使我国稻田施肥增加了新的内容,施肥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历代劳动人民在合理施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袁学平 《农家之友》2009,(28):11-12,19
花生是山东省重要的油料作物,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花生田病虫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根据花生生育期所受到三种病害危害的特点,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