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完善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已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村级公共基础设施所需资金存在着资金总量不足、结构单一、管理机制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发挥公共财政筹资主渠道的作用,还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社会自治机制,促进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创新资金运作机制,以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1992~2011年各省、市、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人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各省、市、区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区域差异,总体来说有逐步减小的趋势但差异仍然很明显。3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4政府更倾向于向乡村人口密集的地区投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提供必须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但并不意味着将其一味推给市场。合理评价的标准化体系是农村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的关键,捆绑经营获益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重要方式,明晰的产权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而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采取农户自主治理提供基础设施的"自组织"模式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本文讨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构建了测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计量模型,并对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进行了量度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其绩效评价反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田水利建设及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选取投入指标,构建了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评价体系,结合农村居民收入与农村人均年消费支出指标,对投融资绩效进行DEA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绩效整体上效果良好,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提高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绩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倪杰 《农村经济》2008,(1):41-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角度来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目前应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山东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问题调查为基础,从农户的角度,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满意度与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取得了一定进展,而资金匮乏、决策失效以及监督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各类设施在城镇、区域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公平性与效率性任重而道远,进行全民参与、科学决策、完善会计核算是解决问题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鼓励地方政府逐步由直接提供管护服务向购买服务转变,采用多种形式,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管护。鼓励集体经济实力强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的充分有效供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保持农村稳定,促进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责任是保证农村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形成政府主导、集体和农民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准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公共决策机制.在当前形势下,探究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对于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通过重构供给体系、完善表达机制和多元市场供给机制、强化预算和监管、改善政府绩效考核、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理兼顾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强调过程的发展性、延续性,倡导利益的调和性。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由政府垄断提供,造成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基于此,将从社会治理角度切入,分别从供给主体、决策机制、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2.
西部贫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部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出现了新变化,农业的弱质性、市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加大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取向,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解决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饭靠农村地区的发展,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入,而吸引各种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就需要农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因此,需要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政府要强化自身职责,加强政策与制度建设;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最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5.
政府诱导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机制市场化是我国未来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革的方向.文章秉承这一基本思路,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为研究对象,在初步考察了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安排及绩效的基础上,提出转轨体制背景下应构建一种"政府诱导、市民参与、第三方介入"的"公导民办"的以"民营化"配置理念为核心的"政府诱导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制度,分析了政府诱导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选择依据、供给范围、运行模式、制度安排等基本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大幅度提高,而思想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尤为农村公共文化更显贫乏,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政府片面政绩观和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的衰微.所以必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保障、增加产品供给、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实行绩效考核,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推进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曾莉 《农村经济》2008,(3):13-15
农村公共物品存在多元生体供给的趋势,但由于政府责任,市场失灵和"三农"的弱势等因素,决定了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应承担主要责任.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得以实现,中央政府供给纯公共物品,地方政府供给准公共物品.为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应有的作用,政府应立足效率导向,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以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8.
应该努力扩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晋升重不足,已影响农材农材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农材公共物品的供给没有纳入公共财政收支范畴,二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农材公共物品供给的责权划分不合理,三是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导致 农村公共物品供求结构失衡,四是农村公共物品选择和监督机制缺位,要扩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财政支持力度,拓宽农材公共资金的融资渠道,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责,改革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决策程序,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这一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本文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了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从义务教育、乡镇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阐明了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的影响;并从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互动及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供给能力和财政转移支付、"一事一议"等几个方面分析和反思了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以南京市为例,探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的主要问题是投资主体单一(政府),筹资和融资渠道狭窄,民间资本份额过低,融资渠道不畅.研究结论:利用项目区分的原理深化改革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系.建议:(1)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2)积极培育投资主体,多方吸引社会资金;(3)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提高政府财政收入;(4)城市资产管理市场化;(5)产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