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是加快推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玛纳斯县高度注重牧区工作,不断加大对牧区资金的投入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使牧区牧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收入增加。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约束,玛纳斯县牧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牧民定居后的生活水平与农民、市民相比较还存在差距。本文想通过具体分析,为政府政策形成及定居牧民后续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正高位推动定居兴牧工程建设,着力于构建牧业发展、牧民富足的的新定居区,而巴里坤县以巴里坤草原为依托,围绕"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全力实施定居兴牧工程。文章以牧民的城镇式定居、塑造墙体文化,打造巴里坤草原旅游生态园、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为研究重点,在分析定居兴牧工程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时,以定居牧民的就业矛盾、城镇化发展滞后、牧民返贫返迁等问题为导向,提出以强化政策为保障、以科技破除制约兴牧瓶颈为重点的对策,完善定居兴牧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青海农牧业》2010,(2):35-35
<正>为确保完成2009年未完成的7565户游牧民定居房和今年新安排的25000户牧民定居房建设任务,省农牧厅把游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措施,统筹规划,整合资金,配套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把握好"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府的组织引导和牧民的主体作用发挥结合起来。强化政府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疆牧区基本情况和新疆牧民定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疆牧区水利建设的现状和作用,提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牧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金融支持,保证牧区建设资金来源稳定;高标准建设牧民定居工程;高标准建设饲草料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了内蒙古中部的一个典型牧区作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来详细考察了牧民对草场利用和管理的认知与实践.结果表明:双权一制政策的实施激发了牧民的经济理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使草场资源由丰富变成了短缺,出现了超载过牧;牧民对草场使用权的认知经历了由不充分到充分的过程,并通过围栏遏止了"公地悲剧";牧民普遍关注草场利用,草场管理意识比较差;牧民对草场退化有十分清楚的认知,但几乎所有牧民还存在着时草场利用的短期行为.这些为我们的政策和技术研究提出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1987年8月21日,《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与《农业经济丛刊》编辑部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新疆农牧业发展问题座谈会。与会者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整个座谈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上午以专题发言为主,晚上以漫谈讨论为主。这里,仅将座谈会主要内容简辑如下:1.目前,在畜牧业发展中有两个趋势值得重视:一是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由游牧向游牧与定居相结合方向转化,目前全疆半定居牧民巳占牧民总数的40%左右。定居后,牲畜体重与繁殖力明显增强,牧民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得到改善,生活安定,因而  相似文献   

7.
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地区和国家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地区。2001年以来,新疆累计投入资金50×108元,实施土地开发整治项目292个,新增耕地面积7.15×104hm2。要结合新疆土地利用,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围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新疆土地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青海农牧业》2005,(1):45-45
一是在南部牧区实施了投资893.21万元的牧民聚居半舍饲项目,建设标准定居房屋222幢、牲畜暖棚148幢、人工饲草基地60公顷,解决了274户牧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随着"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牧草地流转也逐渐普遍,因此对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牧草地合理利用、牧民增收以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新疆福海县156户牧民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牧民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牧民年龄、流转意愿和牧民对当前牲畜价格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子女数、养殖牲畜头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和现有牧草地面积对牧草地转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牧民年龄、现有牧草地面积和牧民对当前牲畜价格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子女数和牧民对社会保障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虽然影响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微观因素较多,要使得牧草地得到合理利用开发,还需要加强宏观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国土工程中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数字地球"、"数字国土工程"概念的出现给土地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数字国土工程,概述了土地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结合近几年来多S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模式,并认为今后土地管理应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分布网络化和分析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指出牧民集中定居必然带来公共服务理念,然后阐述了目前定居点公共服务管理的现状,最后建议把握"两个"核心关系,培养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健全"四大"保障,增强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七大"服务,努力提高定居点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青藏地区随着民间商贸的兴盛与辐射,广大牧民家庭生活资料消费开始了结构性变革,需求结构呈现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促进了牧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尤其是商贸的频繁往来直接催生了普通牧民的经商意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经商之术,牧民的商贸资本组成方式和经营模式也逐渐完善。对外来商品的依赖和本地土特产品的大量外运,推动了牧民生产结构的变迁,一方面畜牧狩猎生产方式的逐渐缩小,农耕且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在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牧民从事的畜牧生产也相应地进行了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一地一品为特色的畜牧养殖业。这样外界市场信息亦更迅速传入广大牧区部落中,导致他们的生产活动走出封闭、半封闭状态,牧民的社会开始了变迁。  相似文献   

13.
试论土地利用工程的学科属性、体系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推进土地利用工程学科的发展,完善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文献查询法、专家征询法。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工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长远影响和现实意义。(2)土地利用工程是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土地效能和优化土地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措施总和。(3)土地利用工程可续分为土地开发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土地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4)土地利用工程的发展方向包括理论体系、技术标准、可持续性工程模式、多元化融资模式、后评价、公益性项目效益评价、景观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1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地方简讯     
青海7300户牧民退牧还草定居城镇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的青海三江源地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块湿地。近年来,随着牲畜超载和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该区域面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雪线上升、冰川融化、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去年青海省启动了三江源退牧还草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退牧还草1.5亿亩。今  相似文献   

15.
北疆地区蔬菜不同栽培方式经济效益剖析高述民,周燕,王全德蔬菜属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类副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区少数民族由于牧民的逐步走向定居、半定居,吃食的蔬菜也逐渐增加,另外由于新疆石油资源的开发,人口增多,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加,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包头市郊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系统示范工程"中基于ARC/INFO的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包括GPS数据的转换、生成基本数据、土地利用图层的生成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阐述了包头郊区地域特点对数据处理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索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影响,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顺利实现人口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川鄂苏黑4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了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1)土地利用自由度越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定居意愿选择会倾向于异地城镇,在乡镇、县城、地级市还是省会城市的选择上也倾向于往更高一级的城镇定居;(2)农地功能的感知程度越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乡镇、县城、地级市还是省会城市的选择上,会倾向于选择更高一级的城镇;(3)土地流转会推动劳动力定居于异地城镇,且在乡镇、县城、地级市与省会城市选择上更青睐更高一级的城镇;(4)受土地调整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会倾向于选择定居异地城镇,在乡镇、县城、地级市或省会城市中也倾向于选择更高一级城镇;(5)相对江苏省,四川、湖北及黑龙江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倾向于定居异地城镇和高级别城镇。[结论]农村土地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束缚,政府应着重关注放活土地经营权、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等,同时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土地高效复垦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家级复垦工程示范区的建设实践,总结了适合于我国东部平原矿区的高产高效土复垦规划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进入提质减速阶段,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关系着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而夯实定居基础、分摊定居成本对其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土地流转视角,文章运用2019年安徽省7个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城镇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均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土地流转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正向显著,土地流转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即土地所承担的养老保障和流转使用权所获的财产收益,弥补了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不足带来的权益缺位,进而出现定居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等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生态经济影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治理京津及周边地区的风沙危害,2000年我国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对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和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很有效,但对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短期内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建立牧民直接补贴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