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南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短时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造的显著表现形式.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县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土地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南县1983-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对崇阳县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明确发展阶段,从而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是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进行土地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提取金堂县2001、2007、2010和2013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正,面积显著增加;耕地、草地、水体和其他的土地利用动态度为负,面积减少;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6.12%增加到13.81%,土地利用变化强烈。(2)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主要发生在金堂县城、赵镇、三星镇和淮口镇等地;土地利用转化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最强烈,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显著。(3)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随高程、坡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表现较强的相关性,符合二次变化曲线的特征;阳坡较阴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大。这一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和调控管理,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近二十年来,深圳市南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对于研究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研究区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转移特征,并探究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来源于水体、未利用地、耕地和林地的转入,但在后十年速度放缓,耕地、园地、水体、未利用地面积呈递减趋势;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土地类型,其驱动因素主要受到经济、人口、政策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当前南山区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5.
根据内江市1997-2005 年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数量总体上呈现耕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减小,而园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的趋势;各区县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且变化幅度大于内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平均幅度;全市除市中区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以外,其他区县土地利用均处于发展期;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来看,优势度指数逐渐增大,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渐减小,土地利用/覆盖的破碎程度呈现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梁平县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空间格局:①林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耕地,未利用地得到了一定开发,土地利用率提高;交通用地变化速度最快,全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近3年明显加快;土地利用程度呈现整体下降的斜"W"型变化;②在浅丘、平坝区,土地利用多样性及破碎化程度较高,而集中化程度较低;低山丘陵区,土地多样性低,集中化程度高;全县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相似文献   

7.
在RS与GIS支持下,建立了兰州市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结合1985年和1990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引起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Markov与GM(1,1)两种预测方法对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两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为耕地、未利用土地持续减少;林地、城镇工矿居民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也有明显的减少;水域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平昌县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平昌县2006~2010年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为依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对该县2006~201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平昌县耕地、园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面积在增加,其他农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在减少;自然保留地和林地面积变化幅度相当大,变化面积分别为-2005.92hm2、937.96hm2;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年变化率达0.53%;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达245.18,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各乡镇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及1996~2004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发现宜昌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多;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水平、GDP、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与建设用地面积具有明显正相关,与耕地面积具有明显负相关;说明社会经济因素是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云南保山西庄山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82,1991,1998年云南保山西庄山地流域土地利用图利用GIS技术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显示:西庄河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林地、灌草地和耕地相互转换最为频繁,年变化率分别为6.94%、4.75%和2.99%;茶园的变化最小;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为1.91%;在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中,国家政策是最强有力的影响因子,相反,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空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通过对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新增度和土地利用耗减度的计算,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运用马尔柯夫模型,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动力机制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以及进行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两个方面,对福州市(1996~2004)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影响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段内福州市的居民地及工矿用地、交通建设用地增幅最大,而耕地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幅最大,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耕地面积的转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宏观政策的变化是影响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涉及因素繁多,过程错综复杂,以元胞自动机这一简单模型来理解和预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从利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基本思想入手,对构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时所必须的元胞自动机的扩展作了详细的探讨,并着重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及其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利用元胞自动机构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时可能出现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1~2011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析该市近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GM(1,1)模型对该市未来10年土地利用演变动态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01~2011年,厦门市各类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各不相同,其中以交通用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变化速度最快分别为13.88%、6.34%,土地利用程度呈波动上升状态;预测2012~2021年厦门市耕地、园地将分别以2.92%、4.38%速度减少,其它用地则以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交通用地增加最明显为27.91%,而林地面积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与GIS的青海省刚察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完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了1995年和2006年青海省刚察县土地覆被变化情况。通过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转移矩阵模型及转化倾向性模型,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1年间刚察县土地利用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受政策、经济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并考虑了自然因素的限制,其利用方式逐渐走向生态、集约;通过挖掘土地类型间的转化倾向,寻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更好地阐明了土地景观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土地覆被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空间分布差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提高,2000~2005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低于1987~2000年;2000~2005年时段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是1987~2000年时段的1.19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景观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均匀度指数呈增加趋势,优势度指数总体数值较大,并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1995-2013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8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化十分迅速,其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定的转化,耕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园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耕地;在这18年间,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人文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政策驱动是导致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宜宾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分析宜宾市在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确定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采用分级赋与指数法;在GIS支持下,利用各期现状图叠加分析和DEM模型分析确定空间变化;得出研究区域人类活动强烈,土地用途变化大的结论;应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建立舍理的土地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其40个区县进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选取变化程度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县:江北区、双桥区、铜梁县和忠县,从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两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重庆市40区县土地利用既有处于发展期也有处于衰退期和调整期的;四区县土地利用方式逐渐由农用地向非农用地发展,园林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发展;四区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津区2013~2015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数据,重点分析江津区农业用地利用率/覆盖变化(LUCC)现状。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该区土地利用数量和利用程度变化,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江津区土地总体利用程度变化。其中主要采用刘纪远等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分析方法,对江津区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级。运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来判断江津区土地利用的发展阶段和农业用地变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