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食物生产的发展方向,并从生产技术贸易和政策角度探讨了我国食物优化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食物结构与菜篮子工程黄岩食物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合理的饮食消费、各种营养素的正确摄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新时期人民食物结构的变化,探讨赋...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供给是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头等任务。围绕“树立大食物观”的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理念,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一是扩大食物的供给渠道,从来源上进行结构性优化,不仅向耕地要食物,还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挖掘非常规农业生产空间的生产潜力;二是丰富食物的品种,除了保障传统口粮安全,同时也要提高非口粮类食物供给。本文从深海养殖的发展模式出发,探讨金融支持深海养殖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农发行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食物观所蕴含的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理念对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农业食物系统固碳减排存在巨大潜力,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将大食物观的理念与碳减排目标结合起来,提出大食物观视角下的低碳减排和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的权衡关系出发,分析了大食物观视角下的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大食物观以消费端需求为导向,为低碳减排目标与粮食安全目标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框架指引,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能助力粮食安全与低碳减排双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够有效满足居民需求,农业食物系统在2018年已经实现其自身的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转为净碳汇;但是随着未来人口和收入的增长,实现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和推进低碳农业食物系统转型过程仍面临自然资源约束加剧、小农为主的生产模式、不均衡的居民膳食结构,以及食物损失与浪费严重等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大食物观引领下的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现代食物观念指导我国食物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我国食物生产应转变观念,跳出单一抓粮食生产和只着眼于现有耕地的局限。通过走耗粮较少的途径来增产动物性食物,并把发展饲料作物及其加工业生产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全面发展多种非粮食物,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用现代食物观念指导我国食物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食物观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提出的粮食安全新观点。大食物观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演变,食物结构更加完善,食物质量更有保障,食物供应更为稳定,对新时代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践行大食物观,以开发利用广大非耕地资源为基础,创新科技赋能食物系统供给,不断推动食物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生态可持续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差距很大,食物发展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性,因此,开展不同地区食物发展战略的研究,无疑对指导我国食物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杨春华)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日前正式颁布实施。在农业部会同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单位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于永维在会上说,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急剧变化和营养水平迅速改善的重要时期。《纲要》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引导我国食物生产、营养、消费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避免食物与营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建立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促进食物与营养工作的健康发展。据介绍,《纲要》在全面分析目前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未来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今后10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确定了今后10年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如何用最小食物资源获得最大食物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国家的食物安全这一重大目标.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滑预测法和趋势外推法中的各种预测函数,对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趋势预测,并就预测结果与合理膳食进行比较,提出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需要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物流通与价格是食物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食物从生产到消费必须经过的中间环节,而且对食物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近10多年来,我国食物流通与价格的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促进了食物生产的发展,改善了食物的分配,基本上满足了人民食物消费增长的  相似文献   

11.
大食物观是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地保障粮食和总体食物安全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本文旨在厘清食物系统转型过程和大食物观主要内涵和建立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在分析过去粮食安全、食物观念和相关政策演变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食物系统转型已进入需要树立大食物观理念的发展阶段,践行大食物观需要从只关注基于农区耕地的食物生产系统向以农区耕地为主和以国土其他资源以至全球资源为辅的大食物生产系统的战略转变;但要践行这战略转变,目前在许多食物生产领域还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文提出践行大食物观,必须深入探索与大食物观各生产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政策和投资等创新,促进中国食物供给体系的多元化,更好地保障口粮安全和加快食物消费向更加营养、健康和环保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口增加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品质食物需求将代替低品质食物需求,最终使食物需求增长。水产品与其它食物的替换性和互补性,将使我国居民食物构成中水产品的比例上升。因此,发展水产品生产对总体食物安全十分重要。随着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我国进出口关税大幅下调,将使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向多边发展,我国应适时调整水产品生产和贸易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水产品的需要并促使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物消费的发展及现阶段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粮食消费方面,吴永常在《我国食物消费的发展及现阶段形势分析》一文中,将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居民、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差异,提出了针对这些差异和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食物发展战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厘清大食物观与国民营养健康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食物观的理论逻辑,并从大资源观、大消费观、大安全观、大农业观、大科技观、大协作观、大市场观七个方面阐释了其科学内涵。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健康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食物观对营养来源、营养结构、营养认知、健康保障、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再次,本文从食物系统发展、食物多样性、食物营养性、食物健康性、“食物—生态—农业”耦合性等方面分析了国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的变化如何影响着大食物观的塑造。最后,本文提出以大食物观促进国民营养健康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食物观的提出,为我国食物系统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食物系统转型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以目标更加高远、结构更加丰富、来源更加多元、供给更加可持续、保障更加安全为食物系统转型要求,以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动食品加工营养健康转型、建立区域特色可持续膳食模式、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提高国际市场利用能力、加强资源回收与利用为食物系统转型路径,需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食物供给、强化政策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营养援助、加强顶层设计六个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6.
食物数量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或提供足够的食物,从数量上保证居民食物的消费需求的能力。它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物安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17.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由农业部和卫生计生委共同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等5个部委参与,历时3年多时间编制完成.这是继《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之后的第3部关于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我国食物供需面临的挑战,剖析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从食物消费、生产和贸易角度研究大食物观发展路径,提出保障全民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建议引导居民采取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降低营养食物价格和增加收入等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膳食;以居民多样化食物需求和大资源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通过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挖掘多种资源、发展设施农业、研发未来食物、转型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完善全球食物供应链等路径,增强食物供给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前置食物消费政策、扩大农业政策支持范围、优化支持方向、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大协同管理机制和推进高水平开放等践行大食物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加速畜牧业的发展 促进食物结构的改善王世豪一、发展畜牧业是改善食物结构的关键所在:食物结构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结构与水平。食物结构的改善,取决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尤其是依赖于畜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畜牧业,为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徐翔人均食物热值构成是影响粮食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对粮食需求的影响。一、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特点国民食物热值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