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文章基于经营大户农业科技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江西省吉安市301户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将农业大户的科技溢出效应分为雇佣导致的直接效应与模仿生产行为导致的间接效应。通过计量工具探讨影响水稻种植大户农业科技溢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户雇佣经历与村大户雇佣人数影响显著为正,经营大户的农业科技直接溢出效应明显;村大户种植面积、村大户为农业技术指导员及参加农业技术宣传会影响不显著,经营大户的农业科技间接溢出效应不明显。建议政府通过补贴等财税措施进一步鼓励经营大户雇佣当地居民,强化农业科技直接溢出效应;政府通过改变村技术指导员任命方式与提高其经济补贴改善技术指导效果,通过实施经济激励与改变宣传模式强化技术宣传效果,从而激发农业科技间接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已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1998—2013年中国农业企业面板数据,将FDI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分解为6个渠道,基于CDM模型考察了FDI生产率溢出中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FDI对农业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为正的竞争效应和前向溢出,同时还存在负向示范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后向溢出和逆向溢出。此外,在FDI对农业企业生产率的溢出中,创新起到了较强的遮掩作用,减少了负向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最后,上游FDI的正向溢出主要来自于外商独资企业而非合资企业。因此,政府应鼓励外商独资企业进入农业上游领域,鼓励企业产出专利;同时国内企业应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并努力缩小与外企的技术差距,以获得正向FDI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保护植物新品种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的实施,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加强。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中国与100个国家的贸易面板数据,在评估进口国农业领域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其对中国植物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植物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同时产生"跳板"和"屏障"效应,前者主要正向作用于贸易广度,而后者则抑制了贸易深度增长;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制度距离以及比较优势检验,验证了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形式;异质性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的"跳板"和"屏障"效应在不同国家类型、中国加入WTO前后以及在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下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行业回归检验,发现不同植物类农产品贸易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的敏感程度不同,其均有利于中国部分果蔬类、植物提取物、烟草等行业的出口增长,但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在更多的其它植物产品类型中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在Heckman两阶段、PPML和OLS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中均显示一致,证明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将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到农业贸易领域,为中国植物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最优策略选择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局部均衡贸易模型应用经济剩余理论评价了农业研究的收益及其研究收益在生产者、消费者、调出地及调入地间的分配。在进行农业研究评价时考虑到了地区间的研究溢出效应。本模型需要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数据,客观数据包括生产量、消费量、供给弹性、价格等,主观数据主要是科学家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支撑,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利用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村级层面就农户劳动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经营收入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群倾向;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本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在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中,政府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技术推广活动促使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其他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且稳健的溢出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由于技术服务功能较弱,未能在农户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的过程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进步是实现农业减排的重要途经,如何通过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带动全国整体农业减排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2009—2017年省域数据,分别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和潜力两方面测度农业技术进步,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区域溢出的影响和技术溢出的可能渠道。结论显示,“同群效应”引起各省份农业碳减排的直接互动;“学习效应”和“涓滴效应”带来区域间农业技术扩散,引起农业碳减排的间接互动;农业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更可能在农业经济发展相近的地区间发生。最后,从制定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增强农业技术溢出、加强地区经济联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科学引导区域间农业技术溢出、实现农业合作减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有农产品贸易环境效应的研究忽略了对外贸易知识溢出,本文基于农产品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特征将经典线性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予以空间维度扩展,实证检验发现,农产品贸易知识局域溢出不仅有助于降低贸易发生地的化肥(氮)污染排放量,而且农产品贸易非物化型知识跨区域溢出还有助于降低贸易发生地以外其他地区的化肥(氮)污染排放量;环境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空间二分属性,环境污染不仅与其所在地区农业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而且也与其所在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农业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建议提升农产品贸易知识比重、打破传统农业封闭落后格局、培育农业服务业智力资本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涂爽  徐芳 《农村经济》2020,(8):109-117
本文基于2005~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一是农业经济增长因产出规模的扩大,对农业环境污染产生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与污染物要素投入指标的选取而异;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污染性要素投入指标正相关,产业结构同污染指标负相关;三是农业经济增长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化肥流失量的空间溢出弹性是直接效应弹性的6.46倍,农药流失量的空间溢出弹性同直接效应几乎相当,塑料薄膜残留量的空间溢出弹性仅为直接效应弹性的0.498;四是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这可能是导致其对农业环境污染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本文的政策意涵: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农业环境污染监测指标体系,提高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水平,构建区域农业环境治理的联合机制,开展区域间的诸如品种研发、技术开发、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地区间的技术共享、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形成和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地区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传统的贸易形式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垂直专业化分工中。本文利用技术溢出理论和人员流动效应理论,并结合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和技术创新现状,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有:第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本区域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从时间范围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在1999年以后更加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演进历史;第三,从空间范围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纬度不同的区域之间,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区域之间该效应并不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业机械跨纬度作业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支撑。本文运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广义矩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渠道,并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的边际效应大于后者。临近省份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本省粮食生产溢出效应不明显,而临近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本省粮食生产表现为空间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农业贸易节能减排效应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农业贸易存在逆差,可以为国内节能减排效应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围绕我国农业贸易节能减排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及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农业贸易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新经济增长及新经济地理理论,选取2009-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为样本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问题。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测算结果放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他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根据以上结论探讨促进一带一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推理出的命题假设为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和空间上的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农业水利化和城市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财政支出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几乎尚未形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长效机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既要加强各地区农业发展政策之间的协调,又要加强农业区域规划的配套体系建设;不但关注短期效果,更要思考如何形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农业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利用中国1990—2010年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三个经济因素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农业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技术效应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农业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环境污染程度;其总体效应为正,表明农业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内畜禽价格溢出效应的对比分析——全产业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生猪与肉鸡产业分别作为家畜养殖与家禽养殖业的典型代表,基于2000~2014年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AR-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畜禽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环节的价格溢出效应。研究证实:第一,生猪与肉鸡产业链的4个环节价格间都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其中,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且存在更多双向溢出效应的配对关系;第二,畜禽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存在自身和彼此之间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就显著性水平而言,肉鸡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1992~2018年我国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作为样本,从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投入要素以及运用指数法构建的贸易依赖因素角度,综合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其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具有抑制作用;投入要素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影响效果则相反,短期内促进,长期则呈现出抑制影响;技术因素在长期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依存程度则在整个研究区间均呈现出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以市场为定位,实施差异化农产品出口战略;全方位优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把握历史机遇,全面深化中俄农业合作;提升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有效性;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62~2016年间全球107个国家的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全球农业空间生产模型,并在此框架下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领域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途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双向溢出效应均为正,且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存在两条途径加速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能从对方的农业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单位溢出效应;二是通过双边贸易、农业科技援助、基础设施援建等措施,帮助沿线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扩大这些国家对中国农业的总体溢出效应,从而真正做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文章梳理了“一带一路”实施中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研究成果,找出了研究不足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方法 该文重点对“一带一路”实施中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挑战和风险、作用和效应、对策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述。结果 (1)已有的研究大多从投资产业、区位选择和投资决策等角度对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进行研究,但对“一带一路”区域整体性,特别对其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等分区域农业投资的对比和分析研究较少;(2)已有的研究较多涉及对我国与东道国的GDP、农业产业结构、就业、农产品贸易、技术溢出、区域农业经济及经济发展等社会与经济指标的影响,但从微观角度对我国在外投资企业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3)已有的研究从贸易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就业效应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但相应的系统效果模型研究较少。结论 (1)该文提出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投资进行整体性研究,并分析和比较“一带一路”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的投资特点;(2)应以我国在境外设立的农业企业的一手数据为依托,通过微观角度总结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相关建议;(3)应建立系统性的利用模型来评价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总结当前农业投资的效果,归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上提出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研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